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上证综指的一路下滑引来“国家队”汇金的再次出手。4月6日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发布的公告表明,中央汇金一季度再度增持两家银行股份。按照工行、中行一季度的加权均价统计,此次增持共动用资金约4.7亿元。当日沪市收盘至2306.55点,涨幅为0.19%,成交金额688.63亿元。
实际上,从2011年10月10日起,为维护市场稳定,舒缓四大行资本金压力,“国家队”中央汇金公司就开始了第三轮增持四大行的计划。《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年报数据以及一季度公告统计,截至目前,汇金第三轮增持计划已耗资约23亿元,这就是为市场注射强心剂的用量。
但问题是,汇金增持银行股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愈发减弱。如今投资者将汇金增持银行股的消息视作反向指标。
在4月6日工行、中行发公告的当天,沪深两市共流出资金0.78亿元,资金由流入转向流出。随后直到4月10日,据STCN资金流向快报数据显示,连续3个交易日均为资金净流出,共计96.7亿元。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看来,维稳意义越来越大于其实际意义。
第三轮增持耗资23亿元
2012年1月9日,中行尾盘在二级市场上出现异常放量,尾盘大单一锤砸到2.9元,又迅速拉起,尾盘硬是又拉上2.98元,股价形态是一条长长的下影线,成交量更是创出天量。
1月9日当天截至收盘,中国银行的成交量达1.39亿股。“纵观中行一季度每天正常的交易量也就在5000万股左右,最多也在7000万股上下,而9日当天多出来的近1亿股可能来自于汇金在二级市场的扫货。”业内人士坦言。
除中行外,汇金在一季度也增持了工行5032万股。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汇金是在同一天增持的中行和工行,则汇金在工行上的投入大约为2.18亿元。该人士表示,这可能是汇金再次出手增持银行股。
4月6日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发布的公告表明,中央汇金一季度再度增持两家银行股份。按照工行、中行一季度的加权均价4.36元/股、3.01元/股统计,动用资金约达4.7亿元人民币。此轮增持后,汇金对于中国银行总持股上升至67.63%,对于工行则总持股升至35.43%。
从2011年10月10日起,为维护市场稳定,降低四大行资本金压力,汇金公司就开始了第三轮增持四大行的计划。本报记者从四大行年报中发现,2011年四季度汇金增持农行达3.09亿股,增持中行达1.48亿股,而增持建行0.9亿股,增持工行0.53亿股。
以四大行2011年四季度加权均价计算,四季度增持农行汇金耗资最多,达8.04亿元,其次是增持中行耗资4.3亿元,建行4.2亿元,最后则是增持工行耗资2.2亿元。汇金在去年四季度共耗资约18亿元。
至此,从去年10月以来的第三轮增持,汇金已经耗资将至23亿元。
其实汇金已多次充当许多专家呼吁建立的A股市场平准基金的角色。“在A股低迷下跌不止的时候,汇金该出手时就出手,为的就是给予市场信心。”此前经济学家韩志国告诉记者。但问题是,汇金除了给予市场信心之外,还能留下些什么?
治标不治本
2008年9月19日,金融危机风声鹤唳,而当时上证指数已经跌破2000点,似乎仍止不住跌势。此时,汇金出手,分别增持工行、中行、建行各200万股A股,消息公布当日指数上涨9.5%。数据显示,首轮增持股指最大涨幅达83%。
汇金的第二次出手是2009年10月,当年10月11日当天,三大行同时公告称收到汇金的增持通知,次日上证指数冲高回落,收盘微跌,当天大盘上涨4.76%。对比2008年、2009年的增持为股指贡献了20%的增幅。
汇金的第三次增持,“提振市场信心”再次被提到首要位置,但汇金真的能扭转市场颓势吗?
大盘的表现却没有随之渐入佳境。2011年10月11日,上证综指最终收于2348.52点,仅微涨0.16%;深证成指收于10065.47点,下跌1.04%。“这是近几次汇金增持银行股次日,A股表现最差的一次。”国都证券研究所许维鸿告诉记者,一轮一轮的增持下来,汇金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以中国银行为例,从2011年10月10日收盘至4月14日收盘,区间涨幅仅为7.02%。对此在2008年至2009年的增持行动期间,中国银行A股股价低位2.82元上涨至4.77元/股,涨幅高达69%。
相比中国银行而言,工商银行在过去半年汇金的增持行动中表现大为逊色。该股股价从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4月14日涨幅为9.55%。“由此可见本轮汇金持续增持的效果已较以往大打折扣。”许维鸿坦言。
此时的答案是,维稳意义越来越大于实际意义。
事实上,中央汇金增持后,股价快速见底。因此,国泰君安(中国香港)认为汇金的此次行动能够提振银行股的投资气氛,特别是对大型银行如中行、工行、建行和农行的股价有利,因为它们更受汇金青睐。
汇金并非神奇“尚方宝剑”。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此前就直言,要想改变目前股市的低迷,就要学习此前股权分置改革的经验,强迫上市公司分红,让股民得到利益,从根本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