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林
1944年6月6日早晨6时30分,在空军部队的掩护下,16万盟军兵分五路登陆法国诺曼底。战役中,盟军共伤亡12.2万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万人,被俘4.1万人,共损失11.4万人。
诺曼底登陆成为欧洲战场的转折点。这是二战中最重要的一场登陆战,也是战争史上一次最复杂的决策,天气、潮汐、对手和暗算,这是最漫长的一天。但是,希特勒长达2500英里的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其中很大原因,是德军中了盟军的疑兵之计。
死马丁少校送情报
1944年4月30日凌晨,距西班牙韦尔瓦海岸的海域,英国皇家海军六翼天使号潜艇军人,将带着盟军从西西里登陆情报信息的英国军官尸体投入海中。
执行战略欺骗任务的是由埃文·蒙塔古中校负责的英国伦敦情报监督处,军情局第五处协助。他们从伦敦殡仪馆找来一个死者,让他冒充携带情报死去的英国军官。蒙塔古把这次行动计划命名为“肉馅行动”。
为了让这位名叫威廉姆·马丁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少校、盟军联合作战司令部参谋的身份更加可信,行动组把他的出生地伪造为嘉迪夫,出生日期为1907年,为他虚构了未婚妻,在他的随身物品中放上了其未婚妻的相片、购买订婚戒指收据、情书。他口袋里还有一个英国人应该有的各式各样小东西:钥匙、硬币、钞票、香烟、火柴盒和笔记本,甚至还有两张伦敦皇家戏院的戏票存根。行动小组还极力塑造他的个人性格特征,为此情报部门伪造了一封银行催款信、一张透支7英镑19先令2便士的账单、一封来自他父亲措辞严厉的家信和一枚补发的海军身份识别牌。
蒙塔古还为他准备了两封信,信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盟军将要在希腊和萨丁岛登陆。为了增加真实性,还在他的公文包里放了一本军事理论家乔治·松德斯的新著《联合作战》及军官证、联合作战司令部的通行证等物品。
几小时后,一艘西班牙渔船捞起了马丁少校的尸体,并将其交到西班牙政府,他们将情报转给了德军。随后,德国特工潜入英国,对出售马丁穿着内衣的商店、发出催款信的银行及其未婚妻住处都进行了调查,当然,蒙塔古早已做好安排,滴水不漏。
英国还专门组建双十字委员会,将被捕的德国间谍策反成为英国服务的双面间谍。终于拥有了4位被德国情报机关相信的双面间谍:“加宝”、“珍宝”、“三轮车”和“布鲁斯特”。
1944年5月26日,希特勒端详着照片上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他疑惑不解,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来这里。这张照片是德国间谍当天拍摄的。不久,间谍又传来信息,蒙哥马利去了阿尔及尔,并带来印有他名字缩写的手绢。
然而,这一切都是盟军精心设置的“铜头蛇”行动,该行动是伦敦情报监督处在诺曼底登陆战前夕的一场秘密情报战,他们找来一个英国皇家军饷团中尉克利夫顿·詹姆斯扮演的“蒙哥马利”到达非洲的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英国陆军特种战委员会副主任杰维斯·里德还安排詹姆斯在总司令专用列车上见到了真的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对“铜头蛇”计划十分赞赏,特意叮嘱里德,既然詹姆斯扮演他,也必须拿他一样的薪水。
这一切,使得德国人相信:盟军的登陆地点不是法国北部的诺曼底,而是法国南部的加莱地区。这样,德军的90个师100万人被布置到远离诺曼底地区,等待着永远不会到来的登陆部队。
好莱坞道具迷惑德军
为了完满实行“卫士”计划,伦敦情报监督处在南欧实施了“齐柏林”计划:1944年初,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预感到德国败局已定,于是派出密使与英、美接触,秘密商讨投降事宜。英国广播、报纸有意无意中透露了双方的秘密。德国不能容忍南欧出现叛徒,只好从法国抽出3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攻打匈牙利。
在北欧,伦敦情报监督处组织了“北方坚韧”计划,虚构出一次代号为“斯凯岛”的登陆行动方案,这一方案确定:英国的第4集团军——一支拥有25万人的强大军队正在苏格兰集结,它将配合美国第15军和一支并不存在的苏联部队,准备向挪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于是,引诱德军在挪威和瑞典部署了13个师38万陆军、1个装甲师、1500门海岸炮和火箭发射器及一支空军以防范盟军的进攻。
就在“北方坚韧”计划全面展开的时候,“南方坚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它就是在英国东南部的“水银计划”:虚构了由巴顿将军指挥的番号为美国第一集团军群,由50个师100万人组成。其实是由300多名报务员伪装成集团军、军、师、团、营之间无线电通讯联络。
其次在肯特郡修建了军营、仓库、公路、输油管线,并由好莱坞道具师设置假的物资囤积处、假机场、假飞机、假坦克、假大炮,连同一个旅的充气橡皮坦克一起挤满了田野。另外,还逼真地在河面上制造出军舰航行的油迹、坦克在公路上留下的履带印。再将老弱残兵调到这里,驻扎操练,绳索上还真的挂着一些要洗的衣服。使德军统帅部了解到在英国肯特郡,盟军集结了50个师组成由巴顿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群,那么登陆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加莱。
不仅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连英国国王和蒙哥马利都视察过码头,艾森豪威尔则在一次晚宴上向“码头建筑工人”致谢。当地报纸也围绕最近拥入这一地区的大量外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的辩论。在电台“情人娱乐”节目中,也时常播放美军官兵家属为其亲人点播的歌曲,这一切都将使德军产生心理错觉。
