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三观不正”的学琴母女、珠海夫妻漫长的生产过程和月子餐、美食太少故事太多、跑题严重煽情无度……5月9日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引发无数网友的吐槽。这部被主创反复强调为“探讨中国人与美食的关系”的纪录片,正急速滑出“美食”范畴,沦落为一部貌似人文的社会问题苦情片和宣传片。
跑题至“三观不正”
《舌尖2》自4月中旬开播以来,就争议不断,其中“美食太少故事太多”是网友的吐槽焦点。从已播出的4集来看,第一集《脚步》和第四集《家常》都让人强烈质疑这是否还是一部谈美食的纪录片。
如果说第一集讲述的几个故事:夫妻辛苦养蜂,游子奔波千里只为品尝家乡的豆花,爬上40米高的大树采集野蜂蜜,爸爸为女儿捉跳跳鱼,老大爷深山采花菇、种香菇等,让观众“还能忍受”;那第四集中每个耗时十几、20分钟的冗长故事:在上海学琴的河南母女、珠海夫妇的生产经历和全家上阵的月子餐、考察女儿男朋友的糖水老爸、做西瓜酱等待儿女回家团聚的姥姥……则直接令抱定美食初衷的观众崩溃。
好好的美食纪录片,变成了家长里短的滥情剧情片,不仅展现的美食寥寥无几,而且煽情跑题严重。“家常变成了一把鼻涕一把泪”,而且“编得像走基层,主题之外承受了太多强加的信息和主观设计”,其中所讲故事还“三观不正”、“悖离人伦”、“特别虚假”……网友们的批评毫不留情。
“《家常》和《脚步》确实把情煽得有点儿过了,故事也有些不搭调,主题是舌尖而不是心尖。”网友“@Li”评论道。
“这一集矫情过了,请回归本位。高考作文跑题的话可是0分哦。”“第四集差评,跑题跑得没边了。看完简直没食欲,太可怕了!”“越看越离谱,就觉得导演是‘好声音’刚开除的,去网上搜了一下评论,原来是一致的差评。错误的价值观,曲解主题。吃家常饭开开心心吃就好,结果半壁江山都沦陷在死了爹死了妈父母离异见不到亲娘这种剧情里面了。”
《舌尖2》从一开篇就涉及了诸如留守儿童、麦客的式微等社会热点问题,但观众并不买账,“完全没了第一季淡然乡愁的感动滋味,刻意煽情纠结人情乡味,素材太多展开太广,有些凌乱。”一些网友则反应愤怒,“不看了,既然是舌尖上的中国,在美食制作上起码要有专业水准,像现在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简直让人愤慨。以为煽情就能拿好评,简直是脑子被驴踢了。”
而最让网友直呼“受不了”的是《家常》中的学琴故事:妈妈为了女儿学琴,从河南到上海全职陪读。为此,她与女儿5年没回过老家,5年没见过丈夫和父亲,就连婆婆病重化疗也没回去探望。“母女学琴故事,怎么觉得传递的不是中国美食文化,而是一种畸形的奋斗史呢?”有网友因此怀疑,河南母女和该集导演有着不寻常的关系。
煽情+科普的“文化”
尽管恶评如潮,但该片主创仍铁嘴钢牙,坚称该片定位不是呈现单纯的美食,而是要表现他们一直崇尚的中国文化和“家国情怀”。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多次表示,“从第一季我们就确定了,《舌尖上的中国》要表现中国人和食物的隐秘关系。食物是出发点,蕴藏在背后的中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特别想展现的。”
他并以第四集珠海夫妻的月子餐为例,说明他们想着力表现的隐含在美食背后的东西,“拿《家常》里的月子餐来说,爷爷奶奶给儿媳妇做的是鲫鱼木瓜,名义上是补身体,实际上是要儿媳妇的乳汁。姥姥姥爷家做的鱼腥草,是有利于伤口愈合的,好了,你一下子就知道谁是亲生的了吧”。
但主创们这种高大上的诉求和“微言大义”,网友们不欣赏也理解不了:“《舌尖上的中国2》越来越没意思了,一个美食节目,就谈食物,多好;非要煽情,造作。花那么多镜头讲一个母亲为了女儿学琴,她是如何牺牲自己,如何牺牲家庭;我直接就转台了;她要为女儿那样牺牲,那是她的事,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逼着我们和她一起苦情,厌烦。我们只是想看一个好看的美食节目!”网友“土豆笔记”的这段话,代表了许多观众的心声。
一网友批评,《舌尖2》是《舌尖上的畸形中国》,跟文化毫不沾边。“有人说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讲的就是文化,OK,咱说中国,说文化。中国的文化是什么?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舌尖2》却是怎样的呢?为了女儿求学,到5年不回家的程度……”
