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新华社:2011中国百姓切身感受个人财富缩水

作者为空的文章 2011-12-14 14:15:06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罗宇凡、王存福、华晔迪2011年,面对创历史新高的物价水平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中国百姓对个人财富的“缩水”有了空前的感受。面对徘徊不前的股市,调控重压的楼市,屡现“跑路”风波的民间借贷,个人财富究竟该投向哪里才能保值增值着实令人困扰。

  股市:“前景迷茫”

  12月8日,上证指数盘中触及2302点,创下自2009年4月起32个月以来最低点位;而截至12月11日,上证综指全年累计下跌超过15%。数据显示,自2009年11月中旬的两年以来,在全球25个主要指数中,沪深300、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跌幅全都超过20%,位于跌幅榜前三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前三季度仍然保持着同比9%以上的增速,领先全球。但中国股市在2011年似乎并没有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反而在供需失衡、资金分流和预期恶化三重因素影响下,显得力不从心。

  “想让自己的钱保值、增值,现在这个阶段放在股市上显然不是时候。”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十五年的职业炒股人曹伟告诉记者,“2011年大盘势弱,个股的波动也很大,实在不是中小股民投资理财的好去处。”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徐逢贤分析认为,短期内中国股市不会有大的好转,加之外部宏观经济波动,居民对股市投资仍将持谨慎态度。“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并不是最可靠的投资工具。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完善,股市前景仍将一片迷茫。”

  长期以来,老百姓依赖银行存款这种主要的保值增值手段,只能获得比较低的利息收入,并没有在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中直接受益。股市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能够逐步改善中国居民收入过于依赖工资的现状,也能够通过改善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帮助投资者挖掘更多更优良的投资标的,但是由于股市的高风险极其不稳定性,使得普通居民很难从中获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分析认为,目前居民对股票、基金、信托等的投资,仍然采取不放心的态度,增长较为缓慢。

  楼市:压力、隐患重重

  此前有门户网站调查结果显示,在楼市、股市低迷下,超过40%的居民投资渠道仍选择购买房产。从城市居民的回答来看,选择储蓄、基金、黄金纸黄金、股票、商业保险的比例均没有超过20%。

  实际上,很多居民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一心专注投资房地产时坦言:“股票变化快,心里没底。”徐逢贤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房地产具有稳定性,有着保值增值的作用,而金融产品变化无常,无规律可循,人们心里确实没底。

  徐逢贤说,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投资房地产成了一条自认为很保险的道路,以至于很多人把这个当作一辈子的财产在经营。但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依然相当严重,据其估计,至少有60%左右的泡沫。加之目前政府进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价已经出现降价拐点。

  对房地产投资的观望情绪日浓。徐逢贤表示,一旦房价大幅下跌,泡沫破裂,投资者将惨遭损失。

  民间借贷触发“跑路”危机

  众多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目前投资渠道狭窄、单一,导致闲余资金开始向国外投资,同时也引发民间借贷等的“繁荣”。

  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今年是一个现金为王的时期,此前投资黄金者获利较多。由于渠道狭窄,一部分游资去了国外投资,据统计,从2010年下半年起,中国人在海外购房中的纯投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碧薇表示,此前在银根收紧的状态下,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缺口拉高了民间金融利率,部分民间热钱从房地产、矿产等转战民间借贷。

  以民间借贷发达的温州为例,清科研究中心在报告中引用央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指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0%的家庭或者个人、59.7%的企业参与。

  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同时在2011年第三季度也凸显其高风险的特性,屡见报端的民企老板“跑路”使民间借贷危机一触即发,或将引发连锁反应,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以民间借贷作为主投资渠道的方式亟须合理规范引导。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民间借贷违规操作严重,政府监管政策亟须严格规范,否则一方面造成投资者损失很大,也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民间资金热衷高利贷反映出当前贷款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房地产行业死守挣扎和矿业追逐暴利。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房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民间高利贷极有可能爆发巨大风险。

  需开拓并规范投资渠道

  在通胀压力不断增加,股市、楼市明显疲弱的现实下,金融理财类产品成为2011年风头最劲的投资渠道。

  “2011年居民愿意投资黄金和商业保险的比例在增加。”尹中立认为,虽然2011年在居民可选的投资渠道中,储蓄存款仍是最主要的渠道。但资金渠道已经出现分流,例如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规模大幅增长,俨然正日趋成为储蓄的替代品。

  这一切,尹中立认为主要是投资渠道比较少,利率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加之通胀节节走高,在今年7、8月份利率倒挂的情况下,居民不愿把钱存进银行。同时,银行信贷规模受到政策管控,居民仍有投资的需要,银行也有突破管制的需要,理财产品因此开始增长。但是此举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力,导致监管大打折扣,另外理财产品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风险隐患重重。

  股市疲弱,楼市面对重重重压,居民存款利率又赶不上CPI上涨的速度……在种种压力之下,投资渠道狭窄、理财空间有限的问题越发暴露了出来。“无处安放”的个人财富该向何处去成为困扰许多普通中国人的共同问题。

  采访中,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表示,在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要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民间的资金大胆、有效、安全的流动起来,仍然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要在着力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消费、理财的后顾之忧;规范投资行为,在抑制非理性投机行为的同时拓宽投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对民间借贷的风险管理和引导,加强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