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踩“红线”迷你基金批量浮出

付刚 2013-7-13 00:01:00
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股债两市震荡及6月“钱荒”,导致二季度基金整体资产规模“缩水”,“迷你”基金再度批量出现。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Wind数据发现,截至7月10日,共有74只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不足5000万元,已触及《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清盘红线”,最小的“迷你”基金规模甚至还不到500万元。而在一季度末,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数量为48只。
    这类长期处于清盘边缘的“迷你”基金将何去何从?或许最好的方法是合并或清盘。但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多数基金公司并不会对旗下基金进行清盘。至于合并,他们多在等待更多细则,且因目前基金投资者精神都较紧张,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离场。因此,在市场未见好转的大背景下,基金合并的“第一个吃螃蟹”案例还不会出现。
资金紧张致规模大缩水
    “迷你”基金的问题在最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尤为严重,方正富邦、安信、长安、富安达、纽银梅隆西部等公司绝大多数产品规模都不到1亿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方正富邦红利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方正富邦红利基金成立于2012年11月20日,首募规模2.31亿份,随后该基金规模持续缩水,去年末资产净值为6044.17万元,今年一季末为3613.7万元,二季度遭净赎回3522万元,目前规模仅491.7万元,变为当下规模最小的基金。
    方正富邦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方正富邦红利不会被清盘,对于5000万元的清盘“生死线”《基金法》未有明确规定,且公司按规定已向证监会报告情况,并会做出相应措施来保障投资者利益。
    记者注意到,最新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第四十九条要求,连续20个工作日持有人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向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连续60个工作日的,基金管理人应召集基金持有人大会就基金是否继续存续进行表决。
    据方正富邦基金总经理邹牧向记者表示,公司公募业务的整体战略以固定收益为主,但也不会放弃现有的权益类产品。“我们会从券商资管引入目前业绩排名前五的基金经理,很快就会到位,随着业绩慢慢提升,规模应会随之自然增长。”
    邹牧还指出,今年以来尤其是年中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为了保留5000万元以上规模将会付出很高的成本,这对基金持有人、公司都不利,所以最终并没有选择找高成本的资金来保规模。他透露,“5月以后持续的资金紧张状况让基金规模缩水很大。”
合并解决方式更温和
    记者也了解到,6月“钱荒”造成资金成本高企,的确让很多基金公司放弃了维持不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标准的一贯做法。事实上,今年以来,在市场基本面和资金面都不佳的状况下,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多家基金公司均针对旗下“迷你”基金进行了持续营销活动,但最终效果都不佳。
    数米基金分析师郭寅向记者指出,未来,“迷你”基金会越来越多。原因一是基金审核制度改革后,发行数量大增,首募规模难以太大,市场环境一旦不好就容易成为“迷你”基金;其次,基金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但创新也可能不适合市场实际需求,导致规模缩水不可逆转。
    更重要的是,在郭寅看来,随着基金数量增多,基金经理队伍超常规扩充,其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业绩分化会更强烈,业绩长期不佳的基金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迷你”基金,甚至沦为“僵尸基金”——指业绩持续不振、规模不断缩水、认可度极低,在公司产品线中处于最不起眼位置的基金。
    在美国,每年有5%的基金被清盘或合并,这成为不少“僵尸基金”的常规退出方式。郭寅表示,对基金公司来说,几千万的资产不会轻易将其散掉,且基金清盘会对公司的整体形象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在权衡成本和“面子”后,预计很难出现基金清盘。
    相较而言,合并是一种更为温和的解决方式。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王广国表示,“迷你”基金合并比清盘更容易实施,一方面,基金合并有利于基金公司节约成本,提高基金经理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不会如清盘那样对基金公司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郭寅指出,基金合并在处理程序上需要有突破,相信在时间作用下,最终会有好的解决方法。现在大家都在等待第一个基金合并或退市案例出现。
    对于“迷你”基金持有人,郭寅表示,如果基金公司的整体水平不是很突出,基金业绩也没有改善迹象,可以择机止损,但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有向好变化,不妨再持有一段时间观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