本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正值友邦人寿在内地开疆拓土的关键时刻,李源祥却卸任了董事长一职。
近日,友邦人寿公告称,李源祥因工作安排原因,自2024年10月31日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
2020年3月,李源祥从中国平安集团离职后加入友邦保险,任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同年6月,在经历友邦人寿“分改子”的历史性时刻后,其获批成为该公司董事长,并开始主导加快布局中国保险市场,先后在全国11个省份设立12家分公司。
对于董事长变更是否会影响到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快速开设分支机构的原因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曾联系友邦人寿相关负责人采访,对方仅表示“以公告为准”。
李源祥卸任董事长
出生于1965年的李源祥,现年59岁,新加坡籍华人,毕业于剑桥大学财政金融专业。1994年,李源祥在新加坡加入了保诚保险公司,1995年,被保诚保险公司调去香港的亚洲总部,负责推动中国代理处的工作。
2004年,李源祥加入中国平安,先后担任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2018年9月份,李源祥因在引领中国保险行业创新发展和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被授予201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9年11月,友邦保险集团以2亿“转会费”+5000万元年薪挖角李源祥,引起外界高度热议。2020年6月,原银保监会同意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改建为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自此在中国拥有了独立法人资格。原银保监会还同意友邦保险其他分支机构改建为友邦人寿的分支机构。李源祥的任职资格也在同一时间获批,成为友邦人寿“分改子”后的首任董事长。
彼时李源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友邦人寿成立后,会聚焦10—12个省份拓展市场。此后,友邦人寿迅速开启了在内地市场的扩张步伐。
在友邦人寿成立后,其分支机构已经开业天津、河北、四川、湖北、河南5家分公司。今年友邦人寿更是接连获批筹建安徽、山东、重庆3家分公司,市场拓展已经过半。
中华保险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友邦是国际优秀公司,过去由于外资属性,受限较多,分支机构一直较少。友邦人寿成立之后,开始拓展分支机构,新的机构铺设开之后,也会为其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此言不虚,今年友邦人寿分公司获批开业时,李源祥也曾公开表示,在按计划扩展业务至安徽后,友邦人寿的新拓展地区自2019年起增加至6个,其地区生产总值共计28万亿元,区内可触达的目标客户人数超过1亿。按计划进入山东后,友邦保险将触达中国内地逾60%的寿险市场。
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局
但仅凭友邦人寿单打独斗,仍然难以触达深入非一线城市保险市场的分销资源。于是2022年1月,友邦保险斥资120亿元入股中邮保险,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友邦保险曾在公告中直言:“对中邮保险的投资将令集团受益于拓宽的中国寿险市场机遇,以及与我们现行的中国战略互补的分销渠道和客户群所带来的潜力”。
投资方面,友邦人寿也在不断加码。2023年1月,位于上海北外滩的友邦金融中心正式揭牌,是友邦人寿自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最大一次资产收购。对此,友邦人寿方面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友邦扎根故里、投资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24年1月,友邦人寿还完成收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央商务区(CBD)的办公楼项目控股权。
如今,正值友邦人寿高速扩张之际,李源祥卸任董事长,受到外界高度关注。“李源祥确认与该公司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并将继续担任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友邦人寿在公告中说道。
李源祥又是否会影响到友邦人寿的发展战略?邱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企业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企业战略都是“一把手”掌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因此董事长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公司发展战略。
李源祥卸任后,友邦人寿董事长一职由谁接替尚未可知,但根据友邦人寿公告,由友邦人寿现任非执行董事陈荣声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陈荣声出生于1964年,曾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主任,1988年加入友邦保险,2021年11月起任友邦人寿董事。目前还担任友邦保险董事、区域首席执行官及集团首席分销总监,并任友邦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等多个职务。
从友邦人寿近几年业绩来看,其也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保费收入方面,2021年至2023年,友邦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53.3亿元、510.37亿元、607.61亿元。
但同期友邦人寿净利润却在逐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3.78亿元、58.37亿元、42.6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4.2亿元,净利润45.88亿元。可以预见,落在友邦人寿新任董事长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