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国门,也能感受纯正的哈佛文化。这并不是一句空谈,而是实实在在正发生的事情。
“作为推动及加强哈佛学生与中国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哈佛上海中心会定期推出一些公益性的实践、比赛活动,致力于开拓中国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哈佛中国基金项目与行政总监魏丽萍介绍说,近期,一年一度的“‘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刚刚在哈佛上海中心落下帷幕,通过比赛可以让我们看到哈佛式的创新魅力。
Think Big,创新、行动和改变
“中国大智汇(China Thinks Big)”创新研究挑战赛是由哈佛大学主办的面向全球华人高中生的创新大赛。哈佛大学第24 任校长内森·普西(Nathan Pusey) 曾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这一赛事正是秉承了哈佛大学经典学术项目“Harvard Thinks Big”的传统,希望把哈佛大学鼓励“创新、行动和改变”的理念传递给中国高中生。
参赛的选手可以在组委会提出的十大议题中任选其一,或开展学术课题研究,或探索社会创新提议,或进行艺术创作展示。这十大议题来自世界银行提出的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包括贫困、教育、城市化、可持续性以及文化多样性等。
比赛共分两个挑战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4 个月的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是实践阶段,参赛选手们要去真正实施自己的构想。经过7 个月多轮竞争脱颖而出的个人和团队,就可以赴哈佛上海中心参加联合决赛,在重量级评审团前进行终极挑战。
进入决赛的共有64 支参赛队伍,他们被分成了3 个大组。每个组里的20 余支队伍会被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支队伍要分别向评委陈述合作对手的项目,而陈述之后两支队伍又需要在问答环节展示自己项目的亮点。
在一组选手轮流答辩的同时,其他两个大组中的一组的参赛选手需要在另外一头的创新集市上推介自己的项目,争取评委的认可;而另外一组参赛选手则作为“陪审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坐在第一组答辩选手的台下,根据赛前认真研读对方的论文来提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最终,根据答辩和集市上的表现,评委会选出了16 个获奖项目。这些项目既有诸如学习动机与教育资源关系的社科研究,也有关于海藻酸钠吸附性的科学探索;既有手摇爆米花的人文记录,又有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概念艺术品……可谓包罗万象,充分展现了中国当代高中生的创新力和行动力。
参赛者感言:立大志,做小事
来自上外附中的高二学生沈赫赫,率领她的团队在这次“中国大智汇”的比赛中一举拿下了团队一等奖。并列团队一等奖的,还有复旦附中的关注手摇爆米花的艺术和人文记录项目。
沈赫赫所带领参赛的项目是“教育资源对高中学生学习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专业的数据分析,来研究教育资源是否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以及从哪些方面产生影响,从而为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决策者提供依据,以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这次比赛,沈赫赫切身感受到了哈佛人身上强大的创造力与行动力。“这次比赛一开始只给了一些研究的方向,需要参赛者自己去挖掘自己参赛将要关注的具体议题。”对于这样的赛制设置,沈赫赫认为,“这种形式能够鼓励我们去探索、去创造,充分调动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评委语录
(以下选取复赛、决赛环节中国方面部分评委评论)
评委周健:
(德视佳集团首席执行官助理)
其实,孩子们做什么课题最后看来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比赛,能让这些参赛选手体验思考、创新的过程,并增强他们的行动力。
评委曾进:
(《外滩画报》副总编辑)
这位连续担任了两届“中国大智汇”比赛的评委,有几点体会:第一,地域文化造就了北上广三地高中生截然不同的创新思维——京派思维和格局更具开放性;海派重实践和理性;广东务实、底层社会责任感更强。第二,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具有强大的知识构建能力,从化学元素到物理学上的有力辩驳、各种数据和方法论上的质疑,90 后或00 后让我吃惊的不是学习底蕴,而是对互联网信息的快速转化能力。第三,北上广孩子占据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具备了精英教育的内核,不过优秀学生的原动力还是自己,有梦想的人,走得更远。
评委范晓曼:
(《CM 华夏理财》主编)
个人比较看好的两个项目都有个共同点,更关注对人的影响。年轻的学生很早就能关注到社会与人生发展的必然联系是非常好的。
评委Cecilia Yu :
(业内资深人士)
16 强之外,还有几支队伍、几个人让我久久难忘。成都七中研发的项目可以在灾区立即解决鞋子问题,但由于应用的局限性,这支梦想之队没有进入决赛的大门;北京人大附中的几个理科男,带来了一个在高中生中推广义工活动的互联网项目,虽然最终也与决赛无缘,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停滞,最近他们正在为北京自闭症儿童做义展……赛场帷幕拉下,选手们的舞台才刚刚拉开序幕,期待看到他们的项目都能在未来得以实现,为16 强外的强手们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