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力图 东莞报道
“国五条”细则规定二手房个人所得税从严按差额的20%征收,各界正在观望该政策对楼市的影响。
而东莞则是一个现成的样本。东莞市从严实行该政策已长达五年,并且具备二手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系统。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政策对当地楼市的影响,并非媒体报道的“零效果”。
在东莞从严执行该政策的五年间,其经济总量一直在广东省排名较前,但当地楼市并未出现如周边城市般投资过热、楼价飞涨的现象。不少房企认为东莞楼市“炒不起来”,并对投资该地甚为谨慎。
炒家逐渐撤退
多位在东莞有多年房产中介从业经验的人士称,与东莞市地税局办税要求一样,二手房个税按照转让差额减去合理税费后的20%计征,该政策已强制实行5年。
中原地产分析,在“从严征收20%卖房差价为个人所得税”政策开始执行时,东莞楼市正处于“涨”声中。
2006年,东莞城区住房均价成功突破每平方米6000元。2007年上半年,东莞中心城区均价超过每平方米7000元,在随后的两三个月时间,城区均价攻破每平方米8000元。根据当时的市场分析描述,大量炒家托市、高价售出的楼市过热风险已初见端倪。
包括东莞房企人士梁博林、东莞中原地产策略研究中心总监车德锐等多位人士均表示,东莞政府推动从严执行政策,并非只针对炒房者。此外,当地一直以吸引企业投资为税收的主要来源,金融危机前后,产生的税收也随着投资量减少而骤然缩减,因此,当地希望通过加大房地产交易税收缓解压力。
“2007年之前,二手房交易成本很低,炒家不会顾及交易成本,这与‘二选一’,即可以选择交易额2%或差额20%的缴税方式有关系。”车德锐表示。
梁博林称,恰逢2007年和2008年,东莞楼市正处低迷,且二手房交易不活跃和交易成本增加,东莞的投资客从2009年开始已经大幅减少。
车德锐分析,这种二手房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与广深等炒家活跃的城市相比,东莞二手房交易的成交量并不高,目前正处于稳步回升期,而且转手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炒家活跃的城市,一套房的转手率较高。”
他称,东莞市场炒家极少,投资客多以长线持有为主,升值较大的房源较少在市场上流通。
2012年,二手房评估系统正式上线,东莞中原地产发表分析报告称,当时对市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消化,市场已经适应。
车德锐分析,从严征收20%卖房差价为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对东莞城区东城、南城的二手房成交量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其他区域的二手房交易以楼龄较长、增值幅度较少的旧楼为主,不同的是,这两区为东莞房地产新兴开发区域,不仅新房较多,且增值部分较大。因此,交易中征收的税费较高,已经抑制两区的二手房交易。
针对这种情况,启富置业、中原地产等中介公司表示,早已引导这两区的二手房意向买家,改为选购周边的一手房房源。
房企:楼市“炒不起来”
事实上,东莞楼市的变化,与政府推动从严执行政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炒家极少、二手房交易不温不火,这是房企描述的东莞楼市的主要特征。有大型国有房企人士表示,在广东,东莞与佛山、中山和珠海等城市的人均收入、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相当,而东莞楼市的火热程度却并不如这些城市。此外,东莞并没有实行限购、限价等政策。
在严格执行政策的五年间,相对一二线城市,东莞的房价上涨的幅度并不大。据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统计,东莞2011年和2012年一手房均价分别为每平方8177元和8277元,2007年该数字为5522元/平方米,5年房价累计上涨约50%。统计数据显示,佛山、珠海等多个城市的一手房均价不同程度地超过东莞。
包括万科公司、中信地产在内的多家房企相关人士透露,东莞房地产投资量涨幅平稳,存在一定的去库存压力。
中信地产人士称,与其他二三线城市的中心区、新区和房地产投资热门区域相比,东莞在这些区域的房价涨幅动力最弱,甚至连惠州等经济水平不如东莞的城市,都较东莞更具备炒高房价的空间。
车德锐向本报分析,众多因素致使房企在东莞定价不会过高,其中,当地镇区过于分散、且各镇区经济水平、配套设施的差别不大,中心地区不突出。此外,当地居民习惯大面积房屋,因此大户型较为走俏,这类户型却很难调高单价。
此外,有房企人士指出,东莞的购房群体主要为当地购房者,只有部分外来人员,当地曾经分流了部分广深投资客。然而,炒房的收益和效果均不明显,所以当地市场的价格涨幅和产品结构都较为稳定。
中信地产在东莞项目的人士分析,当地房地产投资增幅较稳定,且供求稳定,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供给和消化需求都较为理性。同时,他指出,正是这种稳定局面,让二手房评估系统的运行顺畅具备充足的条件,可以从严征收20%卖房差价为个人所得税的政策。
水岸丽城常务副总经理陈程豪对外描述东莞市场在2012年全年楼市的特点,称房价基本平稳,房企定价、定位比较理性,刚需客户能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