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玮 北京报道
8月29日凌晨1点07分,央行新闻稿姗姗来迟。
多年前印花税版本的“半夜鸡叫”让人还心有余悸,所幸的是,这次是“利好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ABS)试点。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盘活存量”后,资产证券化便备受期待。按照海通证券的测算,截至2013年6月,银行大约有37.89万亿中长期贷款可以进行盘活,约占社会融资余额的38%。
事实上,不仅是盘活存量,资产证券化和当前各个金融热点都息息相关,如直接融资、银行不良处置、地方政府融资、小微企业贷款等。问题来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大门一开,其它资产如何证券化?会不会优质资产不舍得拿出来,而把不良资产打包包装用来转移风险?
尽管央行的措辞是:“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阶段。”《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发现,风险把控依然是政策重点,需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央行要求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换言之,向过剩产能、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放开的可能性较小,而且不良贷款也难以成为基础资产。
记者了解到,监管层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快发展的相关细则正在酝酿,新一轮2000亿元规模的试点正在筹备中。而银监会拟推出信贷流转平台,目前已在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等几家试点银行展开交易演示,未来还有望引入各类规范化的金融产品交易。
30万亿待盘活?
试点8年来,信贷资产证券化一波三折。
早在2005年,央行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协调小组,试点正式启动。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后,试点处于停滞状态。
一家评级机构的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在4年无一单业务的逆境中,该公司依然保留着相关部门,静待行业复苏。等待终有意义,随着“盘活存量”的提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呼声再次高企。
央行对此寄予厚望,称“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较大压力”,且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促进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等。
海通证券最新的测算数据显示,目前银行有超过30万亿中长期贷款可以进行盘活。市场一片欢呼,结果真的能一举多得?
先看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是指将发起人(卖方)不易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期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
一位银行人士以住房抵押贷款举例说明,甲银行对外发放了1亿元的房贷,却用完了信贷额度,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将原本发放贷款时得到的抵押房产折算一个价格(如80%),与其它资产一起组成资产包,出售给众多投资人。待贷款到期后,银行如果能顺利回收贷款本息,就以高于8000万的价格来兑付证券,高出的部分为投资收益。若不能顺利收回本息,可拍卖偿付。
简而言之,即可腾挪信贷空间。但事实上,银行对待资产证券化却一直不太积极。如此多赢的事情,为何无法突破?是因为2012年5月监管部门将证券化信贷资产的总额度设定在500亿的限制吗?
根据央行的数据,2011年迄今,共6家金融机构发行了6单、总计228.5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不足500 亿上限的一半;其中除国开行101.66 亿元为最大发行之外,其他各家银行均在30亿元左右。从获批的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看,主要为企业贷款和汽车贷款,而并没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因为银行不愿意把好的资产拿出来,坏的资产没有人买。”一家银行业务部负责人分析认为,投资者都要求银行拿出高信用资质的资产,但是高资质就意味着低收益,可能一般债券的收益都比这高。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分析称,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风控严格,作为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都是银行表内风险最低的优质资产,银行不愿意剥离这部分资产;另外,发行制度成本也较高。资产证券化产品期限在1-2 年,而发行流程在6-12 个月,在产品发出时多数入池资产已重新更换,成本较高。况且资本耗用大。银行发行的证券化产品需自持5%以上的次级,风险权重一般高于普通贷款,资本耗用较多。而且收益率较低。
多头监管寻突破
促使银行作出改变的是,今年央行收紧流动性闸门,且银行更需满足严苛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如今,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扩张空间,自然取决于监管放松的程度,实际上,政策春风也一直不断。目前,银监会正在酝酿新一轮约2000亿规模的试点,而信贷流转平台也有望在几家试点银行展开交易演示后研究上线。
