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5月7日美国股市实现了新的突破: 道指涨0.58%至15056.20点,创历史新高并首次报收15000点以上;标普500指数涨0.52%,也创历史新高。遗憾的是,内地A股却每况愈下,与美国股市形成强烈对比。
要解释这个反差,可以轻易罗列一大串原因——经济数据、股票市盈率、公司管治、高科技的贡献和生产力等等。但在美国具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的张自力却有更为独到的见解,他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或许可以在资本市场类型上找到答案。
估值还有30%的差距
“2008年金融危机虽源自美国,但测算2007年到2011年期间股市回报(红利、回购)和融资(IPO、增发等)的比例,也就是在股票回报率方面,美国是最高的国家,高于德国、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张自力指出,美国更强调把绝对回报带给投资者,它的市场净融资为负,有内生的上涨动能,是投资的好标的。
根据对1986年以来每只美股的盈利成长、利率环境等数据计算,目前美股尤其是大盘股,估值离平均估值还有30%的差距,仍处在低估值状态。他的研究还显示,从全球资产配置看,美股中的大盘优质股票在收益率上排名第二,在资产配置中排名第一,“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资产配置类别”。
张自力对美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源自其在美国16年的证券从业经验。他2011年加盟嘉实基金之前,在美国世纪投资管理集团担任资深副总经理、研究总监暨美国世纪收入及成长基金的基金经理。他曾领导设计的美国世纪纪律化成长基金从2005年9月30日成立以来,尤其是风险调整后的绩效在同类型315只基金中排名第1,获晨星3年期五星及5年四星的评价。
和大部分在美国金融行业工作的华人一样,张自力也并非金融系出身。他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师从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并成为其中国关门弟子。
一份从物理学研究经验出发,将期权和配置结合的学术报告,为张自力敲开了金融圈的大门。他向记者透露,学术报告之后,他认为自己应在研究上“接地气”,就介入了相关投资。
量化投资再复兴
在美国世纪投资公司工作的日子里,张自力收获了丰富的美股投资经验。这家坐落在加州的基金公司是全美顶尖的共同基金公司,起用斯坦福大学教授组成独立董事,学术氛围十分浓郁且富有挑战性。其中就有因为发现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获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科尔斯教授,斯科尔斯担任其董事会组合委员会主任。
张自力起初管理的量化资产仅为10亿美元左右,经过不断发展,这一数字在高峰期的2007年攀升至200亿美元。
对于目前全球量化投资的趋势,张自力认为处在再复兴阶段。
“网络泡沫破灭后,金融行业中的量化对冲基金兴起,当时即使没有杠杆,量化基金也有年化10%的超额收益,而单只规模达到千亿美元也不鲜见。但任何成功的策略都有局限性,由于投资者逐利,投资量化基金的资本非常集中,也加剧了量化基金内在的系统性风险。”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量化投资终在2007年8月8日雪崩,之后两三年时间里,“初级版”的量化投资让投资者损失了约22%。
从2010年始,全球股市没有看到很强的可能发生的危机,量化策略又恢复了他们的盈利能力。现在量化基金年化收益稳定在5%的水平,规模又达到2万亿美元。
张自力认为,改进后的2.0版量化基金,在投资策略里将极端风险纳入,加大了对极端风险的承受能力。对于量化策略的再次复兴,他认为,以美国为首的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中无法借助信息优势或主观能力战胜市场,而错误择时则会大幅影响业绩收益,因此,淡化择时的主动量化策略有助于基金经理心无旁骛地精选个股,更利于提升基金业绩。
借力成长股投研优势
量化投资复苏还在进行中,张自力回到国内加盟嘉实基金。他向记者透露,回国是想把自己在海外成功的投资理念和经验分享给国内投资者。
嘉实专门为其设计了国内第一只以美国市场为投资标的的主动型QDII基金——嘉实美国成长基金,这只基金以罗素1000成长指数作为业绩基准,主投美国最具成长性的大盘股票,其中包括苹果、谷歌等“美股巨星”。
对于为什么选择这个产品方向,张自力指出,一是因为嘉实在成长股的投研方面非常有优势;其次,他的美国老东家——美国世纪投资也在成长股上有基本面研究经验。
在他看来,在强势的美国经济基础上,美国股市当前已成为全球最主要、发展最成熟的市场。相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来说,美国股市的估值和市盈率都是比较理性的。其中,美国大盘成长型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且流动性较高。
“相对于A股的牛短熊长,美国市场存在的重大机会在于美国市场快熊慢牛,在市场下行时依然存在着医药、科技等能抵抗系统性风险的反周期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