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玮 北京报道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5000字的会议公报对金融改革着墨不多,但《华夏时报》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业内人士处获悉,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望于下周公布,届时将会披露关于中国全面改革更为详细的内容。其中,“金融改革的力度挺强。”该人士表示。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金融改革的论述同样不多,但在过去10年,金融改革在所有改革中进展最为迅速。”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认为,决策层更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定位金融改革,而对于金改措施,央行早前已经出台“金十条”,一旦肯定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金融改革有望继续推进。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民资办银行等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改革方向,而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相关监管层也正在推进落实中。
金改“十字路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一份系统全面的设计蓝图,而金融改革,在近一两年来已实质上陆续推进且路径清晰。
今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进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而“盘活存量”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优先股”等十大措施来推进。“用好增量”就是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引导资金流到新兴产业、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
政策频频出台的根源,是金融改革已经到了新的“十字路口”,步入攻坚阶段。因为仍有三大困境拦路:金融资源错配、影子银行泛滥和垄断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资源错配显然是全球多次危机的根源,而今,中国的企业也同样面临负债过高、产能过剩,政令中也多次提及“降杠杆、去产能”的词汇。这其中,金融部门难辞其咎。
当前,原本休戚相关的信贷和经济,一度背道而驰。实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继续膨胀。
出现这种背离,王明(化名)这样的金融掮客“功不可没”:他们从银行同业部门拆出资金,再联手券商、信托“倒腾”到收益丰厚的地产项目或地方平台项目。他们一般都有“贸易公司或投资管理公司”的专业外衣,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有银行从业经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关系密切,在月末季末考核时能长袖善舞地腾挪大量存款,而各种“金融创新”也能信手拈来。
在监管日趋严格的情况下,银行也乐此不疲地发行理财产品,构建资金池,表外业务、影子银行急剧膨胀。
社科院发布《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3》则称,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前者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16%。
而银行表外业务的雪球也越滚越大。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48.65万亿,同期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1.7万亿,整个银行业贷款余额为68.59万亿。表外业务总量正在逼近表内信贷总量。
这些日益膨大的同业游戏和影子银行,严重扰乱了央行的宏观调控,随后央行开始清理金融不良资产,银行收缩该业务规模。6月,钱荒事件爆发。近期,银行间利率再度飙升。一时间,市场上关于“钱荒2.0”来袭的说法不胫而走。
可是,一面是不断激增的外汇占款,一面却又是市场和银行间短期利率的大幅飙升,缘何出现这样的流动性悖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分析说,事实证明,中国货币存量并不少,但由于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也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闲置资产和沉淀资产。这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和结构失衡所在。
央行依然坚持“化风险降杠杆”,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强调“可考虑把更多信用创造活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止金融部门出现过度加杠杆和顺周期波动。”
有消息称,银监会有关规范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接近成熟不日下发,但银监会并未就此置评。
“利率市场化不完全,也导致了影子银行大肆扩张并难以监管。”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分析说,严格利率管制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影子银行一方面让地方融资平台和开发商绕过表内转向表外进行融资,推高地方政府债务和加剧地产泡沫;另一方面让部分资金更易脱离监管流入到虚体经济,这些均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风险。
同时,金融业的垄断格局导致民间金融难以对国有机构形成竞争压力。大量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贷款,一些属于新兴行业的创业型企业无法获得融资,这和金融机构长期垄断,多层次资本市场未完善有关。
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既然效率偏低,首要的便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此次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而以往的措辞是,让市场起到“基础性”作用。
尽管全会通常提供一个框架,具体的实施办法还需各个部门研究出台,但方向愈发清晰,即利率等要素的定价将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驱动。
姜超建议,未来改革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推动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市场化,完善金融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债市、PE、民营机构等更有效率的配置方式和配置主体。
市场化的前提,是要维持金融稳定。
此次全会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即是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分析,国家安全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主要是国防、领土。“我曾经参加一个调研,假定发展中国家资本进出全部开放,会不会危及经济安全?当时有个议论,金融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对资本进出的监测,在紧急状态下采取政府措施。”
除了资本流动的安全,控制“房地产、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这三位一体的金融风险,乃是政策的重点。
首先即是同业业务风险。据民族证券测算,同业信贷存量约为5万亿,对社会融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民族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高谦认为,银监会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新规可能包括,一是参照8号文,自营与理财非标纳入统一监管,但上限尚未知。二是同业非标资产比照贷款类计提1%拨备,如果非标类同业计提25%拨备,需要银行拨备增加969亿。三是,三方买入返售业务可能面临叫停。四是,非标资产计入贷存比。
而对监管层而言,急需改变银行“准财政”的定位。而地方债务积弊甚多,近期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紧张,一度需要地方银行提供支持,加大了银行金融系统的资金压力,甚至波及到居民首套房贷款。正是如此,央行表态希望银行能够不再承担准财政功能,以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但随着对腐败、地方债务等问题的处理,同业信贷对接的实体企业风险会越来越大,可能会出现兑付压力。这却是央行不能承受之重,其希望监管趋严但流动性安全可控,以确保“钱荒”不会重演。
目前,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增至5个,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和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更为灵活。
“央行会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有效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资金波动,并把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两种操作结合起来。”光大证券证券分析师徐高认为,这样就避免了钱荒风险事件的重现。
隐患排除,市场化改革可望加速,最快的当属利率市场化。
目前利率市场化正在有序推进。10月25日,央行正式公布了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
显而易见,央行意在形成一个流畅的“收益率曲线”。民族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高谦认为,从今年6月份之后,央行的系列调控手段都显示出货币政策工具的转型,央行有意在引导新的市场收益率曲线形成,希望培育一条流畅的价格传导路径,为今后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型做准备。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步骤是:大额同业存单利率放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CDs)利率市场化→CDs(信用违约互换)面额缩小→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存款保险制度逐步推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上限完全取消→短期存款利率上限完全取消,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完成。
至于打破垄断的金融机构体系,虽然最新的公报并未提及,但7月的金融“国十条”已明确提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是银行业的大方向,并指明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
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领域放开,民营银行的设立正一步一步地由蓝图变为现实。有消息称,我国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已完成并报至银监会,并被银监会列为范本,成为制定全国版细则的重要参考。目前,只差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条例等关于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的金融制度安排推出。
被冀望的金改“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将起到“桥头堡”的作用。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上海自贸区也未提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于11月5日下午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透露了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跨境贸易结算、外汇管理制度创新,未来将会出台金融改革创新的细则。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胡汝银表示,自贸区肩负着两大战略使命:第一个是改革的使命,推动建立一个企业能够自由经营、自由投资、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市场。第二个是开放的使命,提升中国的开放水平。同时,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承担着“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金融自由化”两大历史重担。
金融改革的春雷已响,春雨终将应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