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丹
IPO的再次启动令PE企业再次迎来了春天,而一群来自投行界精英部队组成的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石资本”)2014年却迎来了发展新阶段。
目前,基石资本累计投资近50余家企业,退出项目18家,打造上市公司11家,比如山河智能、回天胶业、华中数控、华昌达、三六五网、开元仪器等,退出项目平均内部收益率44%。
在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看来,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基石资本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其掌管的资金规模超过120亿元,在短短的几年内锋芒毕露。而过了不惑之年的张维心里很清楚,基石资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张维,已经在投行和股权投资行业进行了二十几年的长跑,毕业之后进入公务员体系后非常不安分,毅然决然南下深圳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深受“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影响,基石资本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所投企业反过来成为基金的LP。
目前,华闻传媒、欧普照明、山东六和、开元仪器、磨铁图书等数十家被投企业均是基石资本背后重要的LP资源,其中,目前华闻传媒是基石资本最大的LP。
“我曾经去南极坐雪橇找帝企鹅,遇到一群到南极跑雪地马拉松的人,他们是欧美和日本人,有人已经连续8年来南极跑马拉松,最好的纪录是3小时15分。”张维已经去过南极3次,2014年,他的生活目标是参加深圳的马拉松。
为投资自立门户
基石资本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的大鹏证券直投公司,张维曾任大鹏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而基石资本大部分核心成员也是来自这个部门。
“当时这个直投公司大股东把资金占用了,我们是没什么钱做投资的。”张维和本报记者分享创立基石资本的原因时如是说,当时想投资一些好的企业来分享其成长性。
2002年,张维带领投行部门骨干组成了大鹏创投的核心团队,2007年创立了基石资本品牌,引入新的专业人员。基石资本的团队来自于投行,作为核心成员的王启文、林凌、陈延立、陶涛、韩再武、陈延立都曾在大鹏证券及大鹏创投担任要职。
在股权投资初期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投资逻辑,“我们做投行时交了大量的学费,在过去大环境下,没有多少好企业。”张维表示。那时,张维感受最深刻的是还没有灵活的有限合伙企业形式,基石资本成立初期谈好了的企业LP反悔不投,“造成非常大的机会损失。大部分机构没有坚持投资,但是我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张维深感资本市场是个政策市,在投资策略上则更为谨慎。“投行曾经是额度制,企业不可避免地争取指标,拼凑、包装上市。因为过去没有这么多好企业,这也和中国经济发展状态有关,之前整个中国经济总量都是薄弱的。”张维解释道。
张维的普通话夹杂着安徽口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不懂的地方他非常耐心地解释。喜欢旅游、潜水的张维力求在股权投资领域做到极致、做出精品。
目前,基石资本聚焦消费、医疗、文化三大领域。“其实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有些教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带来企业治理的波动,因此很快就回避了和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的行业,大化工、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我们是从来都不看的。”
目前,张维较少具体看项目,而是负责公司战略、核心客户管理以及风控等工作。在大鹏证券之前,张维曾经是公务员,触动他下海的是对企业和投资的热爱。
本报记者第一次见到张维是基石资本在深圳的一次路演上,给人的印象是热情、谦虚。当时路演结束之后,张维并没有立刻离场,而是和投资人纷纷合影以及答疑。2014年,基石资本准备再发3只基金,其中一只基金就是围猎定增市场。
“将定增项目做成精品”
“定向增发市场去年是3500亿,这是个大市场。定向增发收益取决于企业本身的质量,并不是每个项目都挣钱。”张维谈到新基金参与定增市场的目标时表示,投资逻辑还是和PE相通,并不是简单看差价。“我们还是用一级市场的思维来做定增项目,只有对企业成长有更深刻的认知才能取得高回报。”张维表示,定增过程中要看收购方、被收购方的团队是否有参与,“我们更关心公司治理层面的问题,尽量把风险降低。”
