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楼市的红火,让有房子可以卖的开发商们喜出望外,而没房子可以卖的只有哀叹错失良机。
于是,就有开发商开始奋起直追。看准了一线城市,看好土地市场,不惜一切代价,去疯狂拿地。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首开股份(600376.SH)这样的北京市国企。
从2010年以后,这些国企受制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加上背负沉重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在土地市场上消失了声音。再后来,北辰、城建、住总这样赫赫有名的北京市房地产国企,甚至陆续从市场上消失了声音。接下来,有可能真的要被北京市场边缘化了。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不断听到北京国企房地产公司有人提出:重返北京战略。
这一说法,在首开身上得到了最多的验证。从今年年初开始,不管行情好坏,首开的动作就两个字:拿地。
后来变成了四个字:拼命拿地。
当首开销售额只有几十亿元的时候,它拿地已经超过了100亿元,而且大部分集中于北京。
当外界质疑首开资金链的问题时,首开只是微微一笑。11月4日,首开又联合保利以21亿元,楼面地价高达3.7万元/平方米的高价,拿下了东坝地块。
谁说首开没钱?
好的,接下来,首开很快在资本市场上抛出了一个再融资方案。如今,已经关闭三年的A股房地产公司再融资工作,又打开了机会窗口,很多公司递交了再融资方案,首开首当其冲。
首开抛出了一个总额高达90多亿元的再融资方案,融资投向也都设定为普通商品房用地,又保证商业利益,又不违反调控政策。看到这里,人们似乎才看懂了一点点首开的土地与资本市场配合的玩法。
然而,列位看官也不必太为首开拍手叫绝。或许,后面还有变化,几十家房地产公司都闹着要再融资,首开未必能够获批。虽然,首开建了很多保障房,有功劳和苦劳。
首开能否成功获批再融资,还不得而知。但是,有首开这样类似的打算和计划的国企们,委实不少。诸如保利、招商等这样的大型央企,也都开始奋力拿地,当有人质疑时,一句话:我们再不拿地,就连一线阵营都守不住了。
可是,如今开发商们将房地产开发的所有精髓,都总结为疯狂拿地,这个逻辑和押宝,究竟对不对呢?
还有,这些房地产上市公司,疯狂拿地,都只是为了江湖地位吗?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资产泡沫转嫁的渠道,这个时候对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开放,会不会带来新的隐忧?
我敢说,开发商们在年底疯狂抢地,很多时候不是因为项目有利可图,也不是因为所谓的江湖地位,而是看准了资本市场上接下来有个机会,要抢先去拿资产,然后再融资。
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公司经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盈利问题,而是要有资产,有题材,让股票价格有支撑。即便是开发不好的产品,时间也会让土地资产几倍升值。
但是,这个逻辑是否能在明年玩得转,也存在很大的未知数。例如,首开和保利联合体拿下的东坝地块,楼面地价高达3.7万元/平方米,而目前周边的房价也不过这个价格,而且是已经比年初上涨了近50%后的房价水平。明年东坝房价会直接到5万元/平方米吗?
一位房地产上市企业的高管对笔者坦言,以北京目前的房价和地价的比例而言,国内没有几家企业运作这样的项目仍能赚钱的。而所有的开发商向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扎堆拿地,理由无非就是囤积土地,给资本市场讲故事。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明年依旧会如此火爆的基础上的,否则,再融资的方案一旦不能获批,这些高价地囤在手里,岂不是成了负担?
还有一层风险就是,谁知道今年年底,国内楼市价格会不会出现一个拐点?
现在,深圳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抛售潮,作为房价和投资最敏感的区域,深圳的动向很多时候是全国的风向标。北京的楼市虽然坚挺,但是二套房贷政策和个税政策已经给投资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现在买房的人,不是为了自己住,就是为了囤积资产。而这个时候,囤积房子,无疑面临巨大的政策和市场风险。
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今年的猛涨,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疲态,可能会迎来一个调整阶段,届时房价和成交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会给上市房地产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二三线城市来说,房屋过剩问题已经很严峻,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集中于二三线城市的,公司本身就面临很大的隐患。
这个时候,房地产上市企业借助再融资渠道,将自己囤积的高价地和风险性极高的资产向资本市场转嫁,需要高度警惕。
(作者系本报编委、房地产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