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央行终于在6月9日晚出台了市场期盼已久的降准政策。
央行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尽管是定向,但对当前疲软的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事实上,定向降准加上再贷款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或许还有短期融资便利,央行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已出。
6月11日消息,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在年报关于2014年货币政策展望部分,央行表示,2014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13%左右,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央行年报称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央行坚持定向降准
在公告中,央行厘清符合定向降准条件的商业银行的条件是: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而且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不包括在内。
“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央行强调。6月10日晚间,《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业内人士,根据测算,工行、农行等对整个流动性系统有较大影响力的四大行并未在列。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被指标卡在门外。
而从目前已经上市的城商行来看,包括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其年报中披露的涉农贷款、小微贷款的比例也未达到央行的要求。
此外,央行还宣布,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作为定向降准的支援对象,6月9日,汽车金融的领头羊物产中大(SH.600704)受到资金追捧。当日开盘后,物产中大一路走高,最后收报8.07元/股,涨幅7.03%。同时其成交量也为3个月来最高。
事实上,在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之前,4月22日,央行宣布自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
到,其实在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前,包括银监会在内的一些监管层都在讨论是否有降息的可能性,但央行坚持仿效4月份对农商行的方法,即对定向银行降准。“央行意在帮助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一直被国有银行以及一些主要商业银行忽略。”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记者,但是央行认为,中小企业对创造就业、经济转型非常重要。
“此次‘定向降准’意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正向激励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三农’、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媒体坦言。
而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此举释放资金量被形象比喻成“旱林中的毛毛雨”。中金公司表示,降准的幅度高于预期,但实际投放资金规模仍不会太大。
由于没有官方公开数据,中金此前估计,2014年一季度末,所有农商行存款余额约7.3万亿元,所有农合行存款余额约1.1万亿元,如果按照全口径,大约释放1500亿元资金。但是,此次降准只针对非县域农商行、农合行,还不包括县域的农联社,存款规模应该明显小于上述两个口径,中金预计释放资金规模不会超过1000亿元,可能是几百亿规模。
并非“万能药”
尽管此次定向降准释放资金量并不多,但是近期央行已通过其他手段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
6月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4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若无后续操作,本周将实现资金净投放730亿元。这也是央行已连续第4周实现净投放,此前3周也实现了资金净投放,规模分别为200亿元、1200亿元和440亿元。规模总计达2570亿元。
另一方面,通过再贷款进行定向宽松的策略也很明显。
5月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获得了央行的定向再贷款。而该笔再贷款已于上个月底收到,并被要求投向于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农民)。在此之前,央行定向向国家开发银行下发逾千亿元的再贷款,专项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
至此,央行开启以定向降准和再贷款为主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业内猜测,央行将公开市场操作的角色更多回归至平滑市场流动性中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在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下,不会影响银行体系总体流动性。”央行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而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实现了结构化的货币宽松,但对于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来说,定向降准并非万能药。
原因在于,尽管定向降准使中小企业和三农获得一次性的廉价资金配给,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特征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除非经济改革红利能不断释放,令中小企业和三农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能力有质的飞跃。”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否则基础货币投放所创造的信用仍会流入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等资金黑洞。
事实上,央行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定向宽松不能本质上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定向宽松无助于解决货币传导机制和中小企业、三农领域的融资问题。”管清友的观点如是。
目前,银行间流动性并不紧张。其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收益率四五月走低;其二隔夜拆借利率也基本维持在2.5%左右。根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显示,6月10日,隔夜Shibor利率均值为2.5700%,比前一交易日下降1个BP,7天、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Shibor利率均值分别较前一交易日下降0BP、2.60BP、0.20BP、0.86BP。
“而与此相悖的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未下降,一般贷款利率仍然维持高位。”管清友坦言,这表明货币传导机制出现严重阻塞,宽货币并非向宽信用传递。
但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此次“定向降准”在调结构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稳增长作用。同时坦言,“对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定向降准’,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扩大消费,同样起到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但“定向降准”离“全面降准”还有一定距离。
“此次‘定向降准’意味着短期内没有‘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连平分析,全面降准能全面增加流动性,但目前整体流动性并不缺,货币市场利率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如果全面增加流动性,部分资金还可能流入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领域等不该流入的地方。“因此可以说近期没必要全面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