双面间谍“加宝”领受了德国布置的查明第一集团军群(也就是“水银计划”所虚构的部队)任务,乘机堂而皇之地报告了第一集团军群的兵力编成等情报。
魏尔仑诗句是行动口令
“秋日的琴音呜咽,声声慢慢抽打着我的心。”6月1日晚英国广播电台用法国诗人保罗·魏尔仑的诗《秋歌》作为暗语发出“霸王行动”预令,德军也同时破译了这个暗语,但是没有人相信盟军会马上进攻诺曼底地区。
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6月6日凌晨2点,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惯用手法,并不十分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对此,德国西线的参谋长答道:“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坚持认为这只是盟军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莱登陆。
盟军保密工作堪称极致——为防止泄密,英国政府还中止了英国同外国的一切外交关系,撤消沿岸的正常航道运输,把所有船只用于“霸王行动”。为了严格保密,整个英国南部同其他地区断绝一切交通,设置警戒线,盟军为“霸王行动”在这里塞满了军事装备和物资。
为诺曼底登陆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巨大而复杂的。盟军改进了许多装甲车,它们有扫雷车、压路车和供跨过沟渠的装甲便桥等,甚至还制造了两座人工港口,以便登陆部队卸下装备物资之用。
对于进攻目标的地形侦察,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用飞机拍摄从荷兰到西班牙的海岸线,特别是从1944年4月到6月,共出动飞机侦察4500架次。此外,还有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数以千计的情报。这样,德军在欧洲大陆沿海的防御工事、桥梁、机场、沼泽地区、仓库、公路、火车站,都被盟军弄得一清二楚。
6月5日凌晨,气象学家报告“明天清晨天气会转晴,晴好天气将持续约36个小时”,盟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决定赌一把,下达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行动”之令。
《孙子兵法》之战术
艾森豪威尔同时起草了《战役取得胜利的进军令》和《战役失利给新闻界的公告》,做了战役胜败的两手准备。他面对的是一盘杀机四伏、充满凶险的险棋。“要摧毁那些用现代火力装备起来的由训练有素的将士防守着的钢铁工事,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只能用……出奇制胜的办法。”可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先看盟军方面,艾森豪威尔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而德军方面,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构筑大西洋壁垒防御带,防御带从挪威一直绵延至西班牙,由1.5万个相互支撑的混凝土火力点组成,30万人把守。德军在西线总共集结了58个战斗师和7个装甲师,76万人。
中国古兵法以势论兵,谓兵有三势,所谓气势、地势、因势。盟军集兵百万,海空权在握,精兵强将,已成“转石于千仞之山不可止遏”之势,渡海登陆,其气势已不在话下。但地势却全不在盟军这边,英吉利海峡窄处几十公里,宽处上百公里,终年风急浪高、涛翻雾锁,而德军海岸一边或沼泽滩涂,或灌木丛林,或岩石林立,都成易守难攻之势。气势在盟军,地势在德军,各占一头,于是整个战役成败之玄机就全藏在因势上了。
巴顿将军的假司令部和多佛尔地区的假集结地隐蔽了在英国南部地区上百万军队,几千艘舰船的集结。但从集结区到诺曼底海滩的航渡要坚持几个小时,而航渡一开始,“隘形”便形成了,一旦德军迅即发现这一行动,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集中兵力,占尽地势之利,盟军苦心经营的“因势”便可能功亏一篑。
此时,盟军的电子战就显得尤为重要。6月5日夜间,“海王”行动开始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地展开了,几千艘参战舰艇载着首批登陆的十几万大军在暗夜中涌向海峡对面。同时,电子战也开始全面实施,对各主要雷达站进行轰炸,还使用了20架干扰飞机不停飞行,阻止德国雷达对接近诺曼底的舰船编队的探测。
与此同时,一支“模拟舰队”也离开多佛尔附近的各港口,开始航渡。这支舰队由很多小船组成,船上装着特制的金属板,后面拖着浮标和涂敷着金属膜的气球,这些模拟物在德军雷达屏上产生了与大军舰一样强的回波。加上飞机同时投下大量干扰物和箔条,制造了一支模拟的护航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莱。
等德军最高司令部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时,击退盟军的天时地利均已丧失殆尽了。诺曼底登陆取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6月6日终时,美军5个团的兵力,英军 3个师的兵力均已开始向内陆突破。随后30天内,盟军有92万人,58万吨补给品和17万辆车辆以及大量武器装备通过英吉利海峡运到了登陆场,从而在兵力上取得了2比1的局部优势。
(作者为戏剧评论家、《空中生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