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211022228521.jpg

在美国感受大选

任孟山 2012-11-2 23:54:00

    本报 特派美国记者 任孟山 费城报道
    飓风肆虐于美国,令本来应该在11月6日投票日到来前最后的大选冲刺,骤然暂停。实际上,美国大选的热闹,更多体现在媒体的摇旗呐喊当中,美国百姓的生活,并未因此鸡飞狗跳。因大选而产生的政治分野,并没有明显的外在体现。
    媒体热,街头冷
    近三个月前的8月5日,记者刚刚踏上美国,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转机,以及抵达费城国际机场的时候,就注意过周围竟然没有竞选广告之类的张贴品。其间,在费城城内居住近一个月内,只在东侧邻居家前发现插有一块标有奥巴马及其竞选网址的小牌子,它的作用更像是路标,而非政治展板。
    在费城郊区,由于空地较多,政治宣示的痕迹比城里多了不少。在记者居住的纳伯斯小镇,院子里或者门口插有支持奥巴马或者罗姆尼的小牌子比城内多了不少。在总统选举辩论开始前后,牌子越来越多,许多家门口都有。但是,在公共设施处,竞选广告仍然难觅踪迹。即使在小镇的火车站,这个最中枢的交通枢纽,也没有。
    10月下旬,记者前往华盛顿,情形与费城相仿。包括规模很大的联合车站内外,以及白宫周围和有着众多博物馆的街区,在记者到过的区域,基本上没看到什么跟竞选有关的东西。倒是正对着白宫的地方,有个老太太搭了帐篷,向来来往往的人呼吁,“停止支持以色列作恶”。临近华盛顿的弗吉尼亚州,是驴象两党对立比较严重的州,但情形与费城差不多,只是零星有些候选人的牌子。
    不夸张地说,街头的选举静悄悄。
    但是,在媒体却是另一番景象。今年的大选被称为史上最为昂贵的大选,两位候选人募集资金20亿美元以上。这些钱用于广告方面的预算,都花在了媒体上。打开电视,广告有的是,而且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播放,广告内容的组成,大多都不仅仅是号召投票给哪位候选人,同时还包含攻击另外一位候选人的内容。纸质媒体也有,《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都有竞选广告,但是数量并不算大。
    除了线下的政治集会,热闹主要集中在网上。无论是在脸谱网还是推特网,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账号下,都有大批粉丝。当然,51岁的奥巴马比64岁的罗姆尼粉丝多太多了,奥巴马在推特网上有2100万以上的粉丝,是世界上粉丝数最多的政治人物,罗姆尼只有160多万粉丝。网站上,各种搞怪的针对两位候选人的短片或照片,不计其数。
    非商业性报纸也不甘于人后。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一份学生独立完成的报纸,叫《宾夕法尼亚人日报》。当地时间11月1日出版的头条,是宾大有80.5%的学生会参加投票,其中59.2%的学生会投给奥巴马,只有13.5%的人会投给罗姆尼。
    媒体的倾向性,不代表结局已经揭晓。更多的美国选民,除非回答民调,在现实生活中习惯于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而避免亮出政治立场。当然,也有例外。
    “共和党人”乔纳森
    乔纳森·戈登斯坦是位律师,他大概不到40岁,是记者住在费城西郊一个小镇的邻居。大概一个月前,他就在家门前美国国旗下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罗姆尼与瑞安。10月3日是美国总统选举辩论赛第一场。也就是说,乔纳森在辩论赛前已经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在美国,入了什么党派、什么样的政治态度,和年龄一样属于隐私,所有的表格中没有“政治面貌”一项。记者试着写了邮件给他,希望他如果不介意,说明一下为什么支持罗姆尼。
