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杨 见习记者 谢雨葭 雅安报道
4月21日上午,在经过苦苦的煎熬,看到纹丝不动的车龙后,我们决定徒步走进重灾区进行采访报道。
一路的辛苦一言难尽,但是遇见了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在一处开阔的平地上,梦幻的婚礼场景、其乐融融的婚宴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颗怀有美好愿景的心,什么灾难都会变得无比渺小。
在去往芦山县的路上,一路可见运输物资的车辆经过,空的物资车出来了,装满物资的车辆又进去了,像一场场接力赛,时间就是衡量比赛的标准。此外,隔一段距离就可看见那些免费发放干粮和水的志愿点,面积不大,能量不小,这些志愿点所散发的正能量让人在灾难面前感到温暖。
13点14分,我们奔赴芦山。开始,我们一直在重灾区的边缘前进,没有想象中的悲惨场景出现,但越接近芦山县,开始的轻松便立即荡然无存。起先,还只是看见房屋上的瓦片掉落在地上,走到后面,就能看见越来越多的倒塌的房屋,还有时时会出现的余震,轰隆之声如大地怒吼。越走记者的心里越没底,那些倒塌的房屋形状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堆废墟。
走进芦山,才始知芦山真面目。在这里,随处可见由于受地震灾害而坍塌得面目全非的房屋;在这里,随处可见躲在帐篷里迷茫无助的灾民;在这里,随处可见写有“缺水、缺粮、缺帐篷”的标语。不走进芦山的人无法切身体会到灾民的真切感受!
下午5点左右,我们终于赶到了芦山县龙门乡人民政府。政府门前的空地上,临时搭建的帐篷便是我们今晚的栖身之所。记者要发稿,但笔记本却因为使用过度处于随时没电的不稳定状态中,于是四处寻找可资利用的电源。找到应急供电车前,那场景便让我们目瞪口呆,到处都是“缠绵”的充电线,让你不得不像在躲“红外线”一般小心翼翼。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在靠着自身过硬的技术越过“红外线”后,却又发现里面的插座早已无空可插。凄然的风在身边呼呼地吹,凉在身更凉在心啊!看来,技术和机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将继续克服困难,发回报道,只要让人着急的网络信号可以更稳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