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十字路口的“中澳自贸区”

王晓薇 2013-7-10 23:01:00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7月8日晚,重新夺回澳大利亚总理之位的陆克文,在办公室和中国主席习近平通了电话。“我们用中文谈了半个小时,讨论了一些中澳、亚太地区和国际方面的重点。我和习主席都很重视我们两国的双边关系。我也借了这个机会邀请习主席明年来到澳大利亚访问以及参加在布里斯班举办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老陆在微博中说。
    中澳关系的重点很多。而最新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中澳自由贸易区(FTA)谈判。此前的7月6日,中国与瑞士自贸协定在北京签署。远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也许正在感受到更多的紧迫感:作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澳自贸谈判先于中瑞自贸协定6年就已经启动,然而在经过长达8年19轮的谈判之后,仍然处于“磋商”阶段。
    6月28日,在陆克文为重任澳大利亚总理一职举办的首场记者会上,他将尽快推进中澳自贸区谈判作为了自己的首要任务。“自贸谈判的进展就像是一只略微瘸腿的骆驼在撒哈拉沙漠中蹒跚而行。我想对北京的朋友们说,让我们达成中国和澳洲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吧。”陆克文在会上喊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澳自贸谈判的“跛足而行”?
软肋
    今年6月,第19轮谈判结束之后,中澳之间关于自贸协定的分歧已经基本集中在两个领域,但却是双方的两个“软肋”——农业与投资。
    中澳两国同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双方国民经济中均占有重要比重,分别为10%和3%,然而双方农业的发展水平却是差异巨大。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澳大利亚,其国内从事农业的人口不足其总人口数的1.5%,中国的这一比重却为40%。开放农产品领域对于中国农业的冲击力将更为强劲。澳大利亚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小麦出口国和第三大牛肉及糖出口国,农产品出口额约为360亿澳元。提高农产品出口,成为全球尤其是亚洲的“粮仓”,一直都是澳大利亚在与其他贸易伙伴进行自贸协定谈判时的诉求之一。
    根据观察区域贸易协定对经济影响的常用分析模型GTAP数据显示,如果中澳签署自贸协定,将给中国市场的糖、羊毛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小麦、菜籽油及其它谷物也在波及范围之内。从2010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小麦出口的最大市场。开放农产品市场,对于一直以粮食安全作为战略考量的中国来说的确是一大挑战。
    中方对粮食安全有所顾虑,澳方则对中国对澳投资存在偏见。
    7月2日,在陆克文表示要加快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之后4天,其刚刚任命的贸易部长马尔斯就唱起了反调:“澳大利亚需要确保投资监管的完整性,因此目前的立场将是依然保持现有投资额度门槛不变。”
    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法》,澳大利亚政府将对所有海外实体,其中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对澳投资行为进行审查。中国一直希望澳方能够提高需经审查的投资额度门槛,同时放松对国家所支持的收购项目的审查力度。目前澳大利亚对中方规模在2.38亿-10亿澳元的投资均进行审查,虽然与给予美国、新西兰与澳签署有双边自贸协定的贸易伙伴待遇相同,然而在审查力度上却大相径庭。著名的例子包括2009年中国铝业增持力拓矿业股份的交易,以及同年中国五矿收购OZ矿业交易,出于国家安全,这些交易最终全部告吹。
    中方希望在中澳自贸协定中,澳方能对10亿澳元以下的投资实行“免检”。正是在这一“门槛”限制下,中国对澳的投资路径一直不畅。据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130.63亿美元,远低于美国对澳的495亿美元,也落后于日本对澳的221亿美元投资总额。相对于澳洲媒体对于中国对澳投资铺天盖地的报道,一个避而不见的事实是,中国目前只是澳大利亚的第9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其投资额仅占澳大利亚外来直接投资的3%。
    针对农业领域的投资,更成为了中国投资澳洲的敏感地带。近日,有反对党议员表示,由于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兴趣增加感到担忧,希望加大对外资投资澳洲农田的审查力度。将外资购买农田的金额审查额度从目前的2.38亿澳元下调至1500万澳元。
    虽然在2012年中澳两国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于今年4月10日启动了澳元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澳洲央行也将人民币列为了澳洲外汇储备,然而,这些措施对于最终促成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还远远不够,中澳之间需要的也许是一个更大的、更高层的推手。
推手
    更大的、更高层的推手只能来自政治层面。目前,这只手还不够有力。这从负责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的部门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DFAT)可窥一斑。外交与贸易双主导,正是澳大利亚与美国、新西兰等贸易伙伴签署自贸协定的主要特征。而中澳关系之间的波动也成为了双边自贸协定8年以来悬而未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自从2005年启动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以来,双方共进行了19轮磋商,其中2005年2次,2006年4次,2007年3次,2008年3次,之后双方谈判陷入了15个月的僵局之中,2010年3月重启谈判后,以每年两次的速度行进,这张中澳自贸区谈判的时间表恰巧暗合了中澳关系冷暖的步调。
    2009年之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态势,让以资源丰富著称的澳大利亚发现了良好的出口市场与贸易伙伴,自贸谈判也在那个时期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末,随着一位能说中文的澳洲总理陆克文上台,中澳关系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但并没有进入到预期中的蜜月期。2009年年中,随着必和必拓等一系列事件,中澳关系陷入谷底,双方的自贸谈判也进入冷冻期。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二次衰退,澳大利亚对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再次“回暖”起来。
    决定中澳关系的除了双边的贸易需求之外,处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夹角”的地理位置也迫使澳大利亚长期处于选择状态中。澳大利亚一直尝试在亚洲和美国之间做出平衡。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影响下,澳洲政府一度对于与日本、东盟以及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双边协定的达成兴趣更为浓厚。
    然而,随着美国邀请中国加入TPP谈判,以及经济持续低迷,使得澳洲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再次扩大等原因,中澳自贸协定谈判正在步入“复苏期”。
    今年秋季,澳大利亚将举行议会选举,虽然陆克文所在的工党支持率仍落后于反对党,但是差距已经缩小至3%的误差范围之内。而陆克文本人的支持率已经超过了反对党领袖艾伯特14个百分点。
    如果工党最终获胜,曾经在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中扮演过“终结者”角色的陆克文或许会改为扮演“救赎者”。然而,主要支持者为农业地区人口以及城市中下层人民的工党,对于自贸协定一贯具有的保守立场也暗示着中澳自贸协定的谈判还将经历一个艰巨的博弈过程,这在陆克文的第一个任期内已经有所体现。
    任何一个自贸协定的达成都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这场介于世界上最大资源供应商与最大需求方之间的贸易合作所蕴含的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双赢。在多方权衡之后,了解中国的陆克文能够给出一个与前一次不一样的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