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每当秋季来临,全球投资者的情绪中总会夹杂着些许忧郁。这些忧郁的情绪有些也许来自他们对过往金融危机大多集中于这个季节爆发的惨痛记忆,有些也许来自他们对即将结束的一年,成果并不理想的失望,而当时间和空间恰好再次相遇在一个关键节点时,这种忧郁就会聚集成一种极度悲伤的气氛,而在这种气氛之下,一种被称之为经济危机的产物便有可能会随之发生。
20世纪以来发生的6次全球性大规模金融危机,无论是被认为是最惨痛历史教训的1929年“大萧条”,还是让我们记忆犹新的2008年次贷危机恰巧都爆发于秋季,而抛开1929年的那次金融危机,此后的5次经济危机相隔的时间也恰巧是7年左右。
如果以史为鉴,2014年,这个距上一次金融危机爆发也相隔7年的秋天的确值得令人警惕。
10月6日-10月12日,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G20央行行长与财长等近100多名经济学家汇聚于华盛顿,他们对全球经济的健康状况进行“会诊”,而诊断结果并不乐观。
增长的“新平庸时代”
10月6日,参加世界银行与IMF秋季峰会的官员发出了恳求、警告和劝诱,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全球领导人能够对目前低迷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刺激,与此同时,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全球经济正处于拐点:他可以一直保持低增长——进入‘新平庸时代’;或力争走一条更好的路子,制定大刀阔斧的政策,加快增长,增加就业,从而获得新‘势头’。”IMF主席拉加德说。拉加德警告称,一段持续的、恶性循环的低增长将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
为了加强警告的严肃性,10月7日IMF还发布了最新一季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在这份报告中,IMF一年之内连续第二次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将2014年全球GDP 增长由今年7月的3.4%,下调至3.3%,仅较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0.1%,而在今年3月的春季峰会上,IMF给出的全球经济增长预估曾是3.6%。
就在IMF不断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来自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两份分别侧重于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状况报告也在进一步加重着这种预期的悲观气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作为危机策源地的发达经济体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作为另一个重要经济引擎——新兴经济体的亮丽增长还是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丝希望,但是在后危机时代,出于调整经济结构的需求,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很有可能会步入“平缓期”。
10月6日世界银行在刚刚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预计,2014年该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为6.9%,低于2013年的7.2%,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而其中作为新兴经济体重要成员的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让投资者担忧。世界银行下调了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该机构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7.4%,较中国政府目标略低0.1%。而2015年的增速则调降至7.2%。“东亚地区各国应对风险的最佳方式是解决过去的金融和财政政策所造成的脆弱性,并配合这些措施推进结构改革。”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苏迪尔·谢蒂说。世界银行同时也补充表示,虽然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趋缓,但东亚太平洋地区仍将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
与新兴市场为调结构所造成的经济增长趋缓不同的是,来自发达国家的紧缩政策则有可能会将这些国家带入通缩的陷阱。OECD最新报告显示,该组织34个成员国8月份CPI为1.8%,低于7月份的1.9%,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降。这一比率也低于各国央行所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普遍放缓,既反映出经济增长前景令人失望,也体现了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困境。“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会是未来全球经济体所遭遇的最大困扰,先进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需要避免过早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有可能陷入通缩的国家,例如欧洲央行则应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包括采取非常规措施,以维持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IMF在报告中忠告说。这一忠告也同时代表了世界银行、OECD和G20集团的立场。
