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12/20241220182635p3B3G8JHBV.png

华夏时评:坚定经济转势预期,加速政策组合落地

本报评论员 2024-12-20 18:41:37

“能早则早、宁早勿晚”,这是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之后的行动指南。

目标既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政策取向既定,“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接下来就是要行动起来。

市场总是有更多的期待的,而且市场的反应总会更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特别点到了“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资本市场就立即做出了反应,而且各地也都在围绕着这些新亮点展开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别点到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资本市场同样也是作出了迅速反应,围绕着国内外人工智能行业的新动向,AI无论是涉及应用还是涉及硬件的相关企业,都受到了资金的追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点到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因此,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之后,国内市场当然也会有预期,也会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今年9月底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立场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用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扭转经济增长的态势,既要努力完成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也要对明年的经济增长给出一个积极和合理的目标预期。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依然延续了这样的政策思路,而且比之前更加坚决和明确。

鉴于可以预见的国际环境压力,要坚定中国经济转势的预期,就必须加快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的落地。实际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各方面的反应是迅速的。

12月13日,财政部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要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明确贯彻落实举措。会议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还特别提到了,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2月16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作出安排。会议提出了不少马上可以落地的举措,比如“要实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允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比如“要优化项目审核和管理机制,适度增加地方政府自主权和灵活性”,更是提出来“要做好明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会议尤其强调,“切实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主动性”,各部门要“全面对标对表,主动认领任务,制定落实方案”,要“靠前抓好落实,能早则早、宁早勿晚,齐心协力、积极作为”。

“能早则早、宁早勿晚”,这不仅仅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来的要求,也是市场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加速落地的期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