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强
分红年年有,今年并不多。
年报进入集中披露期,截至3月22日,两市共有7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10年度年报,其中有486家公司提出了分配预案,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有446家,占比达到63%,这些公司合计向投资者派发现金839亿元。
看上去不少,但按此比例计算,今年A股2000家上市公司分红现金约在2500亿左右,明显低于2009年的3948亿元。2009年,A股融资总额为3895亿元,也就是说,这一年上市公司罕见地“予”多于“取”,但显然,这种良好的局面昙花一现,2010年A股的融资总额超过了1万亿。无论是横比还是纵比,2010年的分红都难以让人满意。
中国股市一直背负圈钱的骂名,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拿得多给得少,有统计显示,1990年至2010年6月,A股20年共融资36429亿元,现金分红16049亿元,融资总额是分红总额的2.27倍。我印象中,2007年,全部上市公司的分红总额还不如当年投资者付给券商的佣金总额多,A股的投资成本之高可见一斑。
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要求“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直接促使了2009年的丰厚分红。
据了解,针对上市公司分红再次不“给力”的状况,监管层又在加紧制定新的规定,促进上市公司多分红,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所有A股上市公司在持续盈利情况下每年要有一定比例分红;二是适当降低红利税税率,鼓励长线投资;三是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情况挂钩,抑制“高管拿高薪、股东低分红”的情况出现。
监管层强迫上市公司分红,实行一刀切的办法,其实并非良策,监管之手过多干预市场,一是强化了政府权力,扩展了其边界范围;二是弱化了市场的无形之手,实质性干预上市公司经营,也就是说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多分红才是监管层应有之义。
上市公司并不是没钱分红,也并非吝啬,著名分析师李迅雷研究发现,央企分红厚H薄A,他对146家在A股上市和134家在香港上市的央企及央企控股企业从2001年到2009年分红率水平做了汇总,发现A股央企9年平均分红率20%,而港股央企则达36%。这9年间香港股市上涨了近7倍,而A股几乎仍在原地踏步。
一个企业两种嘴脸,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异在哪?一、内地红利税高达10%,但没有资本利得税,所以更多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送股而不是分配现金,二、A股投机氛围严重,即使不分红,照样有大批的投资者追捧,股价照样能在各种概念、题材、故事的包装下炒得火热,人人都想在股价上赚差价,对分红与否,根本不在意。
市场形成良性的上市公司分红氛围,政策引导必不可少,特别是运用税收杠杆,鼓励公司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但根本办法不在于证监会出台多少相关规定,而是投资者果断抛弃不分红的铁公鸡,用脚投票,才能促成市场的内生力量。
(相关报道见A04-A11版)
(作者email:cnai422@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