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402282304325.jpg

“中间人”季莫申科

王晓薇 2014-2-28 23:39:00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2月22日,季莫申科获释。这位乌克兰前总理,在度过了两年半的牢狱生活之后再次回到了首都基辅。重归公众视野的她面容苍老,与之前在权力中心时的光彩照人判若两人。
    黎明破晓前,她来到了独立广场,发表了出狱后的第一次讲话。“今天,乌克兰摆脱了那个可怕的独裁者。”季莫申科对欢迎的人群如此说道,但是在独立广场上,除了欢呼声及嘘声,还有大多数人的静默。
    人群的态度一如乌克兰如今所面对的尴尬局面,在激情的抗议过后,他们并不知道未来该相信谁。即使是季莫申科,这位曾经的乌克兰玫瑰,也并不能获得所有人的信任,她此刻的重获自由,也许只是为乌克兰找到一个可以均衡各方意见的“中间人”。
“天然气公主”
    生于1960年的季莫申科曾是经济和工程方面的专家,也是经商的高手。
    在为政坛所瞩目前,她同丈夫亚历山大一起,凭借目前已经不复存在的乌克兰联合能源公司,夫妻俩创造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截至1996年年底,在时任总理拉扎联科的赞助下,这家公司曾控制了乌克兰25%的财富,乌克兰《消息报》将季莫申科夫妻的经济联合体称为“国中之国”。
    吊诡的是,天然气也成了季莫申科此后命运的主宰。
    借乌克兰最富有的“天然气公主”之威,季莫申科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政治领域。她的政治立场开始为人所知。出生在乌克兰东部的季莫申科,本应该与当地的“人文气氛”保持一致,在感情上更加亲近俄罗斯;然而,童年物质生活的贫乏,加之经商所带来的历练,都让季莫申科对于自由主义以及西方充满了向往。
    季莫申科曾表示,如同许多乌克兰东部人民一样,她的童年、青少年一直都只说俄语,这一习惯甚至一直保持到了她步入政坛的初期。大约在2000年,也就是季莫申科40多岁的时候,她才开始学习乌克兰语。
    凭借着超凡的意志力和活力,当然还有她那标志性的笑容,季莫申科在乌克兰政坛快速崛起,在一向以男士占据中心的乌克兰政坛攻城略地。一个事例能够表现季莫申科的性格:曾经有一个竞争对手在会上声称,如果季莫申科愿意卖出自己项链上的珍珠,他们就会凑钱供养一个普通的乌克兰家庭五年,季莫申科当即取下了项链并扔给他们叫嚷着:“这条项链上一颗珍珠都没有。”
    不管季莫申科是否真的佩戴有珍珠项链,她本人很快就成为了乌克兰政坛的一颗珍珠。
    橙色革命之后的十年间,乌克兰政坛几乎成为了季莫申科、尤先科、亚努科维奇三者之间的对决,而季莫申科的政途却更富戏剧性。在两次出任乌克兰总理,两次被淘汰出局之后,季莫申科最终坐在了被告席上,乌克兰法院宣布她涉嫌在2009年与俄罗斯天然气交易案滥用职权罪名成立并决定判处7年监禁。
    牢狱之灾让季莫申科被刻画为欧盟与俄罗斯博弈的“牺牲者”,而这却恰恰成为了她获释后东山再起的强大支撑。
向西看的代表
    2月24日,季莫申科通过个人官方网站宣布,接受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提议,赴德国接受治疗。一天之后,前往基辅参与调停的欧盟外长凯瑟琳·艾什顿会见了季莫申科,在表达了对这位女性获释的恭喜之后,两人亲切拥抱的照片出现在当天的各大媒体之上。
    对于季莫申科,欧盟一直都不掩饰对其的好感。
    2004年,亚努科维奇曾经赢得过一次总统选举,但是这一结果却被一场革命推翻,在这场被定义为“橙色”的革命中,季莫申科被推崇为英雄,也进入西方人眼中成为了可以进行对话的“健谈者”。季莫申科刚刚担任乌克兰总理,就推迟了对莫斯科的访问,一改乌克兰总理的传统出访习惯,转将布鲁塞尔作为出访首站。这个鲜明的姿态,既赢得了欧盟不加分析的信任,也启动了乌克兰全面向西看的外交路线。路线的终点,是加入欧盟和北约。
    季莫申科与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同处“橙色联盟”的甜蜜执政期,随着亚努科维奇归来而告结束。在她入狱之后,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三角关系突然敏感起来。欧洲人视季莫申科为心目中的改革者,而在俄罗斯人眼中,她则是“背叛者”。
    欧洲方面为解救季莫申科作了极其认真的努力——以德国为首的欧盟27国甚至对2012年在乌克兰召开的世界杯进行了抵制。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与季莫申科有着良好的私交。
    但季莫申科这个明显的政治标志,能在变局后的乌克兰收取多大的政治利益,还是一个谜。就在季莫申科获释后乘专车由机场驶向独立广场的途中,就有抗议者拦住了她的车子。而广场的一部分年轻人也直率地表示,如果季莫申科当政,他们将留在广场。季莫申科感受了不被欢迎的那一面,宣布不会参选总理。
    相较而言,由于乌克兰议会重新确立了2004年宪法支持的议会——总统制,寻求被限制了权力的总统职位,或许会成为季莫申科的选择。
    政治斗争已给季莫申科的容貌刻下了痕迹,没有人知道,是否也给她的内心刻下了痕迹。获释后奔赴广场时所表现出来的斗志,与她申请去德国治疗背疾似乎形成了矛盾。或许她正在重新评估政治风险与她的国家责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