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大稀土”重回日程

冯庆艳 2013-8-9 23:05:00

本报记者 冯庆艳 北京报道

  持续3个月的8部委联动稀土打私专项行动将在8月15日正式开启,与之巧合的是行动结束的日子离中国与美日欧的稀土诉讼案裁决时间不远,而此前几经波折建成2至3家大稀土集团的构想也在日前被工信部再次提上日程。

  如今稀土下游需求低迷、走私成风、正规企业纷纷陷入亏损边缘,更有稀土诉讼败诉的可能性或将致配额和关税逐渐取消的结果压顶,这在业内专家看来,都将倒逼着已酝酿15年之久的大稀土整合加速。然而,“稀土局”里的企业、贸易商、地方政府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也是大稀土整合必须要过的一道关卡。

  打击私采重启

  在第五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正式召开的前一天,即8月7日,《打击稀土开采、生产、流通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工信部、公安部等8部委联合将于8月15日至11月15日开展专项行动,全国范围内集中查办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早在今年5、6月,由上而下的打私行动已在江西等地开始。

  “从目前抓人判刑等情况与往年罚款了事相比,这恐怕是历年来打击力度最大的一次。”百川资讯稀土行业分析师杜帅兵对《华夏时报》记者强调,“此次通过重点打击非法稀土开采、生产、流通以及清理稀土废旧产品回收及综合利用企业等手段来治理稀土‘黑色利益链’。”

  “黑稀土产业链是从盗采私矿,到私自分离,再到私自冶炼,然后以不含税的产品销售。”杜帅兵说。

  中国稀土协会秘书长马荣璋日前表示,正规渠道的稀土,资源税加各种税费占每吨矿销售价格的50%以上。私挖盗采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费,既可获取这50%的差额,更不考虑环保成本和社会责任等。

  而在分离冶炼环节,马荣璋估计2012年南方分离冶炼企业获得的离子矿70%以上来源不明。“2012年全国非法产量4万多吨,违规冶炼产品5万多吨,稀土出口走私等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他如是说。

  “黑”稀土利益链的猖獗却带给正规企业难以下咽的苦果。“作为央企兼上市公司,我们都按国家给的指标生产销售,而在下游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那些价格低、不带发票的黑稀土,大幅拉低了整体稀土的价格,正规企业这块多半是亏本的。”五矿稀土证券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不过,打黑稀土行动已经带来利好,成为近期稀土价格触底反弹的因素之一。最新数据显示,8月8日,稀土代表性品种氧化镨钕、氧化镧、氧化铈的价格分别为34万/吨、28万/吨和28.5万/吨。“有些品种比今年最低时价格上涨了一倍,但报价并不等同于出货量,有的卖方稀货不愿出手,而有的买方不愿意买,交易量并不多。”上述五矿稀土证券处工作人员感叹道。

  “站在政府高层的角度,此次大力整治稀土行业用意可能还在于为下一步大稀土整合做铺垫。”杜帅兵告诉本报记者。

  国际诉讼的压力

  而一桩即将在三个月后揭晓的国际诉讼谜底或将加速几近停滞的大稀土整合局面。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对本报记者说,全球超过90%的稀土都是由我国供应的,中美稀土诉讼案的焦点正在于我国是否涉及稀土垄断。

  为了整顿国内无序的稀土市场,我国对稀土开采实行指令性计划,并启动出口配额和关税制度,这遭到我国稀土出口三大买家美日欧的反击,在2012年3月13日向WTO提出诉讼请求,并一直在WTO积极推进对中国稀土诉讼的程序,即严卡流程时限。

  “从中国先前历时2年半最终败诉的‘9种原材料’案例看,此次‘稀土案’胜诉可能性渺茫,且流程时限会比前案大大缩短。按照欧美日的诉讼请求和WTO相关程序,2013年11月,WTO专家调查组将公布裁决报告。”业内专家如是说。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我国败诉,则意味着我国最迟需在15个月内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及关税,否则将遭受欧美日的报复政策。

  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和关税,如果稀土行业散乱依旧,将会让黑稀土利益链重新占据主流市场,不利于我国稀土行业话语权的提高,而更严重的是,我国现有稀土资源仅够维持未来15至20年的国内需求,在疯狂的无序开采之后,势必让我国沦为靠进口为生的境地。

  “WTO诉讼将倒逼组建2到3家大型稀土集团构想推动提速。”上述业内专家分析。

  “稀土大整合的对象都是大型国有集团,政策导向非常明显;另外,整合之后我国稀土资源将会更加集中,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自然也会提高,而这些也就是美日欧等经济体所担忧的。”苑志斌如是说。

  大稀土整合尴尬提速

  8月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在包头论坛上强调,下一步要加快组建大型稀土集团,工信部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建立。

  陈燕海指出,有关地方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支持稀土企业集团的建设,妥善处理好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和本地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

  早在1998年,刚成立的国家经贸委就提出要组建两至三家大型稀土集团,但由于利益难以协调,一直没有进展。2011年5月份,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用1~2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然而时至今日进展寥寥。

  苑志斌分析,从现有的几大稀土集团来看,包钢稀土已经是北方轻稀土的龙头,在整合四川、甘肃等地的稀土产业方面应该会有所建树;在南方中重稀土方面,赣州稀土资源优势非常明显,而五矿稀土、中色股份则是中游冶炼分离领域的双雄,联系到各企业的区域布局,赣州稀土与五矿稀土可能会联袂参与;广晟有色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而且身处终端市场,也大概会分得一杯羹。总的来说,极有可能会成立3到4家大型稀土集团。

  但是整合在业内看来困难重重,“北方以包钢稀土独大的整合已经明朗,但是即使如此,却也因被并购企业管理、运营等模式不一而迟迟未有实质结果。”杜帅兵如是说。

  到今年12月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包钢稀土与当地12家稀土企业签订的《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框架协议》便到期了,如未实现整合,便失去协议效力。而包钢稀土证券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目前仍处于前期调研阶段,12家企业未纳入包钢稀土,而年内有无最终成果难以预料。”

  更让人担忧的是,南方稀土集团整合由于多家央企与当地企业纷纷介入,导致多方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如何协调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许是让稀土整合方案迟迟未推出的症结所在。

  “对于整合一事,政府层面的事我们说不准。”五矿稀土上述证券处人士说。五矿稀土主要以冶炼分离为主,而它所在的最大中重稀土基地赣州的稀土采矿权紧紧握在当地国资委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