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庆艳 北京报道
一向低调务实的神华集团如今动作频频,尤其是此前备受质疑的投资巨大的旗下煤化工帝国“一员虎将”——包头总投资170亿元的煤制烯烃项目近日启动注入上市,在业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是神华集团内部首个也是全国首个煤化工项目注入上市。”中国神华(601088.SH)证券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包头项目虽然目前已变身为企业利润的支撑者之一,然而外界对其煤化工身份本就颇多非议,如今在中国神华盈利渐趋乏力之时是会成为一剂“强心针”,还是会沦为上市公司此后“隐形的包袱”?
遭剥离后的百亿收购
中国神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煤化工项目,2013年12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拟斥资93.2亿元收购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100%股权及九江电力100%股权,已经与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分别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据了解,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是去年10月份神华煤制油分立新设的公司,其最主要的资产即煤制烯烃装置,经评估,这部分股权价值为92.7亿元,占本次收购总价的99.5%。
此次用于收购的近百亿资金来源主要是在A股首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中国神华自有资金解决,据了解,中国神华A股首发募集资金规模高达659.9亿元,而截至去年3月仅使用募集资金约226亿元。虽然这一数据离现在已经三个季度,但是收购资金方面并非大问题。
有意思的是,此前集团一直力推注入上市的是鄂尔多斯整个煤制油项目,包头公司分立前属于前者,而如今却仅拿出包头煤制烯烃项目部分注入上市。
2014年1月2日,中国神华证券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包头这个项目评估什么的此前刚做完,此时注入上市公司也没有特别的考虑,早些时候是打算注入鄂尔多斯整个煤制油项目,但是由于整个项目不太成熟,所以用包头项目来注入。
包头项目总投资约170亿元人民币,主体工程主要包括180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3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主要产品是聚乙烯和聚丙烯,是经国家发改委早在2006年就核准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在2011年1月1日正式商业化生产。
救场上市公司
与中国神华发布收购包头项目公告几乎同时,中国神华却陷入了一场舆论的漩涡,去年市值缩水1919亿元,位居央企市值缩水排行榜中仅次于中石油的第二位。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36.7亿元,同比回落7.9%,与此同时,公司调整了2013年经营目标,其中营业收入由2714亿元下调至2568亿元。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2013年12月29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透露,国资委2014年将加强企业的各类考核,对考核不达标、长期亏损、安全生产不达标等“不在状态”的中央企业,将严格处治。
曾试图让集团于2015年再来一个业绩5年翻番的神华集团掌舵者张喜武无法止步,一直以来神华集团都是一个高速的螺旋式上市发展态势,而如今煤炭行业行情陷入低谷,以煤炭、电力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中国神华需要一剂“强心针”。
而上述公司证券处人士同时认为,作为国内第一个注入上市的煤化工项目,包头项目被上市公司收入囊中的利好,一是母公司履行了此前的上市承诺,二是作为新板块、新增长点给公司增添一部分利润。
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神华煤制油化工板块实现油品(直接液化)80.4万吨、聚烯烃90.2万吨、甲醇220.6万吨(不含中间产品)、焦炭621万吨。据了解,2013年前11个月,神华煤制油化工整个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72亿元,利润22.7亿元。
而神华方面曾预计,单包头煤制烯烃一个项目,年产目标达55万吨,利润达12亿元。
不过,中宇资讯煤制烯烃分析师许静对本报记者说,神华煤制烯烃这块有自己的下游市场,我这里看不到它的价格情况,市场上几乎没有它流出的量。
强心剂还是隐形包袱?
“自己坐在台上很像被告,但其实煤炭是可以用得很清洁的。”由于大家常把煤炭和蔓延全国的雾霾联系起来,近日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在一个公开场合自嘲地说。
张玉卓补充道,“一种方法是把煤变成清洁产品,煤制成氢里面连碳都没有了,煤制天然气里面没有粉尘、二氧化硫。”
正如张玉卓所说,一直走煤电路港航模式的神华集团,早已试图构建一个“煤化工帝国”。目前,神华集团主要建成并运营了4个大型煤制油、煤化工项目。分别是鄂尔多斯180万吨/年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工程先期工程、18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和神宁煤业集团50万吨/年煤制聚丙烯项目。
有媒体披露,截至目前,神华煤制油化工整个板块投资近900亿元。至于后期会否启动其他煤化工项目注入上市,该公司证券处人士表示,不是太清楚。另外,此次收购作价并不高,是用评估值做的价格,而如果有二期、三期项目资本支出并未包括在作价里面。
根据《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在2012-2015年,我国将重点推进15个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其中至少5个是煤制烯烃项目,主要投资者包括中国石化和神华集团等。
然而,一路走来煤化工由于其投资大、污染大、耗水大等“死穴”,颇遭质疑。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本报记者,“以煤炭为原料所做的深加工,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所有这些,长期来看我都不看好。”
据了解,一个60万吨的煤制烯烃项目投资额大约要200亿元,一年利润10亿元的话,要收回成本需要20年之久。
去年1月,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因未通过环保验收而被环保部紧急叫停,虽然后来公司出面称对正常生产经营影响不大,但是环保压力已经成了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甘落后的“煤炭老大”神华的神经已经变得颇为紧张。万博资讯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曾海伟对本报记者说,神华在煤化工和页岩气的投资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并不成熟,其想一家独大,在新的竞争领域必须也做到行业龙头,否则新的游戏规则不但不能提高其利润率,反而因新的能源竞争导致煤炭行业利润率下滑而丧失竞争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