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动人吴念真:记录台湾那些事儿

米乔 2012-8-29 19:34:00

本报记者 米乔 北京报道

 1952年,他出生于台北县瑞芳镇九份侯硐村的一个矿工家庭。他不到30岁开始写剧本,五度夺得金马奖,人称“吴金马”;不到40岁跑去主持和制作电视节目,一部《台湾念真情》反复滚动播出十年,成为电视台TVBS 的同义词,文章入选台湾国中课本,电视节目旁白的脚本少见地成为“全民记忆”。于四十几岁“创业”,开自己的广告公司,个人广告数量超过小S,广告形象深入人心;快50岁时,又自己做起导演,第一部作品《多桑》就获得意大利都灵影展最佳影片奖。
 台湾9·21大地震后,他又出公益书安慰失去老师和教室的小学生,近年来更做起了遍布全台湾的公益事业。这一切成功的背后,是吴念真和台湾之间情感与痛感的纠葛。而他在大陆出版的两本书《这些人,那些事》和《台湾念真情》,尝试向他大陆的影迷、书迷及广告迷们讲述他的“台湾真情”。
 早在五六年前,吴念真就已经是全台湾家喻户晓的广告明星。《康熙来了》邀请他上节目,时值小S生产,蔡康永一个人对付不来,就把吴念真拉了过来,并发博文一篇曰:治我者,吴念真。
 因为经常和当红的年轻明星一起出现在媒体上,吴念真的形象在台湾可谓深入人心,甚至在大陆也拥有了众多拥趸。去年在辽宁出差时就被大陆读者当街认出,可见他当红的程度。
 2012年8月,这个生长于台湾、成就于台湾的狮子座男人,在他60岁时带着其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书《台湾念真情》来到北京时尚廊书店,在晚上的读者见面会开始之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吴念真一进书店,记者就认出了他那张标志性的脸——规矩的短发、戴眼镜、皮肤有点黑——可能是小时在九份乡间每天走路一小时去上学暴晒后的岁月痕迹,60岁的他身材维持得很好,绝无小肚子;人不高,短小精悍,背一黑色双肩包,无助手随行——没有成功人士的样子,倒是平易近人得像个大学教师。
做导演得奖
转投电视
 《华夏时报》:看你在书的序言中写道,《台湾念真情》原来是TVBS的一档电视节目,后来才出版成书。据说当时筹备的人并不是特别多?
 吴:对。其实一共是4个人带着摄影师去拍,外加一个摄影助理,一共4组。但是他们每次拍之前都必须把下个月要拍的东西拿给我看,提前开会。
 《华夏时报》:也就是说你是一个总策划的角色。
 吴:应该是这样,我主要是提供一些idea的东西。
 《华夏时报》:现在回头看其中的内容,你还有印象吗?
 吴:印象深刻的很多。这个事情一旦开始,就会变成一个“沟”啦,填不满的。其实大部分的题材我都知道也参与,只是有一些我没有去现场。后来还有许多这里面的人都变成朋友,到现在还有来往的。
 《华夏时报》:图书《台湾念真情》在台湾发行都已经15个年头了。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么一档节目的,市场上有类似的东西吗?
 吴:应该很少。这本书在台湾发行的时候是厚厚的、分上下两本的。来到大陆删了一些内容。当时怎么会想到要做这个节目?我记得是我拍完个人的第二部电影《太平,天国》之后去意大利参加影展。影展结束之后我陪太太去逛,发现意大利大概十几个Mall里面,都没有什么意大利电影,都是美国电影,还有色情电影。那时候中国台湾电影也在往下走,我想连这个国家(意大利)都快没电影,台湾要有大概也蛮难,(台湾电影)要往外走也蛮难的。那时就想生平的工作是不是要改变一下。
 《华夏时报》:也是那个时间段,同时开了广告公司吗?
 吴:是。当时以个人名义开了广告公司后,刚好是另外一个电视台(TVBS)成立,老板问我有没有什么事情想做?我说电影就不想做了,要做就做电视。我要去拍台湾的各个乡镇、各行各业的台湾人。
 《华夏时报》:等于说广告公司是为了赚钱,这个电视节目是兴趣所在。
 吴:对,那你总要有个事情是好玩的、喜欢的才去做的。我当时觉得应该去拍台湾的乡镇,因为很多台湾人,尤其是台北人,根本不了解台湾。本来要做的规模很大,打算彻底介绍每个乡镇,但拍一个乡镇就很累了。后来不得已就改成去拍一些不被注意的乡镇,比如澎湖啊什么的;拍一些不被注意的人和行将消失的行业,比如“台湾面茶”。
 《华夏时报》:我看了书,里面的行业很杂,也不局限在城市或乡村。比如《专替台北市擦屁股的人》,虽然身在台北,却是为了台北城市化进程里遗留的、没人愿意拆迁的旧建筑清理粪便的人。我记得小时候大陆也有这样的人,现在差不多都消失了。
 吴:是,那个大多是阴暗的老市街里,排水系统不方便。常常半夜就需要人来修理,他们就随时叫随时去。现在的城市恐怕找不到这样的人了。
一档节目重播十年
 《华夏时报》:《台湾念真情》这个节目做了多久?
 吴:当时我们4组人做了3年半,不过后来在TVBS播了两次。这两次重播了7年,加上3年半,等于10年,一直在台湾播。
 《华夏时报》:当时观众的反映好吗?
 吴:民间的反应非常好。也因为这样,TVBS重播,最后《台湾念真情》变成这个电视台的代名词。说TVBS就会想到《台湾念真情》,说《台湾念真情》就想到TVBS。
 《华夏时报》:那不是变成了你的电视台。
 吴:这档节目在台湾的风靡创下台湾电视节目播放史上的纪录,我的好友陈雨航早在节目刚播出不久就“慧眼识珠”,找到我要把节目的旁白文字整理成书。电视都已经播过的东西,谁还看文字?就把这个建议搁置了。没想到陈直接和制作小组联系,把一页页的旁白稿逐一变成书稿形式,等积累到了足够字数便拿给我说:“够一本书了,你要不要修一修?不修我就找人来修,但我知道别人修的你一定不满意,所以……”
 《华夏时报》:多亏了陈先生的坚持,不然今天大陆读者不但见不到节目,也见不到文字。
 吴:(笑)确实。后来里面的一些篇目还被选入台湾国中的教科书。
 《华夏时报》:我看书里写邻居小孩考试完和你说,喜欢你写的文字,原因是特别好玩,说你写的注释特别少,考试也不太会考。你还记得有哪些篇目吗?
 吴:有些篇目大陆版都没收。这个讲自助餐售卖者故事的《饱了别人瘦了自己》和一个蝴蝶农场故事的《拈花惹草招蜂引蝶》都有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台湾小朋友和大陆小朋友的课本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