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建华 北京报道
地方政府对于自主发债的热情显而易见。5月19日,财政部关于《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通知印发以来,10个试点省市相关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据《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广东、山东目前走在各省前列,其他省份也非常踊跃。
作为此次地方自主发债试点的关键环节,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受到各方关注,为此,财政部近日专门发布了《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信用评级工作指导意见》。然而,业内人士坦承,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尚未成熟,可能面临信息获取、地方政府干预等各种挑战,目前只能摸石头过河。
地方积极
最近,资信评级机构有点忙。6月17日,中诚信国际与穆迪在北京联合举行信用风险会议,重点推介地方债信用评级业务,作为会议主讲的中诚信国际政府与公共融资评级部高级分析师闫文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一活动,6月19日还要在上海再办一场,而该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地方自主发债的信用评级招投标工作。
而另一本土知名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北京总部负责人谷明也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正在参与地方政府发债工作,“已经进场开始做的有两家,参与投标的有几家,进入试点的这几个省市我们都会参与。”
同一天,广东省正式对外发布了地方债信用评级报告以及其他7份发债相关文书,评级时间6月13日,信用等级3A。对此,多位业内人士惊叹广东省试点发债的动作迅速。
谷明对记者表示,一般而言对于企业债,调查评级工作至少需要15天,而对于集团性企业的发债,时间则至少需要45天。
记者注意到,财政部5月19日发布试点通知,6月6日,广东省通过招标选定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信用评级,6月13日评级完成,17日评级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总共不到一个月,不可谓不迅速。
山东省财政厅6月19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6月12日,山东省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机构招标工作结束,中标机构同样是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目前,信用评级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预计7月份进行债券的招标发行工作。”
另外,北京、宁夏、江苏、江西等试点省市均挂出了组建地方债承销团或信用评级机构招标的通知。
同时,在自发自还试点地区启动债券发行工作时,由财政部代理的第一批地方政府债券也启动了招标。6月13日,甘肃、新疆、福建、广西、四川五个地区发行了今年首期地方债,总额为516亿元,第二期183亿元地方债也将于6月20日招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陈志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做支撑,中央提出人的城镇化,无论从提供就业和公共服务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手段。“那么钱从哪里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体现,地方债反映了政策的基本取向。”
“目前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也在下滑,一些在建工程要接着完成,仅靠当前的税收和一些卖地的钱是不够的。从地方来讲,肯定想进到这个试点范围来,多一个融资渠道,何乐而不为呢?”陈志勇说。
评级试水
此次地方自主发债与国债发行,以及财政部代发地方债相比,从流程上讲并无太大区别,唯一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信用评级的环节。
陈志勇认为,总体上而言,目前地方财政管理还有不少制度欠缺,财政信息不是那么完整、细致,透明度不高,还缺少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而信用评级是个很重要的抓手,可以促进地方政府规范财政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信息透明度。
从广东省17日发布的评级报告来看,其中较大篇幅注重于广东省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平衡能力、政府性债务情况的分析,而募集资金的用途和偿债安排部分最为简略。另外,评级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广东省统计年鉴,国家审计署的地方债审计报告以及财政厅提供的近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数据,并没有出现一些此前未予公开的信息。
对此,上海新世纪评级副总裁郭继丰的解释是,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规范化、透明化、市场化的表现,这在客观上会促进地方政府完善信息披露,以满足投资者信用风险判定的需要。同时,地方政府的信息披露有其财经纪律和制度。评级机构本身并不能倒逼地方政府完善信披,一定程度上还得应地方政府的要求对需要保密的信息进行保密。
对于新世纪给予广东省的3A评级,一位不愿具名的评级机构高管持保留态度。在他看来,一份评级报告的含金量需要靠最终的债务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来检验,但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机构本身的公信力也是重要指标。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对于本省经济不像评级报告那么乐观,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广东目前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实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不佳、成本压力较大、去产能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加剧,投资、出口和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黎友焕认为,广东省地方债整体风险不大,但某些地区还是比较紧张,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对债务情况遮遮掩掩。然而这些风险提示信息在上述评级报告中鲜有看见。
闫文涛认为,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难点不在于评级方法,而主要在于信息获得,对于某些地方经济指标、财政数据,地方政府如果不愿提供,评级机构很难从其他渠道得知。
谷明则称,对于评级结果有疑问很正常,地方政府评级市场还处于试水阶段,尚不成熟。地方政府对于评级价值的认可度、配合度也有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
“地方政府给的数据也可能有水分,这个和企业评级一样,我们会通过从其他渠道搜集的信息进行比对、核实、测算。除了政府提供的数据,我们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人均收入、环境资源等一系列指标因素。”谷明说。
有进无退
无论如何,地方自主发债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面临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财政和债务的双重压力,地方自主发债没有退路。
据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透露,今年到期需偿还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11万亿元,按照上述偿债比例,今年地方政府需偿还债务或为2.4万亿元。“今年是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
另外,“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过大,全国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占比平均是37.23%,部分省份在50%以上,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走势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影响很大。”闫文涛说。
陈志勇认为,信用评级对于规范地方财政秩序十分重要,但作用需要时间体现。
多位受访专家预期,地方债试点自发自还今后肯定还有扩大范围,很可能在《预算法》修改完成后实现全国覆盖。但地方债是放到省级,还是一些市县也可以干,债是综合的发还是按项目来发?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口子已经打开,但前路漫长。陈志勇说,“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地方债资金怎么保证合理的用途,怎么样明确资金使用的责任,保证举债有一定的绩效,保证它的偿还,还有债务规模如何控制,类似很多问题还需要斟酌,并通过制度加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