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外汇占款逆转玄机

贺江兵 唐玮 刘飞 2011-11-25 22:16:20

本报记者 贺江兵 唐玮 刘飞 北京报道

   华尔街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纽约某银行,一位老妇人带着50万美元的票据作担保要贷款1美元,年息6%。
    为什么拥有大额票据却只贷款1美元?老妇人的回答是:“我必须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银行既安全又能随时取出,而且一年只要6美分。”
    镜头拉回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股市、楼市也曾经被大量的“热钱”认为是安全的投资圣地,《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曾经纷至沓来的挑剔的外国“老妇人”现在正在绞尽脑汁撤离。
    293亿美元!根据国泰君安的测算,从外汇占款口径来看,10月流出的热钱高达293亿美元。而外管局的流动监测数据显示,过去10年,“热钱”流入中国年均近250亿美元;从2003年到2010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撤离的一个根据,是单月外汇占款4年来首次负增长。根据央行的数据,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净减少248.92亿元。
    事实上,除了2007年12月外汇占款因大危机前资本外逃而出现了一次月度负增长以外,2001年以来的10年间,外汇占款的月度数据波动中枢一直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
    如此大逆转有何玄机?此时此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又来了两位新人,货币政策会不会有新变化?要知道,外汇占款罕见负增长,直接作用就是增加了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认为:“有下调存准率的必要,但不必担心存款流失。”
热钱10月出逃
    热钱撤离的信号始于今年9月。国际上看空中国的声音沸沸扬扬,而数年来一直在升值进行时的人民币,在9月末突然被看空并做空。
    9月22日,美元兑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出现了大量抛售,至收盘走高730个基点至6.4270,单边看涨人民币顿时转为贬值预期。
    同时,海外资金也从A股快速退潮。二季度末,QFII持有的A股公司有173家,到9月末,就降至146家,减幅超过15%。农业银行、中信证券等都遭到了QFII大比例减持。
    进入10月,中资银行的H股遭到外资机构的大量减持,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等外资大佬赫然在列,热钱流出的迹象在不断强化。
    同时,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则明显减弱。另外,外管局在11月11日发布通知称,自今年12月1日起推出外汇看跌和外汇看涨两类风险逆转期权组合业务,人民币双边波动的配套投资工具也已准备就绪。
    宏源证券分析师郦彬认为,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开始显现降低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这加速了看好人民升值的国际资金从中国的撤出;同时,国内资产价格也存在贬值预期,特别是楼市的调控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使得国际资金撤离的动力更强,这是外汇占款减少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从全球的范围来看,欧洲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风声鹤唳,很多银行包括私人投资者需要回流欧元,包括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回一部分资本来平衡其资产负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美联储实施的所谓的扭转操作,也是今年美元回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欧美市场糟糕也反映在我国的贸易顺差上。“出口的下滑,人民币升值以及订单的减少使外贸在三季度的下滑趋势非常明显。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下降到了2.8%左右。”张茉楠称。
    “也可能是数字‘迷惑’了我们。”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却认为,“现在看到的贸易顺差数据是海关统计的,这是一个货物流的概念。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未必是同时发生的,收付汇可能会延期支付,因此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差额不一定匹配。”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数量正在大幅度增长,加速了一部分国内资本的流出。张茉楠称:“美国移民局统计称今年中国的移民达到了2969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千万、亿以上规模的个人资产。所以一部分是跨境资本的流出,一部分是国内资本的流出。”
存准率下调必要条件
    外汇占款负增长,使得下调存准率的障碍顿失。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近日专门撰文指出,上调存准率不是紧缩货币,而主要是对冲外汇流入被动投放的新增流动性。
    难道是心想事成?11月23日,央行对浙江省6家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16.5%恢复到16%。这立刻在市场上引起诸多关注和浮想。但央行杭州中心支行随即表示,不能把对这些银行存准率向正常水准的恢复理解为存准率的下调。
    事实上,存款准备金率经过今年上半年6次上调之后,目前大型商业银行从6月份开始执行21.5%的标准,这是历史上最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高达19.5%。
    雪上加霜,汪涛估计,10月末银行需要为保证金存款缴纳额外的2200亿元准备金。
    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在控制流动性、抑制通胀的同时,也使得货币供应量骤减。10月末,M1同比增长8.4%,连续22个月下降;M2同比增长12.9%,创出十多年来新低。
    此时,一则消息传出,更是增大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
    11月24日央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任命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原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现有委员15人,其中,央行、部委委员有8人,占比超过一半,三会、商业银行和专家则是“少数派”。
    即便在专家委员中,意见也很难统一,比如,在对待存准率是否下调一事上,尚存分歧。根据和讯网9月的报道,一位委员表示:“针对9月以来四大行存款巨量‘搬家’的情况,央行可能会下调存准率来应对。”另一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教授周其仁在10月末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赞同,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宜放松。
    而国有商业银行对央行、银监会过紧的货币政策和过紧的监管政策一直头痛不已,9月,时任建设银行董事长的郭树清公开提出建议: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加息。
    另一位深谙严监管之苦的,是与其一起晋升的保监会主席的项俊波,他也刚刚卸任农业银行董事长。加上目前暂为工商银行董事长的姜建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会更高,而部委委员中,并非都反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建设,从而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货币政策试探性放松
    央行慎之又慎,不愿给市场明确的信号。但银行们却在尽情释放压抑的热情,10月份信贷投放为5800多亿元,比预期的5000亿元超出不少。
    显而易见,预调微调的调子一旦被定下,商业银行立即给予充分的解读。国信证券分析师周炳林分析说,10月份最后一周,商业银行明显把前期已经审批过而迟迟未放款的项目,给予了立即执行。
    “国庆节已经是个转折点,之前是净回收的状态,9月份还在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三季度例会仍以防通胀为主要目标。但节后,温总理温州之行后就开始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减税,紧接着还有国务院办公会议要求保证在建工程、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赵庆明认为。
    张茉楠分析称,目前是一种弹性政策,还没到触碰政策底线的时候,处于一种多元博弈的状态,以动用结构性的政策为手段,而不是从总量上;而从央行快速辟谣浙江农信社存准率恢复不能视为下调的态度上看,央行还是比较谨慎的,担心功亏一篑。
    事实上,政策正在试探性放松。
    先受惠的自然是三农与中小企业。央行表示,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出现了因存款流失明显而导致贷款投放不足的问题,直接抑制到中小企业及三农领域的融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差别下调部分机构准备金率,是央行应对市场变化、货币政策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体现。
    央行同时指出,此次相关机构获准定向下调存准率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尚不具政策全面转向的标志意义。考虑到当前物价仍处于较高位置,若存款准备金率全面下调,则极有可能带来银行信贷的全面反弹,构成物价反弹压力,将加大物价调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