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今年股票投资真是不堪回首,多年不败纪录被打破,现在看来,5月4日赎回华夏策略可能是今年最正确的操作了。”12月27日,一位投资A股市场已13年的投资者这样向《华夏时报》记者总结2012年的投资。
就在27日,“尘封”多年的华夏大盘与华夏策略基金恢复办理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申购业务。此前,这两只基金暂停申购分别长达6年和3年之久。暂停原因很简单,今年5月4日前,这两只基金均为公募“一哥”王亚伟管理。
今年5月,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和王亚伟联袂离去,也带走了华夏大盘与华夏策略头上的光环。此次重新开放,虽逢好行情,却物是人非。由于失去“王亚伟”效应,不少业内人士对两只基金未来的申购情况并不看好。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金融混业导致的参与主体增加背景下,整个资管行业竞争状况加剧,公募基金在人才机制上还需更大力度的创新。
往日的风采不再
12月25日,华夏基金在官网上连发三则公告,内容均为打开申购公告,涉及旗下3只基金产品,其中包括往日的明星基金——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同时,于12月27日起,恢复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申购。
这意味着,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华夏大盘、华夏策略终于可以随意申购了,这在7个月前,不可能。
自王亚伟于2005年12月31日正式接手华夏大盘,并从2007年1月19日迄今,华夏大盘一直处于“关门”状态,此举备受投资者诟病。而华夏策略则是当时华夏基金专为王亚伟量身定做,发行期仅1天,于2008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随后封闭至今。
对于在接近年底时结束封闭状态的原因,华夏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上述基金就是正常打开申购,不存在年底冲规模的说法,“年底这个时点,用权益类产品冲规模难度太大。”
但是,鉴于打开申购时间的敏感性,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忽然放低身段主动“迎客”,难免引起市场的各种揣测。
一位上海基金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王亚伟掌管时,如果打开基金申购,预计可募集到500亿以上,而现在没有了王亚伟的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对投资者难言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在王亚伟离开的7个月后,华夏大盘、华夏策略业绩表现的确失去了往日风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按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计算,今年以来截至12月27日,华夏大盘同期涨幅为4.32%,在178只混合型基金中排第56位;华夏策略以2.27%的跌幅,排名第83位。两只基金与今年整个偏股型基金榜首的业绩差距都在2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在王亚伟离职前后,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均出现大规模净赎回,今年以来净赎回份额分别达到3.64亿份和5.46亿份,尽管期间两只基金采取大比例分红,但效果并不突出,目前两者的规模分别为3.49亿份和8.38亿份。
与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缩水不同,选择做私募的王亚伟则春风得意。12月21日,王亚伟的私募产品“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完成募集,刷新了阳光私募几大纪录:募资总额20亿元,超越此前阳光私募的首发数据;固定管理费率达到2.5%,刷新此前2.2%的最高纪录,仅仅管理费,王亚伟就可以提取5000万;认购门槛最高达到2000万,刷新重阳一期创下的1000万门槛。
总经理离职是系统性影响
王亚伟“弃公从私”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华夏基金市场号召力和规模的滑坡,业内人士甚至戏称该公司已沦为“常态化”行列。
12月19日,华夏沪深300ETF募集3天后成立,首募规模为6亿元,已和其他公司无差别。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华夏基金还处在“范勇宏、王亚伟”时代的2009年7月,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创下247亿的募集纪录。
此外,华夏基金规模领先地位亦越来越小。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华夏基金的公募资产总规模去年中期和第二位相差690亿元,之后这个差距不断缩小,今年一季度末相差447亿元,二季度末进一步缩小至351亿元,三季度末只有308亿元。
这种变化无疑与总经理范勇宏辞职关系极大。而关于范勇宏、王亚伟两人辞职的真实原因,直到现在当事各方仍然三缄其口,但业内普遍认为,有一点可以确定——范勇宏辞职是王亚伟辞职的决定性诱发因素。
事实上,相较于往年,今年不少公司的人员离职,如投资总监、分管副总甚至基金经理的变动,都与公司总经理的离职息息相关,最典型当属华夏基金,但这不是独一份的案例。
截至12月27日,今年已有14位总经理离职。东吴总经理徐建平是第9位离任的总经理,他的离职对东吴带来的也是“系统性”和“全局性”影响,在其离职前后,公司投资总监王炯和其他三名基金经理朱昆鹏、吴圣涛、王少成先后离任。2010年东吴基金辉煌时期的主动型权益类产品6人投资团队已基本散去,也令东吴基金一度的辉煌瞬间消散。
一位从业多年的深圳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基金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而总经理的稳定对于公司发展战略持续、统一以及企业文化、核心投研团队等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他也直言,基金公司总经理可能是整个金融行业最没有决策感的高管,“在哪都是‘乙方’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