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姚博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王亚伟选择踏入私募江湖时,便已经明白想要生存下去并不容易。除了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他还要接受不同门派的挑战。从公募派到券商派再到民间派,不同对手将会如何出招,各路神仙是稳中求胜还是剑走偏锋?
公募派:
风控严谨 稳中求胜
相比其它派别来说,公募派的起点相对较好。由于在公募基金从业时积累了较为深厚的人脉资源、客户资源以及渠道资源,其在发行产品时更加容易。
好买基金分析师许付漪认为,从投研和风控上来说,公募派的投资人普遍继承了公募基金严谨系统的投资思路,“较多的以基本面选股为主,操作要相对其他派别稍微缓慢,但能够将公募的风控能力延续到私募之中。”
王亚伟涉足私募,曾经的“重组王”称号或许很难再现。但其投资剑走偏锋,善于挖掘“黑马股”的招数在私募圈或许会很吃得开。 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仰赖于华夏投研团队的背后支持,能否继续在私募延续这种强势投研水平,令人生疑。
券商派:
波段为王 业绩较稳
如果单独比拼每年业绩,券商派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要比公募派和民间派稍低,但其真正的价值体现在较为稳定的业绩水平。
许付漪坦言,券商派更加敬畏市场,出身券商的私募基金经理大多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在趋势判断和波段操作上相对比较擅长。“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券商派的私募往往会在防御下行风险和结构性机会的把握上呈现出一定优势。”
比如鼎锋基金王小刚管理的鼎锋 4 号,在 2012 年的4 月 27 日至 6 月 29 日的这段时期内,沪深 300 指数下跌了 6.27%,而鼎锋 4 号则逆市上涨 17.21%,成功躲过了市场的下跌。上海证券分析师刘亦千认为,在熊市中这类基金跌幅不会过大,而在上涨中它们通常也能跑赢大盘,因此收益相对稳健。
但券商派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大多券商派在转为私募前都可以依靠券商强大的投研团队用量化工具进行估值分析,挖掘低估值的股票。同时,背靠券商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市场交易中获取机会。然而一旦转为私募,不论是团队架构还是金融工具使用都无法与券商比拟。
民间派:
灵活多变 野蛮生长
实战经验丰富是民间派的最大优势,这也铸就了它们灵活多变的投资特征。与其它两派不同的是,民间派并没有特定的思维定式,来自民间的基金经理们往往有自己较为独特的理念,这就意味着在高收益的背后也隐藏着较高的风险和波动性。
在 2012 年如此黯淡的市场之下,民间派大放异彩。以银帆投资为例,截至 12 月 27 日,2012 年银帆 3 期以42.42% 的绝对收益笑傲群雄外,银帆 2 期和 1 期绝对收益均超过 10%,排名进入前 20。达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坦言,银帆最大的特征就是高频操作,在熊市中,几乎没有长线持股,利用对热点概念的提前预判,在高频操作中赚取利润。
这也正是民间派的特征,收益总是会有大涨大落。民间派虽属同门,但彼此业绩差别相当大,以 2012 年为例,年化标准差(收益最高与收益最低差别)达到 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