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汇改再次提速。
3月15日,央行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区间,从3月17日起,浮动幅度由1%扩大到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这是2005年以来第四次扩大汇率浮动幅度。
“央行将汇率改革向前推进一大步。”多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观点趋向一致。
3月18日,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人民币贬值问题时称,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多体现了市场作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仍然在正常范围内,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那么,央行再次扩大人民币浮动空间,套利资金将损失多少?央行将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汇改的方向是什么?
失守6.19关口
“此轮人民币贬值是央行有意挤压跨境套利,防止套利者投机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热钱流入,但人民币贬值对那些押注升值的国内企业来说将蒙受巨大损失。”深谙外汇交易市场的资深人士朱坤向本报记者表示。
根据数据统计,自今年3月7日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已经下跌1.1%,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旗下投行东方汇理的高级经济学家警告称,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逼近或跌破6.19将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和中国企业套利者产生重大影响。
“换句话说,6.19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红线。”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3月18日下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报收6.1920,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6.1781贬值139个基点,刷新逾11个月低点,最近两个交易日共贬值424点。换句话说,在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扩大的第二个交易日,即失守6.19关口。
那么,套利者的损失有多大呢?
在外汇交易市场,常见的汇率衍生产品包括人民币可交割远期(DF)、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及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TRF)。
“TRF去年开始走红。”朱坤介绍,这种合约一般设计为12个月或24个月的合约,设定一个比现货价格低的“履约价”和距离现货价格更远的“下档保护价”,执行价格每个月和离岸定盘价比价一次。
在实际操作中,设定的“履约价”汇率比现货价要低,所以只要人民币维持目前的汇率水平即使不升值,投资者也能获得收益。但如果一旦汇率跌破某一个价位,那么投资者必须以2倍的差价与投行结算(具体依合约而定),这类商品有时收益有上限,而亏损无上限,风险较大。
“受益于人民币波幅极小,从2013年开始时兴起来。”朱坤表示,但因为这些合约并不是公开透明的,所以无法确切了解“下档保护价”究竟是多少。不过,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下档保护价”水平多设在6.15-6.20附近。
朱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若以今年初离岸价6.02为例,部分合约履约价定在6.06-6.10,下档保护价在6.19。这些当时看起来不太可能触及的价格,现在都噩梦成真。
举例而言,如果一个投资者购买了1000万美元TRF,当人民币汇率跌破下档保护价6.19,他必须按6.10的履约价卖出2000万美元换来人民币,但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跌破6.19,此时对投资者而言,1000万美元本金至少损失约2%。
“2月28日人民币汇率离奇大跌前,几乎没人相信投资TRF会出现如此大的亏空。”朱坤说。
央行之手
央行引导人民币走低是为汇改铺路,市场波动则可能是对央行改革意愿的一场考验。
“对央行的考验,从短期来看,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带来人民币连续贬值,可能导致近期市场流动性激增。”交通银行研究报告表示。
一个现象是,在岸人民币开始出现大幅贬值时,离岸人民币表现平稳,但随后离岸人民币也跟着大跌,这说明在岸人民币在引导跌势。
“一个可能是,因为人民银行买入更多的美元,这势必增加在岸人民币的流动性,从而直接影响回购利率走低。这就是为什么在岸人民币领先跌势。”美林美银报告认为,人民币流动性充沛,从而银行间利率下滑。
最近货币市场利率走低也印证了这点。自3月份以来,尽管央行一直实施正回购回笼资金,但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呈现全线下跌趋势。3月10日,隔夜利率自2014年3月5日微涨至2.0900%后,已经连续3天下跌。11日,隔夜、7天、2周和1月期品种依次回落至1.87%、2.26%、2.30%及4.29%的低位。其中,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跌4个基点报2.2600%,创出新低。
为避免市场流动性过剩,央行持续实施正回购回笼资金,在连续三周从公开市场分别净回笼4500亿元、1080亿元和1600亿元后,3月18日,央行进行1000亿28天正回购操作。当日,各期限Shibor利率全线上扬。其中,隔夜期利率上涨18.1个基点,至2.05%;7天期利率涨20.9个基点,至2.88%;14天期利率上涨18个基点,至2.88%;1月期利率涨8.4个基点,至4.022%。
对于此时的央行来说,如何平衡人民币贬值和流动性的关系呢?如果想要降低中国经济的杠杆水平,就需要维持高利率和偏紧的流动性。但如果允许人民币贬值,那么流动性势必将增加。“这两个目标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要看央行希望实现哪一个目标。”记者采访上述业内人士认为。
央行选择了允许人民币贬值。3月15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实际上,央行此举一箭三雕:一是可以打击海外投机,二是警告影子银行的参与者,三是再次将汇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汇改新阶段
事实上,从2005年7月中国启动汇改,最大亮点是引入一篮子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从低估向均衡调整的参考工具。至2013年的8年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左右,并呈现一条比较规整的轨迹:最初3年左右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出了一条斜率逐渐变大的弧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叫停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重新恢复对美元汇率的稳定,走出近乎一条水平的直线;2010年6月汇改重启,自此走出了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稍有弯曲的直线。
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1994年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是0.3%,2007年扩大至0.5%。上一次汇率浮动区间扩大是从2012年4月16日起,浮动幅度扩大至1%。彼时2012年汇率单日交易区间扩大至1%,是金融危机期间盯住美元后的首次扩大单日交易区间,被更多解读为试水和结束市场单边升值预期。
“参考一篮子货币实际上是一种阶段性安排,除了2005年汇改以来实行这种安排外,1973年全球固定汇率崩溃中国也采用了这种制度,并持续到1980年, 后来实行双重汇率自动宣告参考一篮子货币退出。”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表示。
这次扩大波幅的意义要远大于2012年4月那次,不同还在于,无论在央行公告还是答记者问中,都没有出现过去耳熟能详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这一组字眼。
丁志杰表示,扩大浮动区间和不再参考“一篮子”,两点结合,意味着中国汇改进入了新阶段:央行干预式的汇率调整基本结束,转而实行被认为在未来较长时期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