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 “1+N”的模式延续爱心力量
本报记者 范晓曼 北京报道
或许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现实中的场景,一位随行的志愿者为孩子们苦难的现状所感染,挥笔写下了这滚烫的诗句。前段时间,记者有机会随同华夏银行“华夏有心 将爱传递”慈善公益活动去了重庆,当记者见到这段诗时,周边的志愿者们早已眼中噙满泪水,或许是面对这些每日需走3小时山路、在破土坯校舍里依然坚持读书的万和小学的同学们,触动的不仅仅是心底最柔软的那份爱心,更多的是多了一份责任,希望他们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自由地去呼吸,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那梦想如此简单只是想更换教室里已用了50年的桌椅”、“那梦想如此直白,只是想让旗杆上的红旗不再残破风中”, 孩子们的愿望甚至会略显卑微,但其中却透着无奈的渴望,类似这点点滴滴的小小心愿,因华夏志愿者的到来,孩子们不再孤单。
这一幕,多亏了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一名普通的员工王桐(化名),他从13岁开始做公益,以低调和潜行公益的方式进行个人募集,募来的资金曾资助过多个贫困山区学校的孩子,且一直坚持与6个伙伴进行着“约定中的慈善”,默默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身边的客户,其中一位珠宝商客户因为非常认同王桐的善举而加入了进来,重庆分行的青年志愿者自愿发起“华夏有心 将爱传递”慈善公益活动,为孩子们圆梦。
13年前,王桐随援藏的父母来到拉萨读书。他在贫困藏区看到很多同龄或是比自己小的孩子衣不蔽体,“冬天里,脚趾都露在鞋外。”相比之下,他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但年少的孩子并没有单纯得只剩下庆幸,稚气的他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回到学校后,他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另外两位同学。在他的“游说”下,两位同学同意和他一起从每月生活费里拿出100元钱资助贫困学生上学,他算了笔账,这笔钱够资助10个贫困孩子。
这是他人生首次慈善行为,在他年少的心里埋下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快乐,“当看到那些受资助孩子笑脸的时候,我也很高兴,尽管自己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现在说起当时的经历,他脸上仍有一种喜悦。这次捐资助学,他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2007年,他再次回到西藏去看望资助的10个贫困学生,“有三个已经放弃了学业,其他的在读并且成绩不错。”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善举给这些受助学生心里也埋下爱的种子,“用我的爱滋养了他们一种回报社会的心绪。”
在13年的慈善之路中,他也曾感到困惑,因为王桐更倾向于快速地把公益理念传播到更多人那里,甚至被一些人猜忌,以为他有更多企图,同伴也为他在报纸上露面产生分歧,但王桐以为,只有感受过困难,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再惧怕,这或许是他心态调整后的感受。要想帮助更多贫困山区的儿童,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公益责任必须去影响“社会精英人群”的价值认同,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同样的关注。
现在的社会,不乏爱心人士,似乎都可以用“公益饥渴”来形容,但是,像王桐这样以一己之力去感染同事甚至商户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这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社会的公益体系不是很完善,许多志愿者会到处去寻找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家庭进行资助,但这些学校和家庭有的被捐助过多次,有些学校甚至张口便提出很高的要求,在捐助了大量物质的基础上,这些孩子们在精神层面上的改善更是微乎其微。
像王桐这样,存在着很矛盾的心理,对于公益事业的热爱让他既兴奋又矛盾,似乎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更渴望社会来关注公益群体,希望能够学习到海内外更好的公益价值经验,让这个社会更具有普世认同感,形成一种规范、和谐、诚信的社会公益体系。
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志宏认为,华夏银行的商业运营与公益慈善不是两条平行线,华夏银行与客户之间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关系,而是建立在共同价值取向基础上的信任与支持。华夏银行重庆分行将员工个人探索出的“客户经理+客户”的公益模式进行延伸,将之“复制”传播到更多的员工身上,再“联动”更多的客户,从而形成了“1+N”的创新性社会责任链条。“1+N”链条形成过程中,一是携手客户共同投身公益事业,赢得了客户的价值认同,从而将“华夏银行是一家值得信赖的银行”根植到客户的心中。二是满足员工的公益诉求,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的同时提升了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三是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更多优秀的银行从业人员主动流入公司,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客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