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301092128399.jpg

年终奖密码

    本报记者 龚萱 唐玮 郑桂兰 北京报道
    金融业原本高高在上的金领光环正在逐步褪色,除了独步增长的信托行业之外,2012年整个金融业整体薪酬正在缩水,曾屡屡令人瞠目的年终奖也渐渐回归“平民化”。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了解到,银行业员工受信贷任务缩减去年收入自然锐减,年终奖微调,但大多仍在3万-5万元之上;而相对惨淡的基金、券商正降薪裁员“集体过冬”,能发上年终奖就不错了。
    但即便这样,金融业的整体薪酬仍令其他行业羡慕不已,其2012年全年,在12个行业中,年终奖下调比例仍是最低的。根据科锐国际人力资源的调查,2012年,有63%的受访金融企业会下调年终奖,37%的受访金融企业会提高年终奖。
    薪酬的此起彼伏,折射出的是金融格局的变化。各式理财产品分流了银行安身立命的存款;信托业崛起,则让从业人员的年终奖也水涨船高,甚至拿到过千万元的奖金。
    从0元到2000万元
    银行业“靠天吃饭”的惯例,虽然可旱涝保收,但在信贷萎缩的情况下,曾经沉甸甸的年终奖也将变得“轻飘飘”了。
    一位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后台普通中层管理人员年薪也就15万元-18万元。往年,一级支行的客户经理年收入30万元是没问题的,客户经理年终奖和薪酬跟绩效挂钩,完成任务年终奖能有10万元,超额完成的奖励更多,但2012年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另一位城商行业务经理也告诉本报记者,他全年的税前收入也就是10万元出头,“2012年只完成了50%的任务,年终奖预计仅3万元;不同的银行激励标准不一样,有的银行即使客户经理完成了90%的任务,有10%没完成也不行。”
    相对于竞争激烈的中小银行,国有大行尚相对稳定。一位国有大行中层管理人员表示,其所在银行从业人员薪酬与2011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他同时强调说,2013年银行收入上涨堪忧。
    饱受欧债困扰的外资行则更低迷了。有消息称,德意志银行有计划大量削减其职工薪酬的浮动部分。
    根据尤里克咨询的调查,2011年大部分的银行行长助理或副行长级别的人才税前年薪为30万-60万元,而支行行长级别的人才税前年薪则可达到50万-80万元。
    年终奖是其薪酬体系的重要部分,根据科锐国际的报告,在受访的金融企业中,有21%的银行上调年终奖,13%的银行下调年终奖,较之2011年,上调幅度以微调为主(低于10%),下调幅度也低于10%。
    相比之下,券商、基金更能体会严寒的痛苦。银行的盈利模式多元化,即便前一年利润较高,也不会大肆加薪和分配,因此年终奖不会大起大落;反之,投行、基金业则要体会“过山车”的惊险。
    “2009年券商研究员的年度总收入在80万元左右的并不少见,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奖金。”信达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刘景德对记者表示,在行情好的年份里,券商研究员的总收入大约有一半至三分之二是来自年终奖金。而由于这两年行情不好,成交量也不高,从业人员年终奖自然不会多。
    一位在规模前20位的券商研究所任职、从业已逾5年的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年终奖还有两位数,2012年有的话估计也是个位数(万元),毕竟公司亏损,不发年终奖也很有可能。”
    “这次的年终奖肯定不多,2011年我的年终奖扣完税是2万多元。本来想2012年行情会好一点,结果还不如2011年。”某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总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在一片唉声叹气中,信托业却一枝独秀。受益于2012年快速扩张和重大项目盈利,信托从业人员薪酬和奖金也随之水涨船高。
    “营销岗位初级工资每月也就2000-3000元,后台部门一年6万-8万元,中层管理人员的年终奖数额大约在数万到30万元之间,而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几个大项目经理一年拿2000多万元奖金的也有。”一位信托业人士对记者说。
    谁动了我的奶酪?
