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开启疯狂上涨模式。据业内统计,3月主流分布式组件现货价格已涨至0.8元/W,较2024年底组件价格低谷0.6元/W暴涨超33%。江苏常州经销商李杨(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一天一个价格,说不定明天老板看行情好又涨了,我们也没办法。”
记者与多个经销商交流后了解到,目前,光伏行业进入“即产即发”的紧张状态,只要产品一装车,客户就得马上支付全款。那些以低价签订的合同订单,也不会说给涨价,但厂家无法按时交货,只能往后排期。
一线组件企业员工张译(化名)告诉记者,“奇货可居,大伙都想要,谁给的价格高就给谁。”
“一有货就让提走”
近期,组件价格涨势非常猛,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组件,执行交付量较多。集中式项目组件价格相对处于横盘状态,整体落于每瓦0.635-0.69元。昶迈新能源公司人员王影(化名)对记者表示,“这几天组件价格相对稳定,前几天上午和下午的价格可能都不一样。”
从InfoLink统计的数据来看,分布式组件价格高点基本涨到了0.8元/W。其中,TOPCon执行价格为0.68-0.8元之间,均价0.73元。HJT组件价格约在每瓦0.76-0.85元之间。BC方面,N-TBC的部分,目前价格约0.73-0.82元之间的水平。
方文正告诉记者,“年后光伏组件价格有所上涨,自1月23日以来价格上行幅度达到15%左右,尤其是2月份组件盈利能力开始改善。3月电池片和组件的开工率显著提升,但主要还是头部一体化组件企业的开工提升拉动。”
重庆经销商杨刚(化名)向记者透露,天合715W的0.755元能拿到,第二天就可以发,晶科能源的710W的0.74元/W,但是要4月中旬才能发。抢装应该来得及,但建议还是拿现货。
该经销商还表示,“以前厂家发货必须买一车,大概700多片,现在一有货就让提走,厂家不再帮拆包和发掉,也不可以换车。”
清洁能源博览会上,记者与多个一二线组件企业交流后了解到,现在他们的订单量都比较大,甚至排不过来,基本上是满产的状态。
事实上,2024年,组件价格跌跌不休,如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火爆局面,主要是受到两个光伏政策影响,大家都想抢在“430”和“531”两个节点前装机并网。
据记者了解,“430新政”是指《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政策规定,“4月30日前并网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选择全额上网模式,享受较高的补贴电价;而4月30日后并网的项目,则只能选择自发自用或部分上网模式,无法再进行全额上网销售。”另外,6MW以上大型分布式光伏,4月30日后并网项目仅允许“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价按市场价上下浮动执行。4月30日前并网项目,可继续“全额上网”,享受固定电价。
“531新政”则是《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指出,5月31日后,新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通过“多退少补”差价结算稳定收益预期,不再享受国家补贴。
这两项政策发布后,项目方不得不加快抢装进度,以锁定更高的补贴收益。不仅如此,项目方还需在5月31日之前完成并网,以避免进入市场化竞价模式。
硅片、电池等环节纷纷调涨
在光伏组件快速涨价的带动下,电池、硅片、光伏玻璃等产业链价格也迎来持续上涨。
由于“430”和“531”两大光伏抢装节点将至,硅业分会3月20日数据显示,头部企业提价意愿强烈,尤其G12R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N型G12R单晶硅(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40元/片,周环比涨幅1.45%,企业脱离亏损状态。而年初时,该类型硅片成交均价为1.2元/片。电池片价格持续上行,由于G12R 电池片供应持续紧缺,厂家报价达到0.32- 0.35 元/W,较前期电池片价格0.25-0.27元/W,涨幅较大。
光伏玻璃市场行情也明显好转,价格大幅上涨。2.0mm光伏玻璃价格均价13.75元/平方米,环比2月增加1.25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价格均价22.75元/平方米,环比2月增加2.25元/平方米。
上海有色网SMM显示,截至3月18日,光伏级EVA市场均价达到11652.98元/吨,较月初上涨248.57元/吨,单周涨幅达1.36%,创下本月新高。
“项目抢装带来的需求只是时序调整,全年总量并没有显著增加。”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说。
对于抢装节点结束后,光伏组件价格的走势,大多数人认为会回落。经销商王影对记者表示,肯定会便宜。
一道新能公司人员对记者表示,订货到发货大概需要20天,之后价格会回落,原来是6月底和12月底两个节点,现在相当于提前了。
某一线组件厂商员工告诉记者,估计这波涨价最多也就挺到4月上旬,之后会下来。现在供货不像前一两周那么紧张了。
记者关注到,不久前,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曾表示,近期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在供需失衡、失血状态下的简单修复。叠加政策变化,未来两三个月可能有抢装的影响。但抢装实际上对产业的影响十分有限。行业中短期的这次整合,可能比较靠前的企业无法经营退出后,才有可能结束。
“价格出现短期的反弹情况,但这是否意味着行业整体好了,我没有这么乐观。”李振国表示。
方文正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普遍预期,6月之后,随着抢装潮的退坡以及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光组件的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落,尤其集中式项目价格,不过,他认为,分布式项目价格可能会维持在较高的区间。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