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中华 北京报道
12月10日,光大银行H股正式启动,从10日起至13日为公开招股,12月20日上市,初始发售规模50.8亿股,发行价介乎每股3.83至4.27港元,发售所得资金达195亿-217亿港元。
继重庆银行、徽商银行登陆H股后,光大银行将成为今年第三家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为了这一天,光大已经等待了三年多。据了解,光大银行募资有望超过12月12日上市的信达而成为港股今年最大规模的IPO。
来自香港的消息称,在光大银行H股公开招股首日,投资者认购踊跃,国际发售部分已获得超额认购。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郭友更是透露,光大银行已成功引入基石投资者19家。据了解,光大银行H股募集的资金将全部补充核心资本,未来两年内其核心资本将能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利于光大银行开展各项业务。
招股首日获超额认购
等待多日,光大银行H股终于开启重要关头。
12月9日,光大银行管理层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其H股上市时间表出炉,12月10日-13日公开招股,12月20日登陆港交所,初始发售规模为50.8亿股,发行价为每股3.83-4.27港元。而就在公开招股的首日,光大银行便获得超过20.5亿美元的国际配售单。
此外,光大银行也得到了众多基石投资者的热捧。据郭友透露,光大银行已成功引入基石投资者19家,主要为内地及国际知名机构、香港本地富豪、大型央企及比较知名的民营企业,包括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认购金额约60亿港元;香港富豪刘銮雄认购约7.7亿港元;美国Prudential、加拿大SunLife、天津泰达、中国泛海国际、中化国际(控股)、上海电气、三一国际、中国诚通控股、新鸿基等知名金融机构及企业也纷纷认购。在国内信托市场非常活跃的中融信托,也出资2亿美元认购光大银行的H股。
光大银行H股上市可谓一波三折。光大银行2010年8月18日登陆A股后,H股何时登陆香港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光大银行内部人士介绍,A股上市之日的当晚,董事长唐双宁便飞往香港洽谈,银行内容也积极推进H股的上市工作。2011年2月,光大银行宣布H股发行方案,选择中金、瑞银、摩根大通等9家顶尖投资银行为其H股上市保驾护航。
但天不遂人愿。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影响,2011年资本市场大幅震荡,在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被大笔抛售,而内银股则被国外机构频频唱空,光大银行H股上市搁浅。而这一等又是两年过去了。
12月9日,唐双宁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这段经历时表示,光大银行的H股上市充满了挑战与波折。他用“回报”二字表达了对H股上市的心情,“回”表示光大银行通过H股上市回到了发源地香港,“报”表示光大银行将通过再创辉煌,报答长期支持光大事业的投资者。
将缓解资本压力
光大银行H股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假设发售价为4.05港元(即拟定发售价区间3.83港元至4.27港元的中位数),若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均未获行使,光大银行所得全球发售的净募集资金(经扣除本行应就全球发售支付的承销费用及估计费用后)约为201.37亿港元。若两者之一悉数行使,则为231.77亿港元。若两者均悉数行使,则为262.17亿港元。
一位银行人士分析认为,“根据市场的情况,光大银行行使发售量调整权以及超额配股权的概率非常大。”在光大银行A股上市一个月之际,光大银行超额配售选择权即全额行使。
光大银行H股募集资金将作何用途?招股说明书指出,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有关全球发售的费用及开支后,全部用于补充光大的核心资本。同时,为使光大资本充足率维持在最低水平之上,可能需要通过发行股本证券和其他金融工具来募集更多资本。
光大银行常务副行长林立在香港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顺利完成募集资金,可以提高该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1个百分点,2年内的核心资本完全可以满足监管要求。光大银行管理层同时希望在2018年前,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可以达到10.5%。
截至2013年9月30日,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9.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89%。而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末,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