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卓卿 深圳报道
8月15日,停牌时长一个月之久的中集集团(000039.SZ)发布公告称,拟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如若此方案能顺利实施,中集集团将成为首家A+B转A+H上市公司。
“一旦中集集团成功实现B转H,A+B股中的很多优质公司均能效仿这一案例转投香港市场。这实际上不存在太多技术上的问题,但确实没有先例。”具备多年投行经验的深圳翼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定恒表示,而这其中的难点,应该是上市公司与两地交易所及监管层去沟通、协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内大部分人士均认同这是一件好事儿,机构投资者们还是决绝地在A股市场中大笔开甩起来。消息公布后,中集集团A股两日合计已经下跌超过15%。
首个“吃螃蟹”者
1994年在A股上市,中集集团一直以现代化交通运输装备、能源、食品、化工等装备的制造及服务业务为主营。上市18年后,公司决定做一次首吃螃蟹者。
中集集团的方案显示,中集集团符合向香港联交所申请以介绍方式上市的全部条件。同时,公司认为,此方案充分考虑了投资者特别是B股股东的利益,不但股东大会除全体股东通过之外还做出了B股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的规定,而且为除招商局国际、C0SC0及其关联企业LongHonour之外的全体B股股东提供了高出B股现价5%的现金选择权。原持有B股股份的投资者可选择行使现金选择权而向公司安排的第三方提出收购其股份的要求,也可选择继续持有,但股票性质转变为H股。
资料显示,中集集团B股总股本共有266239.61万股,目前流通股共有143047.87万股。从已公布的方案可知,公司B股股东可以变卖自己的股权,股权的收购价除股票现价加上再多出B股现价5%的现金。换句话说,截至2012年7月13日收盘价9.36元/股,股东选择卖出股票,则每股将收益9.828元/股。而如果股东选择继续持有,手中股票性质则转变为H股。
“如果能顺利转板,将成为监管层解决B股市场出路的范例之一,也为B股改革拉开大幕,但目前仍有很多障碍要克服。另外,参照股改的方式,将B股按比例转化为A股,也是个解决思路。”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如是认为。
谈及此事,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表示:“此事可能细节中会存在一些难点,最终还是由股东大会投票决议。而中集B股如果成功转为H股在港交所上市,将具有普遍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如果中集B股转H股获得通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A+B公司仿效,尤其是绩优公司,因为港交所和证监会不一定会放行绩差公司。”
余定恒分析指出:“此事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对于深交所来讲,中集集团似乎在进行大股东私有化,而另一方面,对于港交所来讲,中集集团属于业务介绍,不需要融资行为,是存量上市。这其中,两地交易所及监管层的沟通尤为关键。”
B股微涨 A股暴跌
同一个消息,A股市场与B股市场中的中集集团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中集集团方面认为,此次B股转H股的方案中,H股是原有股票存量,因并未增发新股,所以不会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如果公司能够利用此次机会,扩大资本市场平台优势,实现整体竞争力和长期战略发展能力的提升,将会对公司股票的估值产生有利的支撑和推动。
缺乏流动性的B股似乎嗅到这个利好,在公告发布的当日中集B上涨3.31%,次日再度微涨1.31%,而A股市场的表现则是一场暴跌。
8月15日,A股市场的中集集团开盘即大跌,此后几次欲图振作均无果失败,最终以10%跌幅收尾。次日,股价再度跳空低开,并以超过5%的跌幅收尾。
8月15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席位被五大机构所占据,合计卖出15477万元,在成交额中占比超过四成。与之对照鲜明的是,该股的买入席位虽然也出现两名机构,但合计买入额仅为754万元,机构看空情绪由此可见。
深圳本地一位私募人士对中集集团A股市场的表现并不意外,“一直以来B股流动性不佳,中集集团A股与B股也存在较为明显的股价价差。另一方面,大部分A+H股的A股和H股的价差则相对较小。市场存在一种预期,如果中集集团A、H股价格逐步对接,两种类型股票的价格也将趋近。”
“另外,中集集团已经停牌一个月了,7月的市场是大幅下跌的,出于补跌的需求其下跌也不为过。”上述私募人士称。
实际上,A股交易者的抛售或许还与中集集团前不久的一份业绩快报相关。中集集团7月份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净利润为70191万元-12634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636元-0.4745元,同比下降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