粉丝们发现,较于此前收获颇多赞誉的《舌尖》,《舌尖2》已整体变调,那些表现家庭温馨、生活艰辛的煽情故事,不仅将整个纪录片变成中国社会问题的苦情片,更直接沦为貌似中国文化的宣传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看完第一集,许多粉丝已不再观看,并预言该片“大有玩砸的趋势”。
而一些外媒也一改对第一季的褒扬态度,质疑该片似乎更在意扣动观众的心弦,而非味蕾。美国《华尔街日报》批评该片已变成一档爱国主义教育节目,“食物的制作者和食用者成了主角,而不是食物本身,有喧宾夺主之嫌”,甚至“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
外媒的这些评论虽令部分网友反感,却并非空穴来风。一直以来,以CCTV为代表的大多数中国纪录片,即便拍个自然地理,也得弄出个宏大的叙事主题、深刻的人文关怀来,似乎不这样就彰显不了制作者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完全忘了纪录片的真正意义在于记录和呈现,而非硬塞进一堆所谓的文化乡愁和家国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2》虽没有第一季每集结尾,一人捧一堆食物傻笑的明显摆拍镜头,但仍延续了《舌尖》对食材进行广泛科普的调调,诸如菜籽油、蜂蜜、玉米等被涉及的普通食材,都一一被进行了包括营养成分和对健康有何益处的名词解释,以显示该片对中华美食的追根溯源。而事实是,这种莫名其妙的食材科普,对如今可随时随地百度的观众来说,显得既多余又矫情可笑。而《舌尖2》的很多解说词也没摆脱第一季的故作高深,瞎绕瞎跩,显得别扭而不知所云。
别再自称“英国范儿”了
《舌尖2》播出后,其中的采野蜂蜜和飞鱼部分画面被指“抄袭”BBC纪录片。对此,该片主创回应称这些镜头已获BBC授权,并称是“致敬经典”。而在谈到《舌尖2》的影像风格时,陈晓卿更直言是“英国范儿的”。但在记者看来,《舌尖2》的影像风格确实是在向BBC靠近,但整体的精神气质却与BBC纪录片没多少关联。
众所周知,BBC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界享有崇高声誉,这些声誉的获得,很大程度来源于它一直奉行的世界纪录片创始人罗伯特·弗拉哈迪倡导的“非虚构”原则。罗伯特·弗拉哈迪的至理名言是,“故事应该来源于生活,而不是单个的情节。”而他拍摄的纪录片通常情节都很简略,不胡乱煽情,更不会人为添加所谓文化和主题。
经常看BBC纪录片的粉丝会发现,自然真实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在记者观看的BBC纪录片中,《田园生活》讲述的是一个名为卡罗琳·克莱尔老太太的田园故事。在片中,这个德文郡满头灰发的老太太锄草、育苗、修枝、造肥……片子忠实地记录着她的每一个平凡过程:她神采飞扬的讲述,她的目光、手指在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上流连……她不时绽放的惊喜和陶醉,深深地感染着观众,也让远在异国的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英国园艺文化的深厚。
除此之外,BBC纪录片也非常崇尚专业性,很难想像在其片中会出现《舌尖2》观众们抱怨的“上海红烧肉是不正宗的河南版”的疏漏,也不大可能会出现《舌尖2》将扬州市民很少吃到的“蒲菜涨蛋”,当作他们家常菜的情况。
BBC纪录片一直有遵循生态环保的传统,而《舌尖2》中许多美食的获取却令人质疑:爬上40米高的大树,只为挖点儿野蜂蜜;为做个鱼子酱,大量捕捞手指长的小雷鱼;姥姥做西瓜酱盖的是脏兮兮的大棉被……片中许多食材的获得、美食的制造过程,都给人不环保不卫生的感觉。而在此片播出过程中,营养专家也指出,《舌尖2》中许多“原生态”食材,其实暗藏安全隐患:土法采集的野生蜂蜜很可能有毒,古法木榨菜籽油的残留对人体有害,鱼子酱则干脆有致癌风险……在记者看来,一档如《舌尖》这样高大上的美食纪录片,似乎有必要科普一下健康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