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玮 北京报道
高盛也要做私人银行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这家以进行侵略性交易和撮合大型公司交易而闻名的大型金融机构,正加快成立私人银行的进程来向世界各地的富有顾客提供服务。
而跻身于“富有顾客”群体的中国富豪也成爆发式增长,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人可以管理的财富总额已经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
财富蛋糕日益增长,财富管理也越发重要。银行作为财富管理的主要参与者,自然努力攻城略地:
7月19日,广发银行在京推“广发财富管理”品牌,其首家财富管理中心也在京开业,其正在筹备中的私人银行也将于年底亮相。
中国银行曼谷分行财富管理中心也于7月19日举行开业仪式,同时与9家资产管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浦发银行也宣布建立了财富管理完整的业务产品体系,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代理类理财产品和交易平台类理财业务三大板块。
群雄切分财富管理
“整个财富管理市场处在一种群雄逐鹿的状态。”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分析说,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私募、第三方理财等机构,均参与其中。
群雄逐鹿的背景正是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迅速膨胀。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2012年中国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可以管理的财富总额已经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士可以支配的财富总额也已经达到27万亿元人民币。
郭田勇预计,“十二五”期间高净值人群(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年增长速度将达到17%,到2015年中国高净值人群会再翻一倍,达到219.3万人。
财富管理市场自然也随着财富的增长而水涨船高,银行各显神通以吸引客户。
“嗅觉”敏感的外资行早已行动。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间在华经营的181家外资银行的总利润翻倍,同时,由于内地高净值人士的数量成指数式增长,导致一些外资银行重新审视及发展自己的零售和财富管理机会。报告认为,“投资产品、抵押和私人银行”三者依然是未来3年内,零售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产品。
不同于外资银行的提前布局,中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起步较晚,相比于利润率,在起步阶段,他们更关注于客户规模。
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在媒体群访中表示,近年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每年增速均在20%以上,增势不会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
银行个性化服务
蛋糕很大,但需“切”之有道。
“私人银行的发展更被看做是理财市场‘皇冠上的明珠’。但是它处在一种‘富矿不富’的状态。”郭田勇认为,这与政策监管上存在障碍有关,私人银行缺乏自己有独立产权的投资产品,要尝试经营监管改革,可先从最高端的私人银行开始,放松其经营空间。
而外部环境已经逼着银行不得不思考着出路,当前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或许是一个契机。
诺亚财富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利率市场化,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传统高资本消耗的存贷款业务会出现滑落,而财富管理业务将走向高速发展的道路,其预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未来将出现“世纪井喷”的行情。
“银行现在需强调资本节约型业务。”利明献也认为,利率市场化会对对公业务有一些影响,银行要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此次降息期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和策略都很合适,因为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息差必然收窄,在降息期放开利率管制,有助于减缓对银行的冲击。而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快于预期,相信利率完全市场化也会较快完成。
利明献分析说,在现阶段未完全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经营只能体现在资源配置上,比如通过考核制度上的差异化,对银行员工的激励上有所倾斜,最终体现在业务上。
而外资银行早已清楚定位,过半产品紧盯“高端”客户群。根据普益财富的相关统计,从产品的投资起点来看,外资银行发行的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理财产品数量超过其发行产品总量的一半。1月至5月间,外资银行发行的投资起点为10万元(含)以上的产品占比75.23%,较2011年增长5.49%。而国内的股份制银行该比例为51.14%,国有商业银行仅为46.02%。
进一步细分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主力为投资起点为10万(含)到100万之间的产品,该类产品占比分别为37.94%和28.34%。而外资银行发行的主力则是投资起点为100万(含)到1000万之间的产品,产品占比达到49.23%,接近其产品总量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外资银行发行最多的还是投资起点为10万(含)到100万之间的产品,可见外资银行在2012年进一步将目标客户锁定为高端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