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孩明浩从法国某名校的艺术经纪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四处寻找工作机会。“北京、山东、上海、深圳,只要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我都会投简历,接到的面试通知不少,但最终要么是用人单位没看上我,要么是我对单位提供的待遇不满意。”
曾经有一份北京的工作,明浩通过三次面试最终见到了公司的副总,副总对明浩的学历、工作能力都很满意,明浩也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是公司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只能给到税前3000 元的工资。考虑到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3000 元连公司附近的一居室都租不到,她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
跟明浩同期回国的,还有十几个留学生朋友,找工作之余,他们会聚在一起,聊聊严峻的就业形势,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在他们看来,自己好歹是出国镀金回来的,与国内毕业生相比,外语流利、见多识广,但是在国内找工作时,并不比国内毕业生容易,甚至更难,薪资待遇也与预期相差甚远。
在外企担任多年HR 工作的Demi 看来,大多数留学生对就业现状盲目乐观。“其实从企业角度来说,同样的职位,并不会因为你有海外留学经历就多发一些工资。但是来应聘的留学生,一张口就要求很高的待遇,企业只能对他们说NO 了。”
或许,留学归国的海归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职业预期,才能顺利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截至记者发稿,明浩的留学生朋友圈里,只有一个女孩调整预期后找到了工作。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工作能轻松胜任,与所学的物流专业也对口。
选择回国就业的留学生,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回国后,由于国内外文化的差异,如果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该怎样调整?
·陈功:回国前,要在信息和心态上做好准备。首先,要了解国内近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就业趋势等。当然,心态上的准备同样重要。很多留学生因为自己拥有了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理念,甚至能带回一些人脉关系,就容易对自己定位过高,所以需要调整预期和心态。避免什么都看不惯、什么都看不上,降低期望,包括对薪水、职位、公司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期望。对于文化上的差异,要考虑到不会短期内消失,所以只能提醒自己更有耐心。
·王国伟: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有职业目标,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很多人在投简历时,同一个公司,行政、市场、人力投了个遍,其实这样HR会觉得你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并不清楚。在应聘时,你一定要坚定地告诉HR,坚持自己喜欢、擅长的职位。因为如果没有强烈需求的话,后续你也不会有太多动力去从事这份工作。另外,你要清楚,用人单位不会欣赏纸上谈兵的求职者,你说喜欢从事这份行业,那么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读了多少本书?做过哪些实践活动?这些才是企业看重的。很多留学生在求职时都会比较迷茫,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陈功:职业性向测试可以评估出自己倾向于哪种类型的职业,进而反映出自己真正的需求。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类似的测试,我建议在经验丰富的职业规划导下进行测试,这样结果会比较准确。
·王国伟:通过职业测试来评估自己的偏好是一种有效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实践。有一个朋友本科财务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国企做财务。刚工作两个月,他就觉得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于是决定辞职去英国学marking。因为之前他曾经在一家外企实习过,看到市场部的工作氛围很好。实际上,他这样的决定是十分草率的,没有亲身去实践,仅凭看到的情况怎么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现在很多人愿意做管理培训生去轮岗,在轮岗体验中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求职者可以多做一些实习,不要过多在乎薪水和待遇,要通过对不同岗位的接触,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