然而,忠言逆耳,更何况经历了7年危机之后,各经济体在听从IMF的忠告——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能力上也在逐步减弱。
再次坠落债务陷阱
10月1日,第16份年度《日内瓦报告》公布。该报告受国际银行及金融研究中心委托,由资深经济学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撰写而成,其中包括三名前央行行长。《日内瓦报告》显示,在次贷危机爆发7年之后,全球经济体并没有接受教训,切实地开始履行平衡资产负债表的承诺。全球债务占GDP比例不仅没有下降,还突破了危机爆发时的水平,并创下新高。全球债务总负担(包括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从2001年的160%,升至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的近200%,而在2013年这一比例更是达到215%。报告撰写团队指出,经济增长本应该与债务增长同频率,甚至更快,这才有可能实现宽松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经济良性循环,然而目前经济低增速与债务负担飙升这一对“有毒资产”的碰撞则意味着全球经济有可能会再一次走向一场危机。
《日内瓦报告》预测,债务负担的飙升有可能会为下一次危机埋下重大隐患,债务负担者将无法忍受加息所带来的影响,而为了不让家庭、企业或是政府陷入这场危机,全球利率将不得不在“很长很长”时间内保持低位。而此前金融机构普遍预测美联储将最早于明年6月开启加息进程。
加息有可能会立即让全球市场再一次陷入债务危机中,而暂缓加息也并非就会彻底避免危机爆发,或许只是延后其发生的时间而已。
虚假的复苏
在美联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这些年中,流动性所刺激出来的更多是市场的兴奋,而实际的经济增长却是另一番光景。
10月7日,美联储发布了《2010-2013年消费者财务状况调查报告》,在这份每三年发布一次的报告中,各项数据都指向了一个让人无法乐观的方向——在美国经济走出衰退5年后,美国的家庭状况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变得更加糟糕。报告显示,34%的家庭称2013年的财务状况较2008年有“一定程度恶化”或“大幅恶化”。仅30%的家庭报告状况有一定程度改善。美联储报告称,由于问卷要求受访者将2008年衰退最严重时的收入作为比较基数,逾三分之二的受访者称财务状况相同或更差。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失业以及薪资下降。虽然美国最新的非农指数显示,该国的失业率已经下降至5.9%,每月有10万人找到工作,但是与2008年相比,还有近140万人没找到全职工作。而劳动参与率下降至36年低点,也是让美国失业率看上去很美的主要原因。有工作的人家庭状况也并不乐观,因为经济增长不确定,超过40%的受访者预计未来的工资和福利将会被降低,大约有一半的受访企业更愿意外包工程,或是投资新技术而不是雇佣新员工。
此外,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也再加剧。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美联储发现,2013年,3%全美最富裕的家庭控制着这个国家54.4%的财富,而此前最高比例出现在1989年,为44.8%。与此同时,90%处于底部的家庭所控制的财富比例则为24.7%,而1989年这一比例为33.2%。
还有一个更加令人对经济增长失望的现象是,作为经济复苏的晴雨表,大多数美国家庭都并没有从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的美国股市中获利。据美联储数据显示,2010年10%的美国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美国81%的股票,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美国民众,尤其是中等收入阶层对于投资一直抱有戒心,在经济复苏明朗之前,他们都不再会选择冒险。虽然美联储在新的报告中没有明确地给出2013年美国人持股比例,但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认为这一比例只会增加,他预计将有可能达到83%。而彭博社和标普道琼斯指数追踪数据也清晰显示,美股,尤其是标普500指数的上涨动力主要是来自于该指数上市公司的回购股票行为。今年标普500指数的上市公司用于分红派息和回购股票的资金总额约9140亿美元,大约相当其净利润的95%。截止到10月3日,标普500回购指数今年累计上涨了7.5%,而同时标普500指数的涨幅则为6.5%。正是在数额巨大的股票回购支持下,美国股市实现了过去50年来最为强劲的反弹。然而,实体经济的增长乏力,则为这一轮牛市埋下了隐患。“没有薪资的上涨,没有消费信心的恢复,没有资本投入的扩大再生产,这样的复苏难道不更像是一个在庞大流动性推动下的虚假的复苏?”哈佛商学院教授、美国竞争力项目负责人迈克尔·波特说。
10月7日,大型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忧虑情绪传染至市场。美国三大股指大跌1.5%以上,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创三个月最大,下跌了1.6%,报收16719.30点。欧洲三大股指也均超过1%,其中欧洲的经济引擎德国因其8月份工业产值下降了4%,远超外界预期的1.5%而成为了“重灾区”。德国DAX30指数下跌1.3%,至9086.21点,收于8月中旬以来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