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307172059822.jpg

万科“B转H”变持久战

刘力图 2013-7-17 23:48:00

本报记者 刘力图 广州、深圳报道
    近日,市场上屡传万科(000002.SZ)B股转H股遇阻的消息。尽管万科董秘谭华杰对此予以否认,并称“B转H”还在审批过程中,并未如外界所传的遭证监会否决。不过,谭华杰表示,“B转H”的进程或会慢于预期。
    事实上,目前距离万科向证监会递交文件已达5个月之久,但获批的时间至今仍未明朗。此前,市场曾预计,在去年年底中国首只“B转H”成功案例中集集团(02039.HK)的利好效应带动下,万科能够在今年一季度内完成B股转H股,且在香港挂牌上市的计划。然而,目前看来,万科“B转H”的进程可能会变成一场持久战。
    “自证监会换届后,高层对B转H的态度逐步模糊,也未如市场预期般积极。”一位接触过B转H业务的招商证券业务人士向记者表示,万科“B转H”的计划很有可能受到政策大环境的影响。
证监会态度模糊
    近日,有消息人士向媒体指出,目前万科B、丽珠B以及包括正在停牌酝酿改革方案的B股公司“均被卡住”,B股改革方案想要获得批文并不容易。
    7月11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报告引述了万科执行副总裁肖莉透露的消息,称万科B股转H股于港交所的转板申请已完成,但中国证监会就其方案是否符合国务院指引,继续向其查问,目前未获中国证监会放行,难以预计何时完成转板。
    这已经是万科提出转板方案后第二次传出延迟的消息。今年4月,媒体报道因市况波动的关系,万科可能延至5月才在香港挂牌上市,比早前预期的4月稍有推迟。然而,从目前各方消息来看,万科B股转H股似乎要成为一场持久战。
    早在去年12月万科就筹划将B股转H股,按照其计划,公司以介绍形式把13.14亿B股转H股上市,并向B股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每股定为13.13元。
    对于“B转H”的程序,某港资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只有获得中国证监会等机构部门的审批通过,港交所才能进行聆讯等进程,与赴港上市程序类似。”
    因此,券商机构人士认为,包括中国证监会在内等机构部门成为影响万科B股转H股进程的主要力量。
    2012年初,前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公开表示将研究解决B股公司的发展问题,并积极推进B股市场改革。当年年末,中集集团成为中国首家B股转H股的公司。有分析指出,中集集团筹备时间长达一年,经中国证监会推动后,转板一事得到各机构迅速批准放行。
    然而,据上述招商证券业务人士表示,换届后的证监会高层对于B转H的态度变得比较模糊。放宽H股上市受到内地资本市场改革的影响较大,证监会近几个月的新政足以体现其谨慎为主的管理风格。
    根据中集集团的经验,万科转板须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上述招商证券业务人士分析,根据目前股票市场的表现,监管机构不愿意看到股价大幅波动。
    此外,国家监管层目前尚未出台任何B股转H股的监管法规和操作指引,B转H能否如期获得各监管机构批准,存在很大的变动空间。
    德和衡证券律师团队曾以中集集团B转H为个案撰文分析指出,从股东层面看,境内居民由持有B股股份的股东转为持有H股股份的股东,该转变从立法层面看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没有法律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因此从安全性和合规性角度考虑,除了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外,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认可和批准也非常关键。
    “涉及到房地产行业,外汇管理部门会更谨慎。”某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投融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并非最佳转板时机
    今年以来,内地房企赴港上市融资之路并不平坦。上述多位人士均认为,从如今的港股市况和企业赴港上市情况来看,万科即使现在能实现赴港挂牌上市,也并非最合适的时机。
    今年以来,赢商网金轮天地、五洲国际以及当代置业3家内地房企成功赴港上市。然而,从融资额度来看,三家房企的融资量均未突破15亿港元。当代置业以及五洲国际认购率均不理想,仅为12%和57%,当代置业更被两地市场称为“地摊价上市”。6月,龙光地产传出赴港上市暂时搁置的消息。
    房企借助赴港上市融资再回内地投资,一直以来被视为最高效的融资方式,因此内地房企都希望赴港上市积极扩宽融资渠道。然而,当前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目前房地产公司债券价格已连续八周下跌,加上香港投资者已不看好“重资产、轻运营”的房地产股,房企在港的融资形势更为严峻。
    招商地产就曾公开表示近期没有B股转H股的计划,原因在于现时H股和A股的再融资差别不大,B转H主要考虑B股的估值低、股份流动性差及融资功能弱。
    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刘欣分析称,上市的目的要看市场有无融资功能,能否给予原始股东流通性安排,第三则是考虑市场估值。
    虽然“B转H”进程缓慢,不过万科并未停下海外融资的步伐。据标准普尔消息,日前,万科透过旗下万科香港再度于海外发债,设立一项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的中期票据计划。
    万科总裁郁亮曾强调,“B转H”主要是增强B股流动性,并不涉及融资安排,也没有融资计划。不过,有证券机构人士向记者分析,万科“B转H”只是介绍形式,并非集资形式,因此万科在未获得股东通过前,必须暗藏B股转H股之后的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