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408131952181.jpg

未来食物来自实验室

严葭淇 2014-8-20 15:58:00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应该说,一般公众对于未来食品的预见,是缺乏想像力的,甚至还有好些天真而乐观。因为实际情况是,未来40-50年呈现于大众的食品,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变得更天然,而是更人工。届时,各种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的人工食品,将堂而皇之地被摆上餐桌,以应对人类靠传统生产方式无法解决的全球性食品短缺。

  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诸如人造蛋、人造肉等人工食品,不仅已经诞生且有的已被人们购买,而且风投界的一众人士已达成共识:未来的食物很多将出自实验室。

  肉类替代品:人造蛋vs 3D打印肉

  2014年6月,李嘉诚投资1.8亿港元生产的鸡蛋替代产品——人造蛋的首款产品:人造蛋黄酱(Just Mayo)在香港百佳超市开始销售,每瓶售价约23港元。风投界的一众大佬因此达成共识,他们相信未来的食物来自实验室。实际上,在人造蛋的前期融资中,曾吸引包括雅虎前CEO杨致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一众大佬的投资。

  33岁的Josh Tetrick是人造蛋(Beyond Eggs)的创造者。为了推销Just Mayo,Tetrick飞到香港,和他的金主、华人首富李嘉诚见面,而李嘉诚也亲自上阵,在媒体前和Tetrick合作煎了全球首只“人造蛋”。据报道,Just Mayo在香港卖得相当火爆。

  Just Mayo全由植物原料制成,Josh Tetrick所在的Hampton Creek Foods公司研究了鸡蛋的22种功能成分,并选取12种植物提取相应成分进行复制,其中包括向日葵中的卵磷脂、菜籽油、豌豆和树液中的天然树胶,它们组合形成的蛋白质结构和鸡蛋非常相似。

  “如果没有着手研究,你很难察觉到,鸡蛋在功能上如此强大。”Tetrick表示,人造蛋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取代用来制作蛋黄酱、色拉酱、玛芬或曲奇的鸡蛋。仅此一项,美国每年可少消耗约260亿个鸡蛋。

  人造蛋的成功,被认为可减少饲养动物的巨大能量和环境消耗,售价也因此相对低廉。Tetrick表示。“我们想摆脱动物下蛋的固有模式。食品工业正开始进入一个创新时代,尤其是和动物有关的食品工业。”就在人造蛋抢购过去两周,李嘉诚旗下的风投公司又为一家名为Modern Meadow的3D打印肉类产品公司注资1000万美元。

  其实人造肉在科幻剧中并不新鲜,电影《星际迷航》中,去骨打印肉(也称shmeat)就出现过:Kurk船长抱怨他们2266年感恩节大餐的人造烘肉卷看起来太像火鸡。

  现实中,Modern Meadow公司研制的3D打印肉,则像Beyond Meat(人造肉)的生化进阶版。后者是用大豆、豌豆蛋白及苋菜红制造肉类替代品,科学家们改变了豆类蛋白的分子形态,以模仿肉类的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和特殊口感。该公司还在实验室培养出了牛肉。只需一个能打印器官的3D打印机,就能造出跟牛排高度酷似的替代品。事实上,该公司创始人在2011年的一次演讲中就亲自煎了一片“鲜肉”,并当场吃掉了。

  但3D打印肉的制造过程,听起来却比较倒胃口:一台3D打印机像织布一样工作着,一排排细线从机器中吐出,然后放在充满营养液的培养器里,随着天然胶原蛋白填满细胞空隙,一块完整的肌肉就长成了。

  营养学家是打印肉的坚定支持者。因为人体必需的优良蛋白质、铁和VB12和8种氨基酸,都可以在打印肉中找到。唯一需要克服的是口感,为此Modern Meadow找到芝加哥著名的分子料理餐厅Moto的厨师,对3D打印肉进行纹理、风味和口感的修饰。但无论如何,打印肉的美味程度,和一块在铁板上滋滋煎烤成的上好牛排,或一碗浓油赤酱的红烧肉,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人类将接受人工食品

  尽管目前人们对“人工食品”表现得相当抗拒,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显示:人类在不远的未来,将接受新技术带来的人造食品,至少接受人造肉。因为各种因素将导致传统食物供应无以为继,坚持全天然食物将要挨饿。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全球范围的食物短缺。随着全球人口的激增,依靠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人类将无法养活自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届时必须多生产40%的粮食才能养活增长的人口,而传统食物的生产方式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难题。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全球主要产粮区产生不利影响。

  而未来食品价格也不会像2000年那么便宜,仅人口增长一项,就足以拉高食品价格。2035年,自然肉制品将像今天的鹅肝一样昂贵。而肉制品的营养成分也不可能由药片替代,因为这在技术上无法操作,美国五角大楼曾试图将2000卡路里热量浓缩到一粒胶囊中,但最终放弃,因为这种胶囊将重达半磅。

  “认为天然就是好的,这种想法过于简单,它停留在人们臆想中的过去,停留在食物仍是真实存在的时代。”联合国顾问、曾负责国际食物创新研究项目的荷兰学者路易丝·弗雷斯克说。而科学家已经证明,从牛身上提取若干细胞,便能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一块汉堡肉。假以时日,还能用塑料来仿制细胞,生产出食物。