连一直备受诟病的多头监管下的政策协调,也似乎渐入佳境。央行、银监会主动向证监会抛出合作“橄榄枝”,提出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事实上,资产证券化市场主要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还有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ABN)。前两者为主要市场,分属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监管。银行间发行的产品主要是银行信贷资产,工商企业贷款,包括汽车贷款。在交易所发行的产品主要是企业应收款和基础设施收益权。
“证监会希望银行的信贷资产可以放到证监会去发,但银监会那一关很难突破。”一位从业者告诉本报记者。而如今,这一难关被突破,央行表示“将会同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引导大盘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跨市场发行”。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8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以往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是在银行间的市场交易,这次优质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可以在交易所的市场交易,是很大的突破。这意味着投资者的范围扩大到了散户投资者。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债券市场的主导模式都是场外市场,在交易所发行交易的债券仅仅是补充;“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就是法律规定的场外市场,涵盖各类机构投资者,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占机构投资者的数量约为20%)和非金融企业(占机构投资者的数量约为80%)。”央行在新闻稿中强调,因此在前期试点中,各家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人自主选择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和交易。
尽管如此,“也有几家商业银行在场外私下协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相互购买并持有对方贷款证券资产,使得各自表内贷款转移到了表外持有证券,逃避了表内监管和资本金压力,但却没有盘活和腾出信贷资金,没有达到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
对此,监管层见招拆招,此番监管部门达成一致也有将信贷流转透明化的考量,银监会搭建的信贷流转平台更有此深意。
“关键是要加大市场的建设,资产证券化产品要避免银行之间互相买来买去,要逐步引入保险等投资者。”上述业内人士称。保监会就在近日提到,要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金融资产,优化金融配置。
难在风险控制
资产证券化最核心的问题是,银行愿意将哪些资产进行证券化。
担忧一方的观点是:一些不佳的资产通过粉饰包装而偷梁换柱转移风险。另外一个活生生的教训就是,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最终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巡视员刘建红强调称,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在于监管漏洞与ABS的过度运用,监管部门疏于对发起机构与评级机构的责任监管;同时,证券化产品过度打包,不透明,投资者很难准确评估风险。
此次央行慎之又慎,强调扩大试点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真实出售、破产隔离;总量控制,扩大试点;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不搞再证券化。
但是,尽管目前试点项目主要是银行的优质贷款资源,但如果作为一种常规型业务,银行更倾向于将收益率偏低、风险稍高的业务转移到表外,比如制造业贷款、平台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等资产。况且,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产品,之初就曾被寄望用于处置不良资产。
“以地方政府贷款为主的不良资产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贸然推进有风险,亦可能断送证券化前景。美国的证券化历程也是从高质量贷款向低质量贷款演进的。”海通策略分析师陈瑞明认为,从操作角度看,目前最适宜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银行优质资产,包括住房一般贷款、信用类贷款、银行表内资产等,纯粹融资平台的资产风险大,现在可操作能产生现金流的企业资产。
换句话说,信贷资产中,要以信用类贷款、保证类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汽车贷款为主。
而在中诚信国际副总裁吴进看来,目前这一轮试点发起以后,对风险控制很慎重,如目前已发行的6只产品都有共同特点:基础资产比较单一,信用等级较高,户数比较少,集中度高;都采用了分层、加速清偿等内部增级手段。再加上银监会2012年把银行需自持证券化产品的次级端设了不低于5%比例限制,制约了银行将不良资产甩包袱给市场的动机。
对此,陈瑞明详细给“最适宜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算了一笔账:信用和保证类贷款存量规模30万亿,小微贷款存量规模2万亿-3万亿,建筑企业BT回购债权5000亿(省级、副省级高资质项目),地方政府下属能产生现金流的公共事业资产5000亿元(省级、副省级高资质的),合计34万亿左右。
“考虑现实的信贷出表动机,目前信贷资产中约2万亿有证券化需求,加上1万亿可证券化的高资质企业资产,合计3万亿,这是实实在在可做业务的数字。”陈瑞明称。
而此番政策的初衷是,将有效信贷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少专家强调,应该加强监管,别新瓶装旧酒,应该有效引导盘活资金,避免盘活资金仍投向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和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