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涵 北京报道
在最终没有等到伯南克是否会削减QE的答案以前,全球最大的商品对冲基金之一Clive Capita被迫宣布,将于9月底关闭基金。
Clive Capital的倒闭与其连续3年的亏损密切相关。在2011年亏损了8.8%,2012年亏损了9.9%之后,今年9月的最新数据显示,Clive Capital的基金业绩又下滑了9%,亏损造成了持有人的大规模退出。
“我们认为,在目前这样的经济需求和商品周期下,适合我们过去那种利用长期波动性方法来获取强劲回报的机会已经有限。投资组合将于月底前进入全面清算,基金管理人会在审计后于10月返还98%投资者的资本。”Clive Capital在致客户的公开信中写道。
这一表态似乎与之前花旗银行“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已死”的论调不谋而合。
在这轮商品熊市里,Clive Capital并不是唯一倒下的商品基金,去年开始,包括能源基金Blue Gold 资本管理在内的多只商品基金都因为亏损而关闭。
根据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数据供应商Evestment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商品基金的资产已缩水5%到750亿美元。
商品基金的命运转折
总部位于伦敦的Clive Capital,今年只有6岁,是由一位交易员Chris Levett一手创立,高峰时资金规模一度达到50亿美元。
今年4月,英国《泰晤士报》称Chris Levett的身家已达到4亿美元。Chris Levett最早是在美国一家贸易公司工作,1992年他进入AIG集团,在那里开始了石油商品的交易。随后他加入了总部位于纽约的摩尔资本,成为首屈一指的明星交易员,2007年他离开摩尔创建了Clive Capital。2008年Clive Capital甫一出手就震惊市场,其A类资产在2008年飙升了44%。一家贸易杂志用“一夜成名”来形容这只基金,Clive Capital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精明且最具号召力的商品投资者之一。
其后的2009年和2010年,该基金A类资产仍维持着17%和20%的强劲上涨。而起步略晚的B类资产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在2008年-2010年间,分别有16%、16%和18%的增长。
在大宗商品蓬勃上涨的周期中,捞金似乎并非难事,转折发生在2011年。
2011年初至今,铜价下跌了25%,铁矿石价格下降了40%,油价只是短暂高涨,天然气等市场几乎与波动性绝缘。这直接造成了Clive Capital乃至全体商品基金的亏损。
截至2012年,Clive Capital的旗下资产仅剩下19.5亿美元,比2011年几乎下降了一半。而今年7月,其A类资产已从5月份的10亿美元缩水到6.5亿美元。与此同时,在B类资产遭到大规模赎回之后,该公司不得不调低了管理费,收取和行业标准一样的2%管理费及20%的投资收益。而在此之前,其在这两项上的费用收取标准分别是2.5%和25%。
巨头Clive Capital的清盘给市场造成了恐慌性抛售。很多机构投资者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也开始削减手上的头寸。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表态有可能会在10月宣布小幅削减QE,9月20日,黄金大跌2%,白银暴跌6%,两者分别创下6月和7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在表达了对现状的悲观之后,Clive Capital还是强调了一下希望。“虽然目前还看不清楚商品高回报周期何时能回来,但我们确信,终有一天,它一定会回来。”Clive Capital称。
熊市清盘潮
大宗商品的熊市之下,Clive Capital显然不是唯一不幸的那只基金。事实上,今年以来,几乎所有商品对冲基金都面临着亏损和清盘的风险。
以上半年的表现为例,鲍尔森的黄金投资亏损已超过65%,BlueGold在4月清盘,Arbalet资本在创立仅一年半后也宣布将在未来一两个月内清盘。
除此之外,像Krom River大宗商品对冲基金和Brevan Howard商品战略基金等亏损在5%以下的更比比皆是。根据Newedge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对冲基金平均损失达3.6%。
今年上半年,全球商品对冲基金创造了创历史的月月连续亏损的纪录,在这之前,他们只在2002年到2003年中出现过连续5个月亏损的情况。
“资金的流入几乎已经停止。在公司的例会上,所有高层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呆在这样的市场中间,更不知道自己还能拿什么去挽回这一局面。”一位商品基金的交易员称。
长期以来,基金经理们骑着大宗商品价格的长牛前行,获取了丰厚的回报。“大部分人都是押注这一繁荣周期,跟着趋势做,只有少部分情况,他们会去选择一些价差的套利。而牛市的结束让赌周期的人陷入全盘亏损,市场的剧烈波动也让依靠价差套利的人生存日渐艰难。”一位伦敦的投资者合伙人这样解释商品基金全行业亏损的情况。
对于对冲基金来说,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那个以雷曼兄弟倒闭作为借口的时代已经远去。如果投资者愿意去算一笔账就会发现,金融危机后的4年来,他们投资对冲基金的回报率尚不足直接投资美股的1/8。
随着投资者对这一事实的日渐清醒,他们再不愿意为一只不能赚钱的基金去支付管理费。这让目前的对冲基金们更大地下调管理费的压力,有投资者更表态应该收回基金经理们的奖金。
最近,橡树资本集团主席霍华德·马克斯就在巴克莱金融会议上称,对冲基金的管理者中,除了佼佼者外,都该停止向投资者征收20%的盈利提成。“业内没那么多天才,过去10年对冲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仅为6%,他们不配拿这些佣金。”
耶鲁大学教授罗杰·爱卜斯顿更将对冲基金这两年的差劲表现归咎于“产能过剩”。“以前对冲基金是小规模且另类的服务,需要用脑。如今市场的繁荣让有钱人以指数形式变得更富,对冲基金的数量也因此增加。可目前投行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失败者所做的事,想活下来必须精简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