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令枪响,甚至没有等到房地产企业们站成一条平行线,这场角力的赛跑就开始了,这场赛跑就是扩大规模的赛跑。
年销售额几十亿的,拼命去往100亿的规模里面跑;年销售额100亿的,往500亿的阵营里面跑;年销售额500亿的,更要拼命往千亿规模里面跑。
很多企业,都已经做出了这个反应。有的公司,可能还在看不懂,看不明白,“冷静”地在等待着市场发生变化。
实际上,不管市场环境是否发生变化。未来,房地产企业扩大规模的赛跑,都是一场必须参加,而且必须要跑赢的比赛。跑赢的标准可能有很多,对于有的企业来说,做到年销售额500亿元算赢,对于有的企业来说,做到千亿元算赢。但是有一条共同的标准,那就是,救了自己才算赢。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同行仍觉得我危言耸听。于是,我不得不停下来,讲一讲背景,也就是,为什么房地产企业要参加这场扩大规模的赛跑?
首先,从2014年开始,大部分城市要步入房产过剩的阶段,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可以盖房子的开发商和土地都太多了,这在三四线城市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个就不需要我多说了。而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处境可能比三四线城市更惨,因为这里是主要上市公司竞争的战场,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市场更加成熟,土地大部分是招拍挂出让,房地产公司很难靠囤地来度过急速变化的市场机会。
其次,土地价格的暴涨和面粉的相对稀缺性,都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规模大幅度萎缩。以前开发2-3个项目所赚的钱,如今还不够同一地段拿一个项目所需要交付的土地出让金多。于是,大部分企业需要选择合作开发,以保证自己开工项目的数量和开工的规模,这是一个被动增加规模的过程,但是同样在考验着企业管理能力、资金能力。既然如此,房地产商们也必须让自己尽快适应扩大规模带来的管理和资金调配的能力。
最后,房地产市场的巨变即将到来,未来行业只有两类企业可以存活,一类是超大企业,另一类是专业性强的公司,而在中国的市场条件下,做到专业公司比做大规模更难。而且,未来城镇化所带来的大规模开发机遇仍然存在,只是开发商们要有足够的实力。换言之,就是要有足够的钱去做项目,这也是一个被动扩大规模的过程。
于是,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就混乱了,以前是一线、二线和三线房地产企业们互不相干,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如今,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成熟和整体市场产能过剩,一线公司要和二线公司在某些城市竞争,二线公司甚至要深入到县城去,抢食地方三线公司的蛋糕。这就导致了一个大鱼吃小鱼的变化,每个公司都必须力争自己做大鱼。
当然,要进行一场赛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上已经有先跑起来的示范性公司,例如融创、阳光城、碧桂园,这些公司通过快跑来扩大规模,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甚至是土鸡变凤凰。而其他公司看到了先行者成功的待遇,自然也要效仿。
对于大部分房地产公司老板来说,还要给下面员工一个说法,如果自己不扩大规模,那么员工自然要离开,去那些高成长的公司,那样才能获得一个高回报的收入,才符合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的高收入的现状。
(作者系本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