    他很迅速地回了信,表示很高兴探讨这个问题。他说:“我支持罗姆尼先生,是因为他比奥巴马先生坚持更小的政府、更少的税收、更少的管制。我认为管制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我认为,政府越大,拿走的越多,给你的越少。”
    乔纳森还举了例证:“1974年8月12日,前总统杰拉德·福特在国会发表演讲时曾经表示,一个政府如果大到足以给你所需,那么,意味着这个政府已经大到足以掠你所有。”他还说,政府消费越多,企业家和愿意冒险创业的人就更少,而他们是真正提供工作机会的人,以及经济体系中的财富创造者。
    对美国政治有所知晓的人士会明白,乔纳森的观点可以说是美国保守派(共和党)人士的经典论点。更大的政府还是更小的政府,是民主党与共和党在政治观点上的基本分野。也正因为如此,飓风过后,《纽约时报》发表《大灾难需要大政府》的社论,论证大政府的合法性,抨击罗姆尼的小政府理念,鲜明地亮出了支持奥巴马的立场。
    除此之外,乔纳森还说了个理由,他说:“我还是个民众拥有持枪权利的积极支持者。奥巴马却不是,他试图最大程度地限制个人获得持枪权利。”
    或许乔纳森正好表明了基层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的区别——相较于民主党人,共和党人更愿意表明立场,行动力也更强。
    “当然是奥巴马,当然!”
    10月31日,是美国东部“桑迪”飓风过后的第一天,也是费城宣布恢复正常交通的第一天,人们惊魂未定。记者坐火车到费城最繁华的30街火车站转车。这个车站不仅有开往费城东西南北各个郊区的火车,也有开往华盛顿、纽约等地的火车。
    车站出来,记者拦住了一对情侣,男的是黑人,女的是白人。当记者刚刚提出你会将选票投给谁的问题的时候,这位名为希恩的男士非常迅速地说:“当然是奥巴马,当然!奥巴马非常棒,他是最棒的,他什么都好,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当总统了!”“为什么?”他语速很快,反问道:“为什么不是?难道要投票给罗姆尼?他仇恨不富有的人还有穷人。看到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我就讨厌。”记者又问:“奥巴马好在什么地方呢?”他说:“他很勇敢,是个好领袖,美国的经济在逐渐繁荣,他带领美国克服了经济危机。你看,飓风来的时候,他做的不是很棒吗?”
    记者问希恩旁边女士的看法,她说:“我也是,我觉得奥巴马是位不错的总统,至少比想当总统的罗姆尼要好很多。”“你觉得奥巴马会赢吗?”希恩和她一起说:“当然!”
    十分钟后,记者在车站碰到了一位华裔,他匆匆抛下了他的答案:“我投票给奥巴马,美国经济能度过危机,很不容易了。罗姆尼本来不行啊,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呢?”记者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您的职业是什么?”他说:“医生。”
    在费城,华人从医者很多,记者接触到的访问学者或博士后,近半数从医,其次是生物和计算机专业。
    在美国选举中,族裔是个重要因素。奥巴马在2008年大选中,获得95%的非裔选民选票。即使在今年首场辩论明显失利之后,皮尤中心的民调显示,奥巴马在非裔选民中的支持率仍高达90%。所以,飓风之后,在10月31日出版的《新泽西新闻报》中,专栏作家吉尔伯特·卡恩博士指出,2012年大选,族裔因素依然关键。正因如此,每次选举,都有需要重点争取的族裔,今年是拉丁裔,在民主党与共和两党大会上,都有邀请拉丁裔代表上台发言。
    但是,华人在美国大选中,仍然没有成长为令人瞩目的政治力量。一位已经移民美国15年的华人告诉记者:“什么时候华人会受重视呢?等华人能够在社区中有力量,能用选票影响区域,华人就有力量了,现在太分散了。”
    11月1日,距美国总统选举正式投票日还有5天。据路透社/益普索当天的民调显示,奥巴马目前的支持率为47%,领先罗姆尼1个百分点。但民调还表明,有11%的罗姆尼支持者表示还有可能改变意向,而奥巴马这边的比例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