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
今天,全球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转向悲观,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仍然没有走出债务泥潭,复苏并不强劲;中国经济原有透支环境和资源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人口红利消失,沿海出口导向产业因本币升值和成本上升正在丧失竞争力,中国大多数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和国企债务负担直线上升,社会资金成本高位运行,地产泡沫随时可能崩盘,以国企为主的中国股市长期低迷,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环境缺失;同时,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最大的外汇储备,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仍然存在。未来中国经济新动力在哪里?哪些行业和哪些公司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驱动力量?它们如何确立全球竞争优势?
带着这些问题,《华夏时报》改版7周年之际,本报重磅推出中国经济新动力智库访谈,汇聚了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等100位学者构建华夏财经思想库,为企业和投资者指点迷津,为民族复兴建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华夏时报》一直以思想创造价值为理念,提供思想交流的舞台,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进程。我们选择了国企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新动力系列智库访谈的开篇,是因为国企作为中国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都占有最大的比重,国企改革一直受到姓资姓社意识形态争论的干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改革敏感而艰难。国企改革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其实,国有资本能够定位为中国人民的养老金服务,就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干扰,变成党的强大执政基础,国有企业也就变成中国社会最大的稳定器,几十年积累的国企成为财富,它可以承载改革震荡带来的社会压力。
国有资本交给社保基金理事会聘请专业机构投资者来打理,国资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国有资本运作的过程是否做到公平、公开和公正;国资监管部门派驻董事会的董事具有一票否决权,在国有资本受损的时候可以行使否决权,其他的事项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同股同权履行表决权,派驻董事,市场化选聘管理层,让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独立主体;这些方案都应该可以在考虑范围。(作者为本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