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美国人是时间的“奴隶”
任孟山
2013-7-17 23:48:00
读大学时,在跨文化传播课程上,老师曾说西谚有语:美国人是时间的奴隶(Americans are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我一直认为,很是有些夸张。经过一年在美短居之后,大概可以确认,夸张成分很小。同时,我的体会是,美国人作为时间的奴隶之体现,不仅仅体现在“守时”和“按时”这种常识性的礼仪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守时”和“按时”之前的“预约”上。简单讲,“预约”是美国人的时间管理方式的最核心内容。听上去这没什么神秘,甚至没什么意思来讨论这样的话题,但是,我在此的各种体验是,这种时间管理方式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
比如,在美国医院的接待厅中,根本没什么病人,没人排队挂号,没人排队缴费,没人排队等医生,也没人排队拿药。即使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也是如此,这家医院在美国4800家医院中,经常排名前十。美国医院的这种情况并不是由于美国的医疗资源过于丰富,造成了没什么病人就诊,原因就在于美国通行的时间管理方式,即病人必须通过预约并且约到时间才能前来,否则无人接待。约到时间的病人,提前半小时到达等候医生。
所以,我每次带孩子到美国的医院就诊时,看到空荡荡的大厅和寥寥几人候诊之时,都忍不住与自己在国内的体验相比较,因为在国内每次都要去排长长的队伍。记得每次带孩子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时候,我都是五点起床,开车到医院去排队,而且是挂号排完,排候诊,然后排缴费,再排拿药。排候诊的随机性最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上。一般而言,能上午看完就算不错,有时需要下午再排。
美国的医院没有排队,但是急诊除外,因为急诊不需预约,可以直接前去,所以,可能等候时间较长。不过,在美国正常就诊的费用已经很高,如果急诊就高得吓人了,像我们这种挣人民币的,看到账单会心肝俱痛的。其实,美国人也不太敢去急诊,除非真是撑不住了。多数情况下,约不到医生的人就先吃止痛片,所以美国的大超市中(美国的大超市都有药房卖药,医院不卖药),都有一排专卖止痛片的药架。有数据显示,只占世界5%的美国人吃掉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止痛药。因为约不到医生很正常,有时候可能要好几个月才能约到医生。
美国的政府机构也以预约为主。家人申请工作许可时,寄出材料后,过些日子,会收到美国移民局的信件,告知某日某时去何处采集指纹等等。如果我们的时间不凑巧,就寄信回去要求改时间,并写上对自己最方便的时间。去国会山参观过的朋友可能有经验,如果你参观之前预约,到达国会山后不需再排队拿票,直接到柜台拿票进入等候区即可;如果没有预约,就得先排队拿票,再等候入场。
机构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历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要见的人或要做的事情。如果想跟谁见个面,无论他是否为重要人物,都得预约。随机碰上的人,可能不等聊上三句,他会告诉你几点几分他有安排,跟你拜拜。
中美相对而言,在我们国内,尤其是在城市里,个人之间的时间预约已经越来越多,但是,政府机构的预约办事还相当少,多数时间都要去排队,随机性很大。美国的政府机构也不是所有人都需预约,但很多都有预约设置,预约的人会排在前面被接待。
整体来讲,“预约”给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规定了秩序,减少了事件随机发生的机会成本,以及对整个社会时间的大幅度节约,包括由此引发的社会管理。对个人来讲,去机构办事时,预约的时间是可预期的,能节约不少时间;对机构而言,大概能知道有多少人来办事,如果约不到时间的人过多,可以增加人手,反之则可以裁员。我没有考究过美国的时间管理方式的文化起源,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美国现在形成的时间管理方式应该与其工业化较早有关,100多年前的泰勒制对时间的科学管理,已经从工厂生产融入到了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