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一直被视作A股市场价值投资模范生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们,由于在投资行为散户化的A股市场中频频受伤,以至于过去一年里,逐渐凝炼出“研究无模型”、“估值无上限”等短句,调侃其所陷入的投资困境。
在创业板暴涨、白马股折戟的尴尬日子里,这些外资基金经理们都去哪儿了?在近期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拟将A股纳入全球新兴市场指数等积极信号出现后,他们又将去哪儿?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获悉,尽管积极信号频现,短期内,QFII等外资机构对债市的兴趣仍远高于A股。他们中最悲观者,担心的问题是中国会否出现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情况——经济增速几乎不波动,而这种状况,将让大批基金经理下岗。
过去一年很煎熬
来自外管局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3月底,已有241家QFII获批535.78亿美元投资额度,较上月底净增12.6亿美元;另外3月增加了201亿元人民币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额度,使得62家的总额度达2005亿元人民币。二者相加,总额度已至5327亿元人民币。
然而反差鲜明的是,自2003年5月23日,瑞银和野村证券获批QFII资格以来,拥有国际化视野的QFII已在A股奋斗了11年,但从实际情况看,其投资成绩不佳。除在2007年牛市和2009年股市回暖时,QFII拿出了比国内股票基金收益高近10%的好成绩外,2010年之后的3年熊市里,QFII平均亏33.29%,远差于国内股票型基金。
根据理柏中国基金市场报告显示,2013年QFII全年平均回报率为-4.53%,而A股市场上的国内开放式股票基金平均回报率达9.78%,国内中小盘股票基金回报率更是超过17%。
一位欧资QFII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2009年开始投资A股,当时沪指2340点左右,现在沪指在2000点,从指数回报角度看,过去5年A股可以说是表现最差的市场之一。
他指出,回顾过去5年,最为煎熬的是去年至今年,由于国内机构投资者将主战场选定创业板,凭借着对各种题材的疯狂炒作,那批机构投资者在创业板赚得盆满钵满。但做长期化价值投资、买业绩优良的白马股是QFII多少年积淀而成的投资法宝,且每只QFII因自身规模有限,能买的创业板股票数量也不多。
在他看来,现在QFII主要还是主权基金、共同基金,还没有对冲基金进来,所以QFII都还是长期投资者。他们的心声是“研究无模型”,任何模型都无法解释创业板个股的上涨;“估值无上限”,假如被估值框住了,选股的范围就会很受局限;“操盘无节操”,如果基金经理很有节操而守住白马股,压力会很大。
此外,他还指出,还有一点是在过去一年中“题材无国界”,去年全球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页岩气、电子烟等题材的炒作,国内市场也和国际市场接轨,热点几乎同步。
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侯明甫(已在摩根大通集团旗下的摩根资产管理工作25年)向记者透露,他最近两周在和海外投资者交流时,发现他们对未来半年A股的热情比较低,“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估值低,但这还不足以让外资积极涌入。”
不过,基金经理们对未来十年A股市场的判断非常一致——都认为将是回报率最高的市场。侯明甫指出,其原因在于,政策取向上中国和其他成熟市场是在不同的循环上,中国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在去杠杆,现在美国、欧洲等市场开始加杠杆;中国还处于“排毒”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但过后会是“新生”。
对债市兴趣高于股市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从中长期市场变化角度看,包括QFII基金经理在内的很多机构人士都对最近萌生的一些新变化感到振奋。其一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这代表资本市场国际化在向前迈进;其二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可能在明年5月将A股纳入全球新兴市场指数。
MSCI新兴市场系列指数于1987年推出。目前,MSCI 编制了跟踪中国概念股表现的MSCI中国A股指数,但未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体系。而近期MSCI已在其官网上表示,启动了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具体方法和路线图的征询程序,开始向全球2000到3000家机构投资者进行咨询。
MSCI亚太研究主管谢征傧表示,A股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初期的权重不会太高(若完全纳入则预估可占10.6%权重),开始启动时的被动型资金约有120亿美元。
对此,侯明甫指出,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是一个长期过程,“拉弓无回头箭”,权重和引入的资金量都会越来越大,只是要完全加入其中,还要让外资能够自由进出。
他认为,在A股越来越国际化的过程里,A股市场参与者不能手上只有“矛”而无“盾”——避险的对冲工具。他透露,QFII基金经理很期待股指期权、个股期权今年能上市,在他们看来,对冲工具让市场愈加活跃的同时,能更好对冲国际因素的影响。
侯明甫表示,QFII等外资对A股长期的作用是让真正的白马股有长期投资者,偏重于长期投资者性质的QFII会一直买入持有一些优质的白马股,这样维持一段时间后,国内投资者目前还没有太关注的白马股可能慢慢会变成相对稀缺的品种。“以各个行业龙头公司为代表的白马股,在下一阶段成长过程中会有非常好的收益。”
此外,QFII基金经理认为最近还有一个正面的因素是,终于看到债券违约事件。
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师陈李向记者指出,债券违约出现,会使得短时间内资金价格很快上升,但这同时会趋使投资者重新够买安全的债券,这又会降低市场的无风险利率。
侯明甫也指出,过去半年时间,他每次向海外机构投资者解释国内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时都非常痛苦,高的无风险收益率会制约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的积极性。他认为,近期对表外融资、银行同业存款的控制,还有对互联网金融新的监管措施,都会对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上涨有所制约。
事实上,侯明甫透露,外资对债券市场的兴趣远高于股票市场,“中国的债市对外资的吸引力很大”,比如十年期国债,国内收益率在4.5%到4.6%的水平,而美国为2.7%,存在着很大的利差。此外,外资基本都认为中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采取类似量化宽松的货币宽松政策,所以,债券收益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段。
什么时候海外投资者对国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态度可能产生逆转?侯明甫认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国内经济不再向下,而在今年,就可能看到经济指标见底。
经济赶底或能换风格
陈李和侯明甫透露的讯息其实有数据支撑。根据路透社最新月度调查显示,中国基金经理对未来3 个月股票的持仓建议配比略回升至81.3%,这些受访的基金经理大多将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列为近阶段需重点关注的风险。
侯明甫指出,基金经理近期谈得较多的是风格轮动和QE政策的退出,不确定性来自人民币汇率和宏观经济的走势。“今年一季度GDP在7.5以上难度很大,所以对第二季政策变化有所预期。”
陈李也指出,创业板或新经济得到市场的关注,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去一段时间GDP的增速在7.5%到8%很窄的区间内波动,投资者也就产生了追逐创业板的动力。“经济没有弹性,大盘股很便宜,但没有上涨空间,不喜欢蓝筹股不是因为有大的下行风险,而是因为失掉了弹性。”
陈李向记者透露,最近在香港路演时他听到一位QFII基金经理透露已持有不少价值股,但同时感到很恐慌,原因是这位QFII基金经理担心中国会出现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情况——经济增速几乎不波动,1992年到2000年的8年期间日经225在不到10%的区间内波动。
而这种状况会让一大批基金经理下岗。比如,主板波动区间10%不到,这会让基金经理无法做波段,根本赚不到钱。“大家最害怕的不是一路下跌,最害怕的是一动不动。”
在陈李看来,经济明显下行,首先会打破创业板盈利不断增长的趋势,一旦创业板利润增速往下,故事就终结了;其次,经济增长下行,主板的风险也就真的释放了。
陈李笑言,事实上,越是看好A股的投资者应该越期盼GDP增速最好破一下7%,要不然在过去这一年的市场风格会延续下去,主板不死不活,慢慢向下,创业板、主题投资、讲故事越来越多。“还是讲故事,不会看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