张维引以为傲的是康恩贝这个定增案例,康恩贝4月7日发布公告称,拟以9.945亿元收购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51%的股权。他表示,这次尽职调查就花了半年时间,“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团队都在参与,看到他们对企业的信心。”
目前,基石资本负责定增市场的团队只有4个人,“我们没有打算做得很大,准备做成精品。”在张维看来,定增市场也是一级市场的延伸,有好项目也不能放弃。公司战略上联动起来,同时,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张维表示,无论是VC、PE、定增、并购等产品落脚点均是股权投资,以探寻更多不同的退出渠道。目前,基石资本的主线还是以PE为主,投资成长性阶段的企业。
张维预测,企业将迎来收购整合的高潮期,这点他深有体会。“我上个月在无锡参观红豆集团,规模500万以上营收的纺织面料企业有60多万家,当时我很吃惊,这个行业太分散了。”张维表示,行业如此分散,规模效应不足、技术投入不足、环保投入不足是必然,收购兼并整合也是必然的。中国绝大多数行业都是高度分散的。
在投资企业时,除了常规的尽职调查之外,张维非常看重企业家精神,如果企业做到一定的阶段,没有一定的组织体系作为支撑它长不大。“我们不仅看产品、渠道、研发、资本结构、人力资源管理、高层的公司治理,还要看整个公司的体系是不是在逐渐形成,企业有无为实现自己长期目标的系统打法。”
在张维看来,投资的本质是投人、看企业家精神。张维经常研读华为,企业家精神代表组织的野性——不屈不挠、奋力拼搏。如果没有这些,企业很难获得成功。
企业反投及GP出资
面对在PE行业这几年还算不错的成绩单,张维将其归功于整个团队,而对于管理,张维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管理体系。他深受彼得·德鲁克的影响,基石资本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所投企业反过来成为基金的LP。
华闻传媒、欧普照明、山东六和、开元仪器、磨铁图书等数十家被投企业均是基石资本背后重要的LP资源,其中,华闻传媒目前是基石资本最大的LP。
“我们和客户彼此都在成长,比如投资一些企业,当时它还很小,后来成长到很大。像华商报业,当时他只有几千万利润,现在利润有6个亿。而三六五网,当时它只有几百万的营收,现在有几个亿的营收。”张维表示,基石资本也从一个小机构成长为资金规模有120亿元的大型PE机构。
张维认为,最成功的投资一定是帮助企业成长。“我担任了华商报业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直到今年才辞掉。现在已经全面重组了,叫华闻传媒。”张维称,他成为公司重要的管理人员,这样可以紧密地推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帮助对方来发展业务。
除了这个特色以外,基石资本还有一个特色是GP团队在基金出资中可以达到10%以上。张维在公司治理上经常有一些思考,“华尔街所有的问题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别人的钱。”如果亏了其实是投资人买单,要避免这种问题,张维独创一种方法,那就是基金公司核心成员必须跟投。
“GP如果只买1%,投资人是不会放心的,我们是要求自己买到10%,还要求不能做同业竞争的业务,你不能说不买基金,而另外做投资,那也不可以。”张维表示,你不能选择性地跟投,比如公司有十几个项目,你只挑了几个好项目来投,这样公司就乱了。我们跟客户的利益要高度一致,信息要高度对称。
这种管理机制,张维和他的合伙人,比如王启文、林凌等已经合作了十来年。张维在合伙人制度上非常透明,“在公司里面我是没有一票赞成权或者一票否决权的,投审委团队由6个人组成,其中4个人投票赞成才能通过。”
在张维看来,这种决策体系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是不会犯常识性错误。而关于合伙人的内部激励体系,张维介绍,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决定合伙人之间怎么分,来新人是如何分配股权、稀释股权的。“这样就能让我们的合伙人得到尊重,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文化和价值观。”
张维认为,基石资本与其他机构不同之处正在于此,在公司治理上,始终想着如何创建合伙人文化,打开大家的事业空间。“想让一个优秀的合伙人长期与我们共事,其实是不容易的,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会越来越大,必须是大家共同认同的事业平台,大家有一样的想法,认为可以为之而努力奋斗。”张维说。
人物简介
张维安徽人,生于1960年代,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深圳市创业投资公会副会长。曾任大鹏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2008 年至今,任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