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不要光听说了什么,更重要看做了什么,这一点在分析和预测经济政策和经济走势的时候,我们始终要牢记。
就在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公布数据,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只有7.3%,降到五年来最低水平之后,我们第二天就看到这样的消息,“发改委日前批复同意了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等三条铁路项目。以及批复新建吉林省松原民用机场、青海省果洛民用机场、内蒙古扎兰屯机场、云南省澜沧民用机场、贵州省仁怀民用机场五家机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具体到投资总额上,三条铁路项目的总投资金额为1445.16亿元,五家机场的总投资额为54.9亿元。而就在此之前不久,发改委还刚刚批复了大理至瑞丽铁路、辽宁锦州港至内蒙古白音华铁路、玉溪至磨憨铁路项目,总投资额958.78亿元。
如此密集地批复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这就是稳增长。在总需求不足的时候,增加总供给是不够的,关键的关键还是创造新的需求,哪怕这个需求是政府创造出来的,而这一点正是政府存在的宏观经济学上的意义。
但是,光有“铁公基”是不够的。在此之前的定向宽松中,铁公基一直是重点,还有棚户区改造也是一个重点,可看到第三季度的结果还是证明这些远远不够,因为它们填补不了房地产行业投资下滑造成的GDP空缺,更不要提房地产市场下滑对于上下游行业的拖累影响。
再看最新的房地产行业数据,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均价出现近两年来首次同比下跌。9月份,新建住宅均价同比下跌1.1%,8月份的数据还是同比上升0.5%,上一次这个指标出现下滑还是2012年12月,当时房价同比下降0.1%。如果除开保障房,70个大中城市中,9月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有58个,而8月份下跌的城市只有19个,另外9月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有69个。
鉴于央行9月底才放松了房贷限制,所以新的购房需求还没有真正体现到数据中来,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很难期望改善房子的刚性需求能给楼市带来多大的支撑,而即使有支撑,一开始也只是能够起到消化过剩库存的作用,要能起到刺激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恐怕还需时日。或者说,还需要央行更加给力的政策,而这些政策我们目前还不敢想象,因为央行的态度算是比较明显,认为一点加一点的定向放松是一种让它们很舒服的做法。
当然我们已经看到了,继上月向国有银行发放人民币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之后,央行又以同样方式向多家股份制银行注入流动性,并且给出了更为优惠的利率价格,以助银行降低融资成本。但是,这依然算是一点再加一点的挤牙膏式的做法。、
对于货币政策,发改委密集批复铁路和机场项目的做法更加直接,因为这将直接带来需求,而要让这些需求落到实处,融资是一件更要紧的事情,不管采取怎样的融资方式,如果政府支出得不到货币政策的支持,就不会达到百分之百的设计效果。
所以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光有“铁公基”是不够的!光有“铁公基”,没有房地产的复苏不够,光有“铁公基”,没有货币政策的配合也不够。如果是不够的,那么全年GDP增长达到7.5%左右的目标只能取其次了,也就是争取在7%到7.5%之前取一个值,而到了明年,7%这个值很可能就成为真正的一个底线目标了。
7%可能是中期的一个GDP底线,这是我在《地平线》专栏中连续分析了两期的一个数据。现在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这个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在国新办的会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幅会在7.4%左右,受房地产市场拖累整体投资增幅预计回落至15%左右,全年出口增长维持在6%左右,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0.8%。而他的建议是,在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在尚未探明新的均衡增长点之前,预计明年有条件争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并建议明年调低经济增速目标。
再对比一下经济学家林毅夫的理由。前段时间林毅夫提出过明年和“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合适目标是在7.0%-7.5%之间的主张。最近他又一次解释了为什么定在7.0%-7.5%之间的理由。“是因为有8%的增长潜力,而且启动内需的条件又是相对较好,不管是投资的领域还是投资的资源。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增长水平,就业问题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也有利于金融安全。”
在很多人的分析中,林毅夫给出的7.0%下限似乎还太高了,但是我觉得7.0%真的很重要,并且感觉林毅夫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充分,底线控制在7.0%,不仅是为了保证就业,同时也是为了保护金融安全。
“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降得太厉害,很多企业破产可能不仅会突然造成大量的失业,而且,企业大部分的投资是靠银行的贷款,银行的呆账、坏账也可能会突然间增加非常多。7.0%-7.5%之间的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速度对稳定就业、稳定金融是有帮助的。”
我今天再次重复这个7.0%的底线,不是重新预测,而是感觉到要保住这个7.0%的底线,光有“铁公基”也是不够的!货币政策可以走一步看一步,但是我的感觉是央行的步子恐怕会一步来得比一步更紧,小步最终变快步甚至大步。
(作者为本报编委)