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出手了,要对近期“流行”的高收益揽存的银行进行整治。
不知从何时起,老百姓开始追捧起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了,瞬间风云聚会,各家银行揽存高招迭出,1000万存两天利息16万、存1万返440元……如此诱惑的高利息谁能抵挡得住?
当然,银行这种近似疯狂的举动也并非没有来由,货币政策的信贷紧缩以及屡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终造成银行缺钱的根本,拿什么往外贷款,年中吸储的压力可想而知。
谁都清楚,如此之高的利息总要有人来买单,银行仅靠存贷差是无法实现高收益的。靠打新股、定向增发、投资黄金、白银?恐怕都到不了这么高的收益率,正是急缺资金的中小企业和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成为了其高收益的来源之一。
类似从年初以来的民间借贷现象,许多民间资金在一些“中介”的诱惑下,宁愿拿出自己原本来做投资的钱,去附和高利贷的需求;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同样也吸引着许多民间游资,而所有这些都是在高收益旗帜下的应势而为,又有多少人真正考虑了它的风险评级呢?
这种不合规现象已经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剑指银行理财产品的不规范销售,强调商业银行必须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
这其中,游资及存贷款中介起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游资到哪里,哪里必将引发大笔资金的追随。有银行对外放消息,散户小资金就靠边站吧,我们这款高收益产品只接待500万以上的大客户。
可怕的是,银行的客户在购买产品前,对理财产品几乎没有风险意识,只看重收益,在高收益的诱惑下盲目购买。
近一个季度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迅速扩张,使得整个市场规模超过了8万亿,大大高出基金2万亿的规模,基金公司在如此市场状况下再卖力也赶超不上,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其实,这种筹措资金的方式,跟从民间筹来高利贷有何本质上的区别呢?只不过是挂在了银行的名下,使得百姓相信的是银行的金字招牌,笔者以为,凡事不可越线。
之前已有专家对此做过定义,这种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高达5%-7%的收益率可能是通过自身补贴而来,其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同时和货币基金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较高,在运作期间不可赎回,流动性较差。
以前在市场中总是听闻,有些基金公司年底会依靠货币基金来冲规模,虽不妥,但也未必会涉及到基民们的个人利益。而银行的这种“无控”现象是不是又在走两三年前外资银行“理财门”的老路,会不会再有血本无归的嫌疑,在此还是要提醒每一位冲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要细细地阅读协议条款,使自己的风险级别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