  2014年7月,英国伦敦艺术家约翰娜·施密尔(Johanna Schmeer)受此启发,设计出7款“未来食物”。这些色彩艳丽、形态夸张甚至有些吓人的食物,将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水、维他命、纤维、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

  该“未来食物”的形状依未来将出现的细菌形状构建,如红球菌、蓝细菌、乳酸菌和柄杆菌等天然细菌。其中有能渗出糖浆的“巨型花生”,有能喷出红色维他命烟雾的装置,及能挤出蛋白质的小囊。但施密尔的作品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大概得过40到50年,这些食物才有可能摆上餐桌。

  其实早在2013年2月,荷兰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就推出了一桌概念版的“未来大餐”:一块红色的试管牛排;“果肉”制作的开胃菜;转基因“蔬菜鱼”制作的红绿条纹寿司;通过微波脉冲可随意调制的各种风味的葡萄酒;为小孩准备的油炸蟋蟀、神奇肉丸和可调口味的可乐,原料用的是干细胞生成的人造肉。

  尽管这桌“未来大餐”并不能吃,它是生物技术工程师、市场专家、设计专业大学生和伦理学家,共同拿出的能实现的未来食物样本。其中神奇肉丸用橡皮泥捏成,牛肉用粉红色毛线编织而成,但这些“概念”却“几乎接近现实”。因为此后不久,世界上首个人造汉堡问世,它由100亿个实验室育出的细胞合成。而人造蛋和3D打印肉,也在不到1年后迎接公众的检验。

  对于人造食品尤其是人造肉的好处,普遍的看法是,可减少对环境及动物的伤害。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生理学教授马克·珀斯特博士说,“骑自行车的肉食者和一个开悍马车的素食者相比,前者对环境伤害大得多。”

  当然,要公众接受人工食品并不容易,因此开发未来食物的关键不在于能做出什么样的食物,而在于公众能接受什么样的食物。为此科学家也在试图说服人们:事实上,很多公众认为的自然食品其实没那么自然,比如某些尝起来比天然香料更真实的化学调料。但无论如何,人类天生热爱美食,虽然食品工业擅长向人们推销,但消费者手中依然拥有相当大的选择权。

  未来最可能的食品

  法国著名厨师皮埃尔·加涅尔是香港美其林餐馆的三星厨师,2009年4月,他与专心研究食物学的法国化学家赫尔弗·塞斯一起实验几个月后,创造出了一份“纯化学大餐”的“未来美食”

  这份“未来美食”大餐没用任何一种天然食材,菜肴的色、香、味、形全部由化学物质组合而成。具体是用一些维C,加点葡萄糖、柠檬酸,最后放几克麦芽糖醇,将它们以特殊方式混合在一起。大餐的开胃菜是柠檬和苹果味道的果冻球,里面填有奶油,外面包裹着一层脆皮。主菜是一份烤“龙虾”,由酒石酸、葡萄糖、多酚组合而成。

  塞斯对这顿大餐很满意,认为是向高级美食迈出了第一步,未来主厨们再不用面对平庸的蔬菜,而完全可以用果糖、果胶、类胡萝卜素和葡醛酸钠等化学物质来烹饪美食。

  这种“人造”美食就是“分子食物”,它最早由塞斯和匈牙利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库尔特1988年创立,其制作过程像一场“厨房的解构主义运动”,大厨用各种奇异工具,通过物理或化学的变化,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质地、外形完全打散,再重新“组合”成一道新菜。

  顶级“分子食物”的制作像科学实验一样复杂,价格也如钻石般昂贵。第一位“分子食物”的烹饪者西班牙大厨法瑞·阿迪拉,最拿手的菜是将蜜瓜做出鱼子酱的形状和口感。也因此阿迪拉所在的餐厅虽然相对偏僻,慕名的食客却相当众多,每年订座数高达50万。

  “分子食物”虽美味新奇,但不少人却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更有批评称,“分子食物”改变了分子结构,是只追求口感而忽略营养,是在“糟蹋食物”。但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制造出了“分子食物”,那就是棉花糖。

  而伴随基因和细胞工程产品的问世,未来的人类食物将更加多样。2013年,香港媒体报道了人类未来的10种食物,其材质、种植和食用方式的奇特,令人大跌眼镜。

  这些食物包括:水藻曲奇、超级稻米、海水番茄、昆虫膏、蔬果变肉、食草、假蛋、音乐增味、食物药丸和纳米改造食品。其中最新奇特的有:水藻曲奇,用水藻风干后磨成的“面粉”制作的曲奇和其他糕点;昆虫膏,昆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物,目前已有超过1400种昆虫成为食物,未来食用昆虫的养殖并不遥远。联合国建议可将昆虫磨成富含蛋白质的糊状,混合其他食品食用;食草,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如牛胃功能的机器,将人类无法吸收的草,转化成可吸收的营养,进而生产食物;音乐增味,牛津大学科学家提议用高频钢琴声代替在食物中的砂糖,从而令食物变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