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中澳贸易解决千亿美元汇兑成本

王晓薇 2013-11-8 16:45:00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贸易总额为1200亿美元,其中只有0.3%通过人民币支付,其余庞大的数以千亿计的贸易则需要通过第三种货币美元作为媒介进行交易,这就是中澳贸易的结算现状。

    改变这种现状,实现人民币与澳元的直接兑换,帮助成千上万的中澳企业避免汇兑风险,剔除中澳贸易中的“美元成本”,或将成为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此次访华的新使命。

    3月30日,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人报》透露,在吉拉德于4月6日-8日展开的访华行程中,与中国方面签署澳元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协定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协议签署,这无疑将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的又一次“加速跑”。

千亿美元贸易的汇兑成本

    澳元与人民币互相产生兴趣,似乎可以看做是在一个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

    20世纪80年代澳元才实现了汇率的第一次自由浮动,虽然在那之后澳洲政府一直致力于澳元的国际化,然而澳洲的经济规模并不足以让其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交易货币——直到它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在过去十年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翻了四番,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其对中国的出口仍保持了连续性的增长。

    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贸易占其总出口额的近29%,中国占澳大利亚所有进口的18%,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还是中国的第五大进口国。中澳贸易的扩大,使得澳元成为了许多外汇交易商眼中替代人民币交易的最佳“备选”,澳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也逐渐得以巩固。2010年,澳元成功取代了瑞士法郎成为世界第五大贸易货币,2012年澳元汇率一度赶上甚至超过了“老大哥”美元。

    就在澳元风光无限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对自己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的探索。首先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之后再发展成为计价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思路。在实现人民币的结算功能上,中国已经与近20个贸易伙伴签订了货币互换协定,涉及金额高达1.6万亿元人民币。澳大利亚——这个与中国依存度较高的贸易伙伴自然不甘居于人后。

    2011年11月,澳元成为可在中国银行挂牌交易的五种货币之一;2011年3月,澳大利亚又与中国签订了31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额度仅次于中国香港与美国。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显示,除中国香港外,以矿产及农产品出口为主的澳大利亚在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排名在2012年11月已经达到全球第四。该国的这一排名在2010年仅为第12位,2011年晋升为第九位。

    然而,由于对资本项尚未放开,澳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一直以来都是在一种“X汇率”——即所谓的“交叉汇率”下进行交易。根据外汇局官网的介绍,目前人民币兑欧元、港币、英镑、澳元和加元的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00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港币、英镑、澳元和加元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在这种计算模式下,难免会延迟汇兑时间并增加汇兑成本。

    为了避免这些“人为”的损失,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在努力推进澳元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在去年10月,澳洲政府发布的《亚洲世界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中,就已经把这一话题列为了优先解决方面。“我们已经与中国政府就货币直接兑换问题进行了初步商讨。我们正在继续进行这些讨论,并探索与中国合作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其他机会。”白皮书中写道。

    3月12日,澳大利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韦恩·斯旺在出席一公开活动时表示,澳大利亚财政部和央行正在与中国人民银行展开紧密合作,建立人民币与澳元的直接结算。“澳大利亚将积极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斯旺说。

    如果澳元最终与人民币达成直接兑换协议,不但会对亚洲其他国家在结算时选择人民币起到示范作用,还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的占比。据SWIFT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人民币已经超越了俄罗斯卢布成为了全球第十三大支付货币。

0.3%的尴尬

    澳洲正在向人民币抛出“绣球”,但是如何更好地接住这个绣球,这个绣球是否能起到“联姻”作用,还需要增加一些辅助条件。

    作为以能源和资源为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国家,澳大利亚在贸易属性上天然与美元较为亲近,即使与人民币签署了货币直接兑换协定,但是在大宗商品的结算方式上一时还难以抛弃美元。而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贸易货币的“霸主”地位,也让交易商在进行交易时对采用美元结算有习惯上的依赖性。

    这在先于澳大利亚,与中国已经签订货币直接兑换协定的美国和日本身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SWIFT的报告显示,人民币在美国市场的支付业务上一直表现平平。2012年12月,美国和中国95.5%的支付价值仍然以美元进行结算,人民币支付仅占0.3%。在中日之间,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在双方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也仅为1%。在澳新银行最新出具的一份报告中,他们认为目前在中澳贸易中,通过人民币支付的比重也不足0.3%。

    为了提高中澳企业对于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兴趣,双方政府也试图在这方面提供一些优惠。“目前中澳使用人民币结算正在出现一些变化,变化主要发生在进出口两个方面。”汇丰银行(澳大利亚)(HSBC Australia)贸易服务部门主管Andrew Skinner表示,“在出口上,中国公司对于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企业愿意提供一定的折扣和更好的交易。而与此同时,外国公司使用人民币交易,在减少了外汇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以人民币的形式进行的投资,以及人民币金融服务产品的利润。”

    Skinner认为,在对澳投资上,人民币的国际化功能也将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0.63亿美元,主要涉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运输、贸易等。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铁矿石、铝土的重要来源,澳大利亚对中国矿产品的出口额占其对华出口总值的70%以上。“中国在澳大利亚矿产上的投资将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定价市场的发言权。”Skinner说。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地位也将有助于推进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业务的展开。据汇丰银行预测,2013年中国有15%的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2015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30%以上。

    然而,在努力达成澳元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相对于美元和日元,澳元还是一种风险性较高、金融属性较强的货币。在过去十年中,澳元对美元已经升值了近一倍。3月27日,澳元对一篮子主要货币已经追平28年历史高位。澳洲联储与IMF共同创建的一个计算模型显示,澳元被高估了4%-15%。

    这提醒人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对于资本项目的开放还需要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