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刚化名是一名48岁的印刷厂厂长,他从北京的一流名校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家出版机构工作,上世纪90年代那波下海的浪潮中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体制,与几个朋友承包了一家印刷厂。
20多年过去了,这家印刷厂的印刷量在北京也是排的上号了,胡刚也在事业上小有所成。然而一说起厂子的融资过程,胡刚就皱起了眉头。
几年前,胡刚接到了一单大的印刷委托,需要采购大量的纸张,但市场中上下游都在占压资金,胡刚的资金无法回笼,只能借贷;他立刻开始准备向银行申请贷款,却被告知银行要进行一系列评级、授信的手续,需要时日。花了很多精力跟银行周旋之后,贷款还是没能发放下来,无奈之下他把印刷单转让给了别的印刷厂,委托他的出版社也再没联系过他。
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了融资的重要性,还让他发现在现行的银行体系下决不能等到要用钱再贷款,贷款需要常态化,从旺季到淡季都要保持融资,以维持流动资金的稳定性。他通过一家担保公司与银行建立了联系,担保公司向其允诺为他作保证担保,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从银行取得贷款;作为反担保条款,他将厂房与机械设备向担保公司作了抵押,个人也作了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之后银行也前来调查企业情况,胡刚准备了一套严密的材料,在积极的沟通下,贷款成功通过银行贷审会,在一系列的手续和签字之后,胡刚终于拿到了500万元的贷款。
然而此刻胡刚心中并不轻松,粗略一算,为拿到贷款他要付出利息、财务顾问费,这些交给银行的成本相当于利率上浮了30%;担保公司向他收取了15万元的担保费,并且在银行和担保公司的要求下他为厂房和设备上了保险,也花了几万元。另外,担保公司与银行都要进行定期的贷后检查,胡刚也需要定期把各种材料提交到银行和担保公司。
“小微企业贷款依然有着艰难的一面,谈贷款往往并不比谈生意轻松。”胡刚总结说。(本报记者 尹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