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民营企业风险解读

张汉澍 2011-12-30 20:22:34

本报记者 张汉澍 上海、江阴报道

   ●嘉宾主持:北京市律师协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陈晓峰
    ●嘉宾: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冯竝;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 周德文;远东集团董事长 蒋锡培;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豪;红豆集团董事长 周耀庭

    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承担了“扩内需,保增长”等责任的同时,中小企业也有更多的自我诉求。
按规模设定征税标准
    陈晓峰:关于税制问题,曾有个调查,八成民营企业反映税负过重,这个问题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冯竝: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特别提到了持续性的两个政策,即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我们得到的信息,至少在三个方面是可关注的。
    第一,就是惠民生,财政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它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建设财政到进入公共财政阶段,后者就是至少60%-70%是用在公共财政领域。
    第二,财政肯定会进入基建。在什么地方呢?在三农、水利、保障房和教育。
    第三,就是结构性减税。
    周德文:温家宝总理到温州时我曾给他提了五个建议,第一就是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我们的综合税收达到40%以上,除了税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行政性收费,牵扯到18个部门,69种税收,这是中小企业生存很困难的原因之一。中央政府提出了一些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是没有涉及到长远的税制改革。从长远来讲,首先要区别大小企业,大小企业不能按一个标准来纳税,特别是微小企业应该是免税政策,应该区别对待。
多层次拓宽融资渠道
    陈晓峰:第二个话题是融资风险,中央有很多文件,但是现在依然是融资渠道不畅,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不足整个银行的2%,发行股票不到整体上市公司的9%,由此导致很多民营企业跑路。
    周德文:现在很多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正规金融机构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贵。还有我们的债券,在国外规范化的企业不管大小规模都可以对外发行债券,在中国就不可以。所以现有的金融机构是有缺陷的,它的层次是不合理的,所以金融体制需要改革,我们的投融资体制也是不合理的。
    周耀庭:说到融资问题,有三个渠道可以融资,一个是直接融资,第二个是抓取融资,第三是资本市场融资。单一依靠银行的贷款是不行的。
行业选择是关键
    陈晓峰:我们谈的第三个话题叫行业壁垒,形成壁垒的原因有很多,有专业壁垒、市场壁垒,重要的是有政策和法律的壁垒。
 王均豪:政策的壁垒,如果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看,也是正常。我记得1991年搞飞机的时候,允许不允许也在争论,我们想拥有一家自己的航空公司,一等等了16年。我们是用西南航空的低成本模式,嫁接了新加坡航空的高质量服务模式,两个嫁接起来,所以采用统一机型并且是全新的飞机,这样我们可以降低成本,但服务上要达到中高端服务。
 蒋锡培:每一家公司都有它的游戏规则,有些是企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高的标准。制定标准就是选择高定位,你要不断创新,有知识产权,这是法律规定的,企业追求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创新的动力。
 第二是你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要有一定的资质条件才能参与市场竞争,所以这些门槛我们毫无疑问要坚持保留,另外一些对于制约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没有必要的门槛,为了自身部门利益的门槛要废除。
 陈晓峰:PC、电视、网络广告、网络搜索、半导体、传统芯片、网络运营、电信运营、传统培训、商城卖场、生产安全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传感器、种植业、养殖业,都会带来巨大的革命性变化。那么有危必然有机,在这个过程当中,这是你们可以选择行业的时候,而不要考虑行业壁垒,说到底一句话,尤其在中国的国情下,我们改变不了风的方向,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身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