    一家欢乐多家愁的年终奖起伏,自然离不开宏观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金融格局的变迁。
    首当其冲的是基金和券商。根据惯例,基金和券商的奖金一般和公司税后利润关系较大。通常而言,大中型基金公司会拿出10%-18%的税后利润用来做激励,发放时间大致在第二年3-4月份。
    回顾过去的2012年,中国股市经受的却是“末日”的考验。长期低迷、造假频现、备受指责,尽管监管层使尽浑身解数,股指依然我行我素地下探,201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收报2269.13点,年内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是2478.38点和1949.46点,而沪指2012年开盘点位是在2211.99点。
    科锐国际金融行业业务总监花少群表示,基金领域权益类市场2012年受到市场重大影响,但同时个人及机构投资客户可投资方向更加多元:信托、PE、固定收益类,因此资金也有了新的投向,从而传统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相应下降,虽然其他几个条线业绩尚可,但严重影响到基金行业收入及人员引进。
    加上证监会对IPO调控,市场不乐观,因此项目停滞,同时各公司争抢为数不多的中小企业上市项目,收取的财务顾问费用和保荐承销费用受到影响。
    银行业同样不乐观。2011年起信贷收缩后,以影子银行为代表的类银行金融机构正蓬勃发展,影子银行兴起的过程实际上是传统银行信用中介价值削弱的过程,稳稳的“利差”模式受到了挑战,存款被各式理财产品所取代,贷款也被名目众多的方式所分流。
    尽管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高于往年。但融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受制于存贷比及不良贷款上升等压力,银行放贷的冲动趋于谨慎,信贷占比降低。信托、债券则借机放量,占比越来越高,充当了工商企业、基建设施、房地产等实体领域的资金“弹药库”。
    但由于银行业的地位仍不可撼动,银行的盈利模式从“存贷利差”模式也渐渐向“佣金”模式转型,银行从业人员的薪酬更偏稳定。
    花少群认为:“中外资银行的年终奖相较去年比例将基本持平,业绩表现优异的个别银行上浮比例大约在5%左右,而表现差的银行略有小降,但比例不多。”
    信托业凭什么赚钱?
    显然,独一无二的地位和较高的增长能让银行业的薪酬更偏重于稳定,但已不再独占鳌头。
    以信托贷款为例,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2012年前11个月信托贷款已经高达10455亿元,远远超过2009年全年的最高峰值4364亿元,亦比2011年全年的2034亿元增长了5倍,增幅之大、发展之迅猛令人吃惊。
    信托业的异军突起,信托公司可谓赚得盆满钵满,相比近两年股市、基金市场并不景气,信托业薪酬可谓“一枝独秀”。
    “信托业薪酬很重要的是业务提成。”一位信托业人士对记者透露,提成则根据项目不同从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二之间。
    由于业务发展和公司规模的区别,各家信托公司的薪酬和年终奖差异颇为明显。据上述信托业人士介绍,民营信托和国有信托的薪酬体系差很多,同一公司内不同部门薪酬也完全不同。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2011年信托业人均创利250万元。而据2011年51家信托公司年报显示,2011年信托行业人均薪酬已从2010年的36.64万元大涨45%升至47.86万元,位列金融业薪酬排行老大当之无愧。
    但随着券商与基金的入侵,信托公司通道业务面临的价格战将愈演愈烈,信托公司相关业务发展空间受到大幅挤压,能否保持高薪酬还需拭目以待。
    薪酬的高低还取决于现今金融混战的成败得失。以信托和银行的微妙关系为例,由于多年的银行独大的金融格局,使得银行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绝大多数高净值人群都是银行的客户,并且银行对每个人的财富状况了如指掌。通常好的信托产品一般都通过信托自身的直销部销售,只有体量特别大或者直销部难以如期消化的产品才会通过银行代销。
    “信托也在拼命地积累客户甚至是挖银行的客户,银行也在担心沦为信托的‘银行部’,但如果不代销信托产品,其他银行也会代销,客户存在资产配置的需求;如果代销,则面临自身客户资源流失的问题。”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而且银行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内的部门之间也存在竞争,存贷款业务与中间业务存在利益分歧点。
    显然,信托制度红利来源于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2012年三季度以来,针对资管市场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放松管制”,为基金、券商、保险公司和私募基金松了“绑”,即这些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借助信托公司经营信托的方式,或与信托合作,或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业务服务。
    新的挑战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