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403052152656.jpg

乌克兰永无止境的东西平衡术

兰晓萌 2014-3-6 00:44:00

史蒂芬·皮弗(Steven Pifer)

    在与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间找到恰当的平衡,一直是乌克兰中央的一项外交政策挑战。一直以来,乌克兰领导人寻求两者兼得:一边发展与美国、欧盟和北约的关系,一边尽量保持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稳定。
    上世纪90年代,基辅努力实现了这种平衡。它最初接触西方的脚步看上去威胁不到俄罗斯的关键利益。鲍里斯·叶利钦承认了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地位。但是,弗拉基米尔·普京不是叶利钦,今天的俄罗斯也不是1990年代的俄罗斯。现在的俄罗斯总统想阻止乌克兰从自己身边滑走得太远,离西方太近。莫斯科对基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它准备使用这种影响力。普京2月26日非常不合时宜地突然下令举行军事演习不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27日、28日在克里米亚的事态进展同样也不是。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再次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尽管一少部分热血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希望俄罗斯彻底消失,但与俄罗斯分道扬镳在当时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苏联体制让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经济彻底地交织在一起。乌克兰的能源部门仍极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及核反应堆中所需的燃料棒。
    历史与文化渊源也将两国捆绑在一起。在1991年之前的350年中,乌克兰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曾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彻底分手十分困难。一位俄罗斯高级外交官1994年曾对我说:“在这里(他指着自己的头),我理解俄罗斯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在这里(他指向自己的心),我还需要更多时间去认同这一点。”
    这种情绪,再加上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对克里米亚的主张,令乌克兰领导人对这位霸道的邻居心存担忧。基辅故意与西方建立关系,以此作为平衡俄罗斯影响力的力量。1990年代中期,乌克兰政府与美国达成战略关系,与欧盟签订伙伴与合作协议,并加入了北约的伙伴合作计划。
    这给乌克兰带来了切实的好处。美国参与俄、乌、美三边对话,促成了将乌克兰境内的2000枚核武器运出该国的协议,并且乌克兰从中得到的条件比与俄罗斯双边谈判得到的更优惠。乌克兰与北约的关系升温则促使莫斯科开始解决俄乌之间在克里米亚建立黑海舰队基地问题上长久存在的分歧。
    1990年代末,时任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常常形容自己的外交政策为“多向量”外交,也就是同时与俄罗斯、欧洲和美国发展关系。当时俄罗斯官员看上去对乌克兰面向西方的“向量”较为容忍。库奇马表示出加入欧盟的兴趣,但这在当时显然不是个很快能实现的前景。
    对于北约,基辅则寻求与之合作,而不是成为其中一员。在1999年的北约会议上,乌克兰最聪明的战略思想家、国家安全与国防会议秘书沃洛季米尔·戈尔布林对北约的“门户开放”政策表示了感激。戈尔布林暗示,乌克兰终将渴望加入北约,只不过这个选择目前遥不可及,除非有一天北约能得到乌克兰大部分精英和民众的支持。
    至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在9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混乱。叶利钦让许多事变得简单。一如以往的反复无常——尽管叶利钦看起来对乌克兰领导人十分不耐烦,但他认可了乌克兰的主权与独立,以及伴随而生的外交自主权。(1991年12月,叶利钦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总统一起发表声明,宣布苏联解体,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到90年代末,世界已发生很大的改变。乌克兰的西方“向量”变得更强。2000年,普京取代叶利钦,成为俄罗斯总统。
    普京有自己的志向。他并不寻求重建苏联,尽管他曾把苏联的解体称作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尽管他可能对苏联心怀感伤,但他毕竟是个实用主义者。
    普京想要的是一个势力范围,用他的话说,这是莫斯科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希望周边国家在重大问题上遵从俄罗斯的利益。以国家规模和与俄罗斯的历史联系来看,乌克兰是这些国家中的主要目标。普京一直试图(尽管迄今尚未成功)让乌克兰加入莫斯科主导的包括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关税同盟。
    乌克兰的西进运动对普京的地缘政治架构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普京一直努力在向国内的政治基础展示自己作为强人和国家利益保护者的一面。“失去”乌克兰将有损这个小心树立的形象。
    因此,对于乌克兰加强西方“向量”的努力,普京的反应与叶利钦截然不同。2008年1月,时任乌克兰总统维克多·尤先科申请加入北约“成员资格行动计划”。几周后,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站在尤先科身旁的普京平静地警告说,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可能将战略核导弹对准乌克兰。在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首脑峰会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请求没有获得一致的支持。
    将时间快进至2013年。时任乌克兰总统、目前被驱逐的维克多·亚努科维奇当时接近于同欧盟签署一份“联系国协定”,其中包括自由贸易安排。该协定一旦全面实施,将为乌克兰未来加入欧盟做好准备,它会把乌克兰不可挽回地拖离莫斯科的轨道。对此,普京的回应是增加对乌克兰施压的力度。去年夏天,俄罗斯海关检查部门开始封锁来自乌克兰的进口商品。克里姆林宫官员用各种各样的经济损失来威胁基辅,以阻止其同欧盟签署协定的步伐。
    威胁奏效了。亚努科维奇中止了签署协定的进程,并接受了普京馈赠的150亿美元贷款额度和价钱低廉的天然气。但是,欧盟也向乌克兰释放着强大的吸引力。去年11月,数万人走上基辅街头,对亚努科维奇政府发出抗议。
    取代亚努科维奇的基辅新政府支持欧盟的“联系国协定”。尽管有人认为,欧盟不是北约,乌克兰与俄罗斯维持政治、经济、商业全方位关系的同时向欧盟融合对俄罗斯不会构成太大挑战,但普京仍将此视作一个威胁。
    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的影响力依然强大,俄罗斯人的手中握有取消贷款、贸易制裁、提高天然气价格,甚至是切断天然气供应等筹码。经济制裁会损伤已然脆弱的乌克兰经济,俄罗斯过去曾使用过这些制裁手段。俄罗斯看上去还会利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的独立主义情绪,该地区相当大一部分人口是俄罗斯族。
    这意味着毫无经验的乌克兰新政府在维持东西外交政策平衡方面面临着较前几任更困难的挑战。在基辅谋求发展同欧盟关系的同时,它还需要处理对俄政策这个难题,而它所面临的国内挑战已然很多。

(作者是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本报记者 兰晓萌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