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券商国际梦浮沉

李雅彤 2014-7-18 22:50:00
李雅彤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枪挑“宇宙行”工商银行成为2014年资本圈最大的八卦。华尔街顶级投行与商业银行规模相差不大,而在中国,券商和银行就如小孩和大人——直接融资市场规模小,养不大券商;而间接融资规模大,可以养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这就是中国与美国金融结构的差距。
    中信证券凭借中信集团的金控背景已经成为国内券商的老大,并通过收购东方汇理银行旗下的里昂证券,将业务网络覆盖英国、美国、澳洲和日本,成为第一家分支机构遍及全球的中国证券公司。
    即便这样,中信证券距离当年管金生带领的万国证券鼎盛时期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仍然有差距,更不用说与高盛等国际顶级投行相比。从万国证券到君安证券,从中银国际到中金公司,从中信证券到海通证券,中资投行的国际化梦想从来没有断过。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资本管制及人才、技术等的差异是目前国内券商国际化的最大阻碍。
国际化路径探索
    今年,券商再掀起一阵“出海”热潮,西南证券收购香港上市券商,东吴证券落子新加坡,招商证券获得英国金融监管当局批复业务牌照……虽然国际化之梦筑得艰难,但国内券商始终没有停止尝试。
    与国际投行合作、建立海外子公司、海外IPO、收购海外券商,是目前国内券商国际化的主要方式。1995年,摩根士丹利入股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暂不论中金后来因何种原因与摩根“分手”,中金公司最初选择与国际投行合作,也是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中金公司成立后确实完成了很多大企业的海外上市,成为中国大型企业海外IPO项目优先考虑的投行,一方面是中金公司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拥有国际投行股东背景。
    除了合资,更多的国内券商选择境外扩张,香港由于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与内地联系紧密,成为了券商国际化的首选。20多家内地券商获准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大券商更是拥有多家子公司。此外,部分券商已将扩张的脚步迈出中国香港,招商证券在韩国首尔设立了办事处,中金公司也在纽约、新加坡、伦敦成立了子公司。这样的路径与现在国际顶级投行当初的扩张步伐基本一致,即先设立海外办事处,再设立分行、独资或合资子公司,最终整合为全球化集团。
    此外,海外上市也是券商国际化的一个路径选择。2010年7月,国泰君安国际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为首家赴港IPO的内地券商。2011年10月,中信证券H股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为中信证券募得了约145亿港元。海通证券的香港上市过程虽屡生波折,最终也在2012年4月挂牌交易,募得资金约为125亿港元。对于国内券商来说,尤其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这样的大券商,通过海外上市可以获得海外业务扩张的机会。
    2012年7月,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颇为积极的中信证券,同意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以12.52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里昂证券100%的股权。这是境内券商首次大手笔地收购西方证券公司,里昂证券在亚太地区具有相当的实力和知名度,对于缺乏国际经验的国内券商来说,收购或许是国际化的捷径。
海外业务并不乐观
    虽然国内券商的国际化脚步不停,目前来看海外业务的状况并不乐观。
    海通证券研究所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就香港证券行业而言,实力雄厚的欧美大型投行在各类业务中均占主导地位,而中资券商则由于起步较晚,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都比较低,投行业务主要是参与红筹公司融资项目和H股联席承销,或者是独立承销中小规模项目。
    除了几家大券商,多数券商的海外业务拓展情况不乐观,如兴业证券和长江证券,其在港业务发展得就太不顺利,兴业证券在港分支机构连续亏损3年,长江证券在港分支机构成立至今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究其原因,恐怕与国内券商业务结构单一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严重滞后。事实上,现在国际顶级投行和一些新兴投行,都是把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其争夺国际市场的重点。国内证券公司只允许经营证券业务,而海外金融业却是混业经营,即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多元化才有助于国内券商进行业务创新和规模拓展。
    券商国际化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摩根士丹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其国际化的过程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国内券商本世纪才开始走国际化道路,而且国际顶级投行已经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国内券商国际化不可谓不难。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较严金融管制和证券监督管理体制。汇率决定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投资者的证券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无法保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资本。要进一步推进国内券商的国际化进程,还需要监管层放开资本准入的管制。
    李迅雷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因为资本管制,资金进出不容易,在进行海外并购等事项时相当麻烦。此外,证券公司国际业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还非常欠缺。投资银行的跨国竞争实际上是对国际性人才的竞争,尤其并购、承销和资产管理这类要求较高的业务更是如此。
    此外,收购国外券商也存在一定风险。国外的品牌有其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人才结构也具有跨国性,如何处理文化冲突问题,对于券商来说也是大难题。能否把握住当前的机遇实现国际化,证券公司自身必须制